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孕婴世界冲刺北交所再进一步

    11月10日,成都孕婴世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孕婴世界”)收到了第二轮问询。此前,孕婴世界上市申请于6月25日被受理,7月21日进入问询阶段。根据招股书,孕婴世界拟募资1.91亿元,1.43亿元用于销售服务网络建设项目、4843.88万元用于数智化中心建设项目。孕婴世界前五名供应商主要为伊利股份、飞鹤乳业、健合、金佰利等,2022-2024年,向前五名供应商的采购占比分别为69.43%、76.37%、84.29%。(卫品商业情报)

    15小时前
  • 多爱10月扩张7店

    广西本土连锁品牌多爱,宣布在10月份开出了7家新店,覆盖广西的横州、玉林、东平、陆川、贵港五大区域。(新母婴店)

    15小时前
  • 五个女博士上新儿童双钙营养包

    近日,五个女博士推出儿童双钙营养包,称 6大“0”添加,不含14项过敏源,350mg微米海藻双钙满足每日钙缺口。

    15小时前
  • 巨星传奇与宇树科技成立合资公司

    11月12日午后,港股巨星传奇股价直线拉升,盘中大涨超20%。消息上,巨星传奇12日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11月11日,巨星传奇全资附属公司星创艺(昆山)文娱有限公司(下称“星创艺”)与宇树科技的全资附属公司北京灵翌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灵翌科技”)订立合资企业合作协议书,双方同意共同成立宇星娱乐科技有限公司,星创艺及灵翌科技各自将持有合资公司50%权益。(中新经纬)


    15小时前
  • 乳品进口重回正增长,高端产品需求强劲

    进博会期间,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曹德荣在“新形势下我国乳业优化升级发展政策宣讲会”上表示,2022年-2024年,中国乳制品进口有所下降,但2025年以来,乳制品进口重新实现正增长。从1-9月进口数据来看,乳清粉、奶油、奶酪等品类的突出表现,带动我国乳制品进口量、进口额重回增长轨道。其背后是中国消费者对低脂、低糖、高蛋白、有机、无添加等功能性乳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茶饮、烘焙等新业态对高质量乳品的需求不断扩大,促使中国乳制品行业向高附加值产品及原料进行结构性转型。

    15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抑制生育的“三座大山”背后 1.5万儿科医生正在消失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3753

( 0 )

( 0 )

( 0 )

2021-06-16 09:26

导读: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1_20210616092735.png

此政策一出,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与激烈讨论,新华社相关调研问卷显示,现代社会生活压力过大情况下,人们生育意愿普遍较低,开启“民不聊生”模式,直言“生不起”。


实际上,开放三胎政策已成为必然趋势。1956年联合国认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了老龄化。而今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已超过13%,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问题将为社会带来劳动投入量不足、社会储蓄率下降、社会福利负担增加、国家社会保障体系负担加大等一系列不良影响。因此,调整人口年龄结构、优化生育政策势在必行。


然而优化生育政策并不止是开放三胎这么简单,想要真正扩大新生儿人口,首先需要解决医疗、教育、房价这三座压得社会民众难以喘息的大山,而金钱和时间的高昂成本支出也是难以跨越的育儿鸿沟。


3_20210616092822.png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提高儿科医生数量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儿科医生缺口不断增加

“就医难”是真的难


儿科医生短缺,早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显示,最近3年,我国儿科医生流失人数为14310人,占儿科医生总数的10.7%。中国公益研究院2016年发布的《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曾指出,中国儿科医生严重紧缺,每一万名儿童仅有5个儿科医生。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4年儿科执业(助理)医生仅占总人数3.9%,约为11.3万人。2010年至2014年我国儿科医生总量并未增长,反而减少了约0.3万人。


儿科医生短缺的后果,就是家长带孩子“看病难”,一位熟悉长沙妇幼医疗现状的资深人士透露,“有些家长带小孩看病,做个手术经常得排队一个月以上。”


深夜里的儿科,人甚至比春运火车站还多。平均每8小时,一个医生要接诊60——80位患儿,甚至更多。钱江晚报曾真实还原了流感期儿科急诊人满为患的可怕景象,有家长凌晨1点45分发朋友圈说,“儿保急诊挂号到100多号,才看到17号”……


2_20210616093058.jpg


然而,儿科医生的缺口仍然在不断增大,2017年《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显示,我国儿科医生缺口已经超过20万,医生总数仅有10万人,但我国0-14岁的儿童约有2.6亿。家长带孩子看病难的问题,也一直在延续。


儿童医疗已到寒冬

提升生育率面临更多压力


2020年9月,安徽省西南某公立二甲医院的10名儿科医护递交报告,联合要求集体转岗,转岗原因主要是儿科收入低到让医护感觉是侮辱。报告中称,7月份儿科1.0系数是498.0元(行政后勤1.0系数是2600.0元)。


诊疗风险大、工作任务重、收入待遇低,这样的职业环境,对儿科医生形成了挤出效应。其中,年轻儿科医生的流失率占比最高,2019年7月《Pediatrics》杂志刊登的中国儿科医生现状报告显示,在过去的3年中,12.6%的儿科医生(17022)辞职,其中35岁以下医师流失率最高,占所有年龄段医师流失的55%。


无论什么行业,失去年轻人就是失去了未来。一方面,儿科严重萎缩造成的就医难后果早已实实在在的传递给了家长们;另一方面,儿科的持续萎靡极有可能对生育率的提升造成不良影响。


如果儿科相关设施及后备人力持续不足,已经有子女的家庭将在是否要二胎或三胎的问题上产生更多顾虑,而没有子女的家庭可能会选择推迟生育计划甚至不愿生育。


而一些优秀的儿科医生则被民营医院重金挖走,也意味着,想获得更好的医疗资源,宝爸宝妈们需要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经济压力过重将使许多家庭打消二胎、三胎的念想,这对生育率的提升无疑是个不小的打击。


针对这一现象,国家也在采取一些相应措施,2020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曾发文公示,将儿科作为紧缺专业纳入专业目录,加大儿科而升培养力度,并调整儿科医务人员津贴,提高儿科医生地位待遇。


我们也希望儿科医生待遇得到改进的同时,孩童“就医难”问题不复存在,我国的优化生育政策得以稳步实行。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