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光明乳业子公司出售新西兰北岛资产

    光明乳业9月28日公告,旗下新西兰新莱特乳业将以1.7亿美元(约12.1亿元人民币)价格向雅培子公司新西兰雅培出售北岛资产,交割日预计为2026年4月1日。出售资产包括年产能4万吨的Pokeno工厂、RPD场地及JerryGreen仓库等。

    2025-09-30 19:07
  •  TOP TOY冲刺港股

    9月26日晚,名创优品旗下的潮玩品牌TOP TOY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根据招股书,TOP TOY自研产品收入占比在2024年达到了49.6%,远高于单纯的渠道零售商,显示出深厚的产品设计与研发能力。财务表现上,TOP TOY实现了惊人的逆转,从2022年亏损3830万元,转为2023年盈利2.12亿元,2024年净利润进一步提升至2.94亿元。同时,毛利率从2022年的19.9%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32.7%,清晰地勾勒出一个高增长、强盈利能力的业务轮廓。(玩具前沿)


    2025-09-30 19:07
  • 伊利集团张轶鹏:与产业链所有合作伙伴共建食安体系

    9月26日,在2025新京报“品质与责任”食品安全研讨会上,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表示,对于食品安全,企业只做围墙内的工作并不够,还需要产业链上所有合作伙伴一起提升。目前伊利集团合作的39个国家2000多家企业都是行业头部企业,伊利也与合作伙伴共建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新京报)

    2025-09-30 19:07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发布

    国家卫健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2025)。新标准将特医食品明确分为三类: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标准强调特医食品属于特殊膳食用食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作用,不得声称预防或治疗功能。新标准新增1-10岁人群部分营养调整型全营养配方食品附录,细化非全营养配方食品分类。

    2025-09-30 19:07
  • 天猫超市启动双11

    9月29日消息,天猫超市在杭州召开双11商家大会,明确了今年双11的目标,天猫超市走向近场闪购,开启品牌商家的第二增长曲线。天猫超市运营中心总经理循进明确表示:“这是一次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双11,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天猫超市和品牌一起打开了近场闪购的大门,今年双11,我们将通过天猫超市主站店和淘宝闪购店的双店运营,重新定义近场和远场生意,为品牌带来新的增长。”


    2025-09-30 19:07

 母婴行业观察

从最新数据看母婴零售复苏态势,线下渠道有望重回往日风采?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4606

( 0 )

( 0 )

( 0 )

2020-12-24 09:14

导读:2020年究竟是怎样的一年?第一关键词一定是“难”。有的品牌死在了初创时期,有些零售商扛不住多方压力自行退出了生意场......然而今年的零售市场虽略有些不尽人意,但并不意味着大树之下寸草不生,时至年终,我们能看到消费市场格局已变,线下渠道终于迎来了强势复苏。


作者:新母婴店


渠道争夺战

疫情下线上迎机遇 疫情后线下强势回归


据尼尔森数据显示,相较于Q1、Q2来看,三季度的线上销售虽仍在增长但幅度趋缓,开始逐渐回归理性,而线下渠道在疫情常态化后开始出现强势反弹。


20201224091857.png


众所周知,今年上半年的疫情较为严重,线下零售业承压,大量的门店歇业、闭店、关门、裁员......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线上渠道的加速发展,一方面,线上业态呈现不断进化的态势,传统电商、社交电商、内容电商百花齐放;另一方面,直播迎来大爆发,也成为消费者可以延伸去消费的购买渠道。正因为如此,Q2线上渠道迎来空前大涨,其重要性一度达到了34%。而对比7月份和8月份,我们可以看到,虽线上渠道销售仍在上升,但线下渠道重要性已然凸显。


母婴店选址新风向

走出商场、走向街边和社区


不可否认,疫情下市民“闭门不出”难以产生消费,对于线下中小零售商来说,摆在面前高昂的租金和人力成本却无可避免,确实有一批死在了疫情下。据尼尔森数据显示,到今年8月份,大部分线下渠道的存量门店已经恢复正常运营。


20201224091906.png


然而通过对比3月份和8月份的现代渠道营业率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大型卖场还是超市渠道,其营业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并没有预想中的新一波增长。其实,原因可想而知,随着商场红利的逐渐衰退,加之今年疫情的影响,商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从歇业、关店到开业却无客上门,商场店的劣势开始凸显。


而相反地,诸如小商超、便利店等小型店铺依赖其优势地位则展现出强劲的复苏活力。其中,小商超的营业率由3月份的73%涨至84%,便利店的营业率由3月份的79%涨至90%,增长势头一片大好。


事实上,聚焦在母婴零售渠道,一直以来,对于门店选址都是大家热议的话题,几年前,大刀阔斧“进商场”的运动刚开始兴起,如今,不少母婴店都开在了临街小铺或者是社区之中,特别是经历了疫情一劫,当消费者每次外出都伴随着一次安全风险评估时,“轻资产”的社区街边店或将成为母婴零售渠道接下来布局的重心。一来,门店的营业时间随自己定,可以按照社区整体作息时间进行调整,更容易和消费者步调统一,频率相同;第二,无论是门店的装修、陈列、进货、活动等全部是门店经营者自主决定,可以随时根据消费者喜好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式。


零售渠道新增长

O2O、社交电商、市场下沉


当下,线上线下渠道边界已经越来越模糊,大势已定,但仍然有不少母婴店主固执地做着单一的线下生意。然而,经此疫情后,越来越多的门店经营者开始觉醒,如果说以前线上布局只是一个补充,而现在,全渠道已经成为标配。如果是全渠道是站在商家的立场上,增加和消费者沟通的触点,那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帮助消费者在更多地方获取商家信息自然也是大势所趋。


据尼尔森最新数据显示,O2O、社交电商和市场下沉是渠道的未来大重点。据悉,在提及未来公司业务关注重点时,有79%的受访者表示会加大对O2O的关注,同时有64%的人选择了社交电商,还有40%的人认为下沉市场也是未来零售发展的一大增长点。


20201224091913.png


除了O2O外,社交电商今年有多火呢?有报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整体快消品相比去年同期下跌6.7%。然而,主打“社群与内容”的微信/微商、拼多多、小红书等社交电商的增长达到了41%,成为疫情下的最大赢家。同时,截止2020年一季度的一年间,有55%的网购消费者曾在社交电商进行购物,可见,在线下门店收缩疲软、传统网购遭遇瓶颈之时,社交电商已然成为一股新兴力量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为零售业注入了更多新的活力。


换个角度来看,爆火的社交电商时代,更加速了母婴渠道的深度下沉。纵观这两年,下沉市场购买力不断增强,无论是阿里的淘宝特价版、京东的“京喜”,还是唯品会的唯品仓、国美的美店、苏宁的零售云店,都不难看出这些商业巨头踏足社交电商领域,布局下沉市场争夺下沉流量的野心。


说到底,渠道作为快消行业的“输血管道”,是品牌做大做强的关键因素,而这其中,线下渠道地位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正所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当中国零售业复苏态势已然明朗,抓住机会才能迎来高增长。2021年1月14日,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年少有为·2020未来母婴大会暨第六届樱桃大赏年度盛典”将在上海举办,届时百余位资深嘉宾,将围绕“消费新机遇”、“直播与短视频”、“私域流量”、“数字化转型”等关键词展开分享。未来母婴更需要商业领袖的引领与集体智慧的破壁共生,2021让我们聚焦确定性增长,顺势而为,借势有为。


文中报告数据来源:Nielsen尼尔森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