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税务总局:营养保健食品制造收入同增6.9%

    7月16日,税收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银发经济发展呈现三大亮点。从生产制造看,营养保健食品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较全国制造业平均增速分别高出1.7个百分点。健康消费增速亮眼,上半年,助行助听产品、老年营养和保健品、健康监测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2.2%、30.1%、7.5%。健康消费预防性支出显著增长,反映出健康意识从被动医疗向主动管理转变。(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

    20小时前
  • 奶酪消费迎来复苏迹象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六届奶业大会“中国奶酪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凯度消费者指数业务总监廖为新在此次研讨会上分享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奶酪品类市场销售呈现复苏迹象,渗透率有所上升,但与其他乳制品相比,仍有较多增长空间。截至2025年6月13日,奶酪销售额同比下降幅度已缩小到0.1%,市场渗透率也从2025年3月的28.8%提升至2025年6月的29.2%。(新京报)

    20小时前
  • 天猫健康官宣青少年营养品新商策

    日前,天猫健康保健行业资深专家昭觉透露,母婴、药企、营养品品牌正在加速上天猫健康,布局儿童及青少年营养品赛道。对此,天猫健康加码推出专享新商政策,母婴品牌跨界营养品赛道,将可享受一对一,一日开店等新商专属服务。天猫健康还针对新手、进阶、高阶品牌推出三档新商成长政策,包括50%淘客佣金,20%流量加码等,单店最高可享受150万元经营激励金。

    20小时前
  • 伊利三赴链博会发布品质公约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作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交流平台,本届链博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50余家企业与机构参展。伊利集团作为中国奶业“链主”企业,已连续三届应邀亮相,并在本届盛会上重磅推出全产业链供应链成果展。开幕当天,伊利携手中国国际商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国研网、搜狐网等,共同发布了以伊利为样本的《中国奶业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中国奶业的实践成果与发展路径。同时,伊利首创奶业AI互动演讲,以前沿科技手段沉浸式讲述中国牛奶的品质跃迁与产业变革,并联合全球合作伙伴缔结《中国奶业供应链品质公约》。

    20小时前
  • 贝因美:控股股东申请预重整

    贝因美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浙江小贝大美控股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6日向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预重整申请。截至公告披露日,小贝大美控股共持有公司股份132,629,47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28%。其中,被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为131,105,171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98.85%。小贝大美控股的预重整申请尚未被正式受理,小贝大美控股后续实施重整程序,可能导致其在公司的股东权益发生调整。

    20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蓝丝带姜宗克:新常态下,产康行业的趋势与增长机会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7548

( 1 )

( 0 )

( 1 )

2021-02-19 09:34

导读:疫情新常态下,线下服务属性强的产康业态发生了哪些变化?未来如何增长?在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年少有为·2020未来母婴大会」上,蓝丝带联合创始人姜宗克给出了他的思考与剖析:


7_20210219093643.jpg


产康行业发展趋势及增长机会


“旧的答案分崩离析,新的答案还没有着落”,这是我最近看到比较有感触的一句话。在2020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里,以往我们认为做得优秀的事情,所有正确的答案,在年初的时候分崩离析,新的答案也没有着落。2020上半年大部分人处在一种惊慌无措的状态,不知道门店如何发展,企业如何存活下来,但经历了一年后,今天我们可能变得更加的从容和淡定。


从产康投资者角度,看一下这个行业的变化。2020年蓝丝带招商数据显示,在2020年年初3月、4月、5月,整个疫情开始缓解,产康投资者情绪在逐步的上升,在6月份达到一个高峰投资,总共新开店21家。但是在7月、8月份出现了一断崖式的下降,因为6月中下旬疫情出现了反复。伴随国家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在7月、8月份之后,整个投资意愿又重新上升。


在整个大环境的影响下,2020年产康行业呈现出两大明显特征,一是在现有的存量产康机构两极分化的情况极为严重,很多中小型门店在没有强大系统支撑的情况下出现了倒闭。有一个行业数据可以参考一下,说的是疫情前产康门店是18000家,疫情后还剩10000家。二、从蓝丝带的数据来看,目前蓝丝带全国加盟商683家,现有门店1093家,在2020年特殊的年份里,开分店的加盟商远远大于去年,2020年对很多人来说是危机,但是蓝丝带在危机中看到了机会。


8_20210219093803.jpg


很多人可能担心市场容量问题,我们先看市场容量的计算公式:市场容量=新生儿数量x产康服务年限x服务人群占比。虽然新生儿数量在持续下降,但产康服务年限在不断的拉长,从1年拉长到了4年,最早的时候产康项目服务年限基本上集中在一年,但是今天产康服务项目覆盖了从孕前到产中、产后3年的时间段。我们也看到很多品牌在布局产后的健康调养、医美板块等,不断的拓展用户生命周期。另外产康项目服务人群的占比都是在持续增长的,愿意选择产康项目的人从10%增长到了40%。总的来说,整个产康行业还存在很多机会。


9_20210219093830.jpg


就目前来看,整个产康门店分为三大类,一是大而强的连锁派,二是小而美的项目派,三是多而好的英雄派。在连锁派版块中,像蓝丝带、骄阳兰多等代表企业,在市场上存活很多年,一直做全国连锁的品牌,品牌知名度更高一些,门店数量更多一些。项目派的区域性门店会比较多,门店比较小一点,或专门针对某一些项目,比如做妊娠纹、做疤痕等。还有一些新兴的区域性品牌,在某一些区域有10家、20家的门店,在当地影响力大一点。


另外,我们也看到了整个产康板块服务模式正在转型。在行业刚起步的时候,我们会认为产后恢复属于高端行业,在选择门店的时候,地段好、交通便利、面积 大、档次高、辐射广这些关键因素。随着产康行业不断发展,我们发现,今天的产后恢复行业已经开始在普通消费者中进行普及,门店开始倾向于社区化、品牌化的近距离的服务型小店。


蓝丝带如何为中小门店赋能


前段时间,我们调研了近1000家门店,总结了门店主要遇到的问题。 第一个是人员的问题,人员流动快,不好招人不好管理。第二个是拓客问题,做一个线下服务的门店,如何去拓客,如何更好吸引消费者到门店。第三个是门店成长的问题,结合这些问题,我想到经济学中的一句话:“规模是一切问题的解药。”


我们发现在某一些区域从一个门店做到十家门店有一点难度的,同样一个蓝丝带加盟商从1到10也是比较难的。但是可以做一个相应的结合,利用蓝丝带的品牌加上当地的中小型门店,形成合伙人的模式相,从而在当地达到一种规模。


蓝丝带从2020年开始,在逐步进行一些数据化的管控。第一个是营销系统。之前我们的拓客基本上集中在线下,从2020年开始,我们利用线上的各个平台吸引流量,之后再进行分发,通过我们用十年积累的强大服务体系,去支撑门店,去进行拓客、锁客、留客,提升门店的业绩。


第二个是物联系统。蓝丝带从2013年左右进行生态运营,之前的生态运营是通过我们的人员去到门店做诊断,再根据门店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但这会产生一个非常大的弊端,对人员能力的要求会非常大。如果服务人员的能力比较强,可能对于门店服务的有效性就会越强。反之如果是一个新人服务起来会非常困难。今天蓝丝带的生态系统就是物联系统,在总部可以直接观测到门店整个运营,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服务。


第三个是教育体系。我们的教育培训主要是针对于蓝丝带体系的加盟商进行培训,利用沈阳、淄博、济南、长沙、杭州以及接下来建立的西南培训中心,来培训蓝丝带线下门店。


此外,蓝丝带将会在明年成立蓝丝带商学院,为产后恢复行业的中小门店进行赋能,包括技术培训、营销方式、以及管理系统的赋能等。希望能与一些产后的品牌以及产后门店系统,我们一起去把这个行业做大做强,这最后分享我常说的一句话:“让妈妈健康更美丽,让女性创业更成功”,蓝丝带从事的从来不是交易,而是爱与帮助,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好文章

2021-02-19 12:35

(0)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