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孩子王上半年营利双增

    8月18日,孩子王发布2025年中报,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利润、现金流三增长,其中营业收入为49.11亿元,同比增长8.64%;归母净利润为1.43亿元,同比增长79.4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9.98亿元,同比增长18.28%。截至上半年,孩子王门店总数超1300家,精选加盟店已开业61家,在建及筹建门店同步推进,合计超200家。2025年孩子王加盟精选店目标500家。

    11小时前
  • a2发布最新财报:营收双位数增长,中国市场份额创新高

    a2牛奶公司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5财年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9.02亿新西兰元,同比增长13.5%;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税后净利润(NPAT)增长21.1%至2.029亿新西兰元。在各区域业务表现方面,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营收增长13.9%;美国地区营收增长22.5%;马陶拉乳业(MVM)营收增长42.7%;澳新地区营收持平。从产品类别看,婴配粉总营收增长9.9%,中标产品营收增长3.3%,英标产品营收增长17.2%,液态奶营收增长14.4%,马陶拉乳业原料营收增长41.9%。

    11小时前
  • 三丽鸥2026财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49.1%

    近日,三丽鸥公布了2026财年第一季度的合并财报(即自然年2025年4月1日-6月30日)。该财季,公司销售额达到430.97亿日元,同比增长49.1%,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实现了37.8%的同比增长,达到141.9亿日元。这得益于其强大的IP打造能力以及海外业务大幅扩张,尤其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地区授权业务成为主要驱动力。


    11小时前
  • a2官宣从蒙牛手中全资收购雅士利新西兰工厂

    8月18日,知名新西兰乳企a2牛奶公司宣布,以总对价约为2.82亿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约12亿元)收购雅士利新西兰乳品有限公司,出售方为蒙牛乳业旗下子公司雅士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该工厂是雅士利的全资子公司首家运营的海外工厂,也是中国企业在新西兰第一家从零开始建设的奶粉工厂。据悉,该交易已获新西兰海外投资办公室(OIO)批准,预计9月1日完成交割。 a2将启动现有两款中文标签注册产品的变更申请,预计耗时最长12个月;第三款中文标签产品注册预计需数年。

    11小时前
  • Arla Foods向巴林工厂投资4亿元

    近日,Arla Foods宣布投资509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4.25亿元)扩建其巴林生产基地,以巩固其在中东和北非(MENA)地区Puck®品牌奶酪玻璃瓶装产品的市场领先地位。该品牌奶酪在该地区广受欢迎,尤其在斋月和开学季需求激增。投资将提升约30%的生产能力。自2019年收购巴林工厂以来,公司持续升级设施,使其成为MENA地区关键生产基地。此次投资包括生产设施和仓库扩建,预计创造20个新就业岗位,并通过安装太阳能板和优化冷却系统降低碳排放。建设将于2025年底启动。(公司发布)

    11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太平鸟数字化“立功”,但是频繁跨界还是让它乱了阵脚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4642

( 0 )

( 0 )

( 0 )

2020-09-21 09:19

导读:在疫情的冲击下,服装行业如履薄冰。


作者:童装观察


与奶粉、纸尿裤等刚需产品相比,童装行业因在疫情期间缺乏刚性需求,导致市场需求出现历史罕见的倒退现象。本来市场竞争就异常激烈,再加上疫情影响下服装线下销售面临风险,大品牌也难以独善其身。


太平鸟作为时尚品牌零售公司,在疫情期间虽不能“幸免于难”,但是近期动作频频,似乎为疫情、为业绩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2020年上半年,太平鸟实现营业收入32.17亿元,同比增长3.11%;实现归属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下降8.53%;实现扣非净利润5586.57万元,同比增加127.68%。受疫情影响,其一季度业绩下滑较大,实现营业收入13.83亿元,同比下降16.66%;归属净利润为875.6万元,同比下降89.89%;扣非净利润则是亏损状态为-3627.41万元。


二季度实体经济逐步回暖,为太平鸟业绩带来亮色。2020年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35%,同比增长25.56%;实现归属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146.73%;扣非净利润则实现了近5年来第二季度最大增长改善。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线上渠道增长,2020年上半年线上实现营业收入11.24亿元,同比增长25.64%,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比例为34.95%。

 

20200921091535.png

图片来源:太平鸟2020年半年报


营收业绩上的不理想,让太平鸟加紧了各个方面的布局。


疫情下,数字化模式“立功”


9月9日晚间,太平鸟披露再融资方案。此次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不超过8亿元,分别用于科技数字化转型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两大项目计划分别使用募集资金不超过6.5亿元、1.5亿元。


由此可见,太平鸟在线上数字化方面投入巨大。


据了解,其科技数字化转型项目包括消费者洞察与深度链接平台(顾客需求洞察、直播分享项目、时尚穿搭及精准营销项目等)、供应链运营效率提升平台(商品精准研发、供应链智能化升级、商品智能配补调等)、基础保障支持平台(信息安全、ERP升级、混合云项目建设等)。


从消费者到供应链再到商品管理、用户信息,太平鸟借助商品数据系统和AI智能技术,实现了春款的柔性供应。根据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末,太平鸟库存商品原值为19.7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5%,较年初下降4.08%,在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商品库存原值持续降低。


频繁跨界,还需要谨慎


频繁跨界已经成为太平鸟的一个重要打法。但是过于频繁的跨界,对于太平鸟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从2015年与迪士尼授权合作开始,太平鸟就走上了与各大IP品牌的联名合作之旅。截至目前,太平鸟已分别和史努比、龙珠、喜茶、支付宝、花木兰等品牌和IP进行跨界联名。


跨界一般是出于销售方面的考虑,目的在于获取所联名品牌的一部分用户,实现利益最大化。但是频繁跨界,消费者已经对其产生审美疲劳,有些也没有引起消费者的兴趣。例如曾经牵手饿了么,推出“太平餐厅”系列。当时有媒体报道称在社交平台,关于“太平餐厅”系列的讨论热度并不高,销量也平平无奇。


近日有消息称,太平鸟将于肖战开展合作,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方面抵制者对太平鸟展开攻击,另一方面粉丝认为太平鸟不作为纷纷退货,场面混乱不堪,太平鸟也落得个“里外不是人”。


跨界引发的热议与争端,确实能让品牌在短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关注度,但是多而繁杂的联名并不能使消费者有过多记忆,反而削弱了品牌本身的特点。如果再加上所联名的一方与品牌契合度低,也会让太平鸟的整体品牌形象受影响。将本是锦上添花的联名,做的像主要营销方式,适得其反。


整体来看,太平鸟的“硬件设施”在服装行业的整体上排在了前列,数字化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给太平鸟的未来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在频繁跨界的背后显示出来的是太平鸟急于笼络年轻消费者,但是还没有找到最有效的路径,在占领用户心智上,太平鸟还有很多路要走。了解真正的用户在哪里,解锁新趋势和玩法,才能在不断变革的市场中找到更好的机会。2020年10月12日,由母婴行业观察举办的「渠道迭代风起时·2020母婴零售大课」将在上海召开,届时将邀请众多新零售业态下的行业资深,围绕“直播与短视频”、“私域流量”、“零售数字化”、“消费新机遇”、“重塑增长”等关键词展开分享,一起梳理新流量时代的变化,抓住风口背后的增长机会。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