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达能CEO称食品行业处于“转折点”

    近日,达能首席执行官盛睿安(Antoine de Saint-Affrique)表示,由于人口结构、消费者偏好和科学进步的变化,食品行业正处于“转折点”。他指出,“只需看看人口数据——健康状况不佳的老年人增多,再观察食物对健康的影响,以及科学研究成果。”达能一直在通过内部和收购的方式大力投资肠道健康研究,同时还致力于发展其医学和专业营养品业务。他说,许多疾病都是“不关注微生物群的结果——使用过多的抗生素,饮食习惯不正确”。(金融时报)

    9小时前
  • 金添动漫冲刺港股

    从新三板摘牌多年后,IP趣玩食品企业金添动漫选择赴港上市。10月20日,金添动漫招股说明书披露。招股书显示,公司是中国IP趣玩食品行业的开创者,专注于提供充满乐趣且美味健康的IP趣玩食品。截至2025年6月30日,金添动漫在全国建有5大生产基地、拥有26个授权IP及超过600个活跃SKU,包括糖果、饼干、膨化、巧克力、海苔零食五大产品类别。(证券时报)

    9小时前
  • 中顺洁柔、华熙生物合资公司注销

    据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北京华熙洁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近期完成登记状态变更,由“存续”调整为“注销”。在此之前,该公司已发布简易注销公告。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赵明,经营范围涵盖纸制品、日用品、卫生用品、化妆品等销售业务;股权结构上,由中顺洁柔持股51%、华熙生物持股49%,为双方合资设立的合作载体。此前,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中顺洁柔提问,询问该合资公司的经营与研发方向。中顺洁柔回应称,公司与华熙生物以该企业为依托开展生物技术层面合作,核心是推出联名产品,推动透明质酸等生物活性物与纸品结合,拓展其在大消费品领域的应用场景。


    9小时前
  •  复制抖音功能,红果内测短剧带货

    字节跳动旗下免费短剧App红果短剧开始带货变现。红果短剧近日已开启小范围内测短剧带货,用户在红果App观看短剧时,会自动弹出“搜同款”提示,或用户暂停观看时,页面显示搜同款商品提示。目前,“搜同款”带货方式几乎覆盖了红果平台上所有短剧。一位接近字节的知情人士透露,红果搜同款带货功能是抖音的基础功能,现在抖音将该功能复制到了红果上。(Tech星球)


    9小时前
  • 泡泡玛特第三季度整体收益同比大涨约250%

    10月21日,泡泡玛特在港交所公告,第三季度整体收益(未经审核)较二零二四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245%-250%,其中中国收益同比增长185%-190%,海外收益同比增长365%-370%。截至今日收盘,泡泡玛特报250.4港元/股,最新总市值为3363亿港元。(第一财经)

    9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抑制生育的“三座大山”背后 1.5万儿科医生正在消失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3734

( 0 )

( 0 )

( 0 )

2021-06-16 09:26

导读: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1_20210616092735.png

此政策一出,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与激烈讨论,新华社相关调研问卷显示,现代社会生活压力过大情况下,人们生育意愿普遍较低,开启“民不聊生”模式,直言“生不起”。


实际上,开放三胎政策已成为必然趋势。1956年联合国认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了老龄化。而今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已超过13%,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问题将为社会带来劳动投入量不足、社会储蓄率下降、社会福利负担增加、国家社会保障体系负担加大等一系列不良影响。因此,调整人口年龄结构、优化生育政策势在必行。


然而优化生育政策并不止是开放三胎这么简单,想要真正扩大新生儿人口,首先需要解决医疗、教育、房价这三座压得社会民众难以喘息的大山,而金钱和时间的高昂成本支出也是难以跨越的育儿鸿沟。


3_20210616092822.png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提高儿科医生数量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儿科医生缺口不断增加

“就医难”是真的难


儿科医生短缺,早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显示,最近3年,我国儿科医生流失人数为14310人,占儿科医生总数的10.7%。中国公益研究院2016年发布的《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曾指出,中国儿科医生严重紧缺,每一万名儿童仅有5个儿科医生。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4年儿科执业(助理)医生仅占总人数3.9%,约为11.3万人。2010年至2014年我国儿科医生总量并未增长,反而减少了约0.3万人。


儿科医生短缺的后果,就是家长带孩子“看病难”,一位熟悉长沙妇幼医疗现状的资深人士透露,“有些家长带小孩看病,做个手术经常得排队一个月以上。”


深夜里的儿科,人甚至比春运火车站还多。平均每8小时,一个医生要接诊60——80位患儿,甚至更多。钱江晚报曾真实还原了流感期儿科急诊人满为患的可怕景象,有家长凌晨1点45分发朋友圈说,“儿保急诊挂号到100多号,才看到17号”……


2_20210616093058.jpg


然而,儿科医生的缺口仍然在不断增大,2017年《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显示,我国儿科医生缺口已经超过20万,医生总数仅有10万人,但我国0-14岁的儿童约有2.6亿。家长带孩子看病难的问题,也一直在延续。


儿童医疗已到寒冬

提升生育率面临更多压力


2020年9月,安徽省西南某公立二甲医院的10名儿科医护递交报告,联合要求集体转岗,转岗原因主要是儿科收入低到让医护感觉是侮辱。报告中称,7月份儿科1.0系数是498.0元(行政后勤1.0系数是2600.0元)。


诊疗风险大、工作任务重、收入待遇低,这样的职业环境,对儿科医生形成了挤出效应。其中,年轻儿科医生的流失率占比最高,2019年7月《Pediatrics》杂志刊登的中国儿科医生现状报告显示,在过去的3年中,12.6%的儿科医生(17022)辞职,其中35岁以下医师流失率最高,占所有年龄段医师流失的55%。


无论什么行业,失去年轻人就是失去了未来。一方面,儿科严重萎缩造成的就医难后果早已实实在在的传递给了家长们;另一方面,儿科的持续萎靡极有可能对生育率的提升造成不良影响。


如果儿科相关设施及后备人力持续不足,已经有子女的家庭将在是否要二胎或三胎的问题上产生更多顾虑,而没有子女的家庭可能会选择推迟生育计划甚至不愿生育。


而一些优秀的儿科医生则被民营医院重金挖走,也意味着,想获得更好的医疗资源,宝爸宝妈们需要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经济压力过重将使许多家庭打消二胎、三胎的念想,这对生育率的提升无疑是个不小的打击。


针对这一现象,国家也在采取一些相应措施,2020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曾发文公示,将儿科作为紧缺专业纳入专业目录,加大儿科而升培养力度,并调整儿科医务人员津贴,提高儿科医生地位待遇。


我们也希望儿科医生待遇得到改进的同时,孩童“就医难”问题不复存在,我国的优化生育政策得以稳步实行。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