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0小时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0小时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0小时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0小时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0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三胎红利之下,“美丽妈妈”们的产康之路并不好走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24218

( 0 )

( 0 )

( 0 )

2021-09-03 09:56

导读:产康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还处在蓝海阶段,目前,以山东的蓝丝带、重庆的骄阳兰多、上海的美丽妈妈为代表,全国有超过300个产康连锁品牌。美丽妈妈作为最早引入中国产后健康科学恢复机构,是如何满足女性消费群体不同时期的需求?三胎红利之下,产康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哪些痛点?


美丽妈妈服务:产后康复+保健


伴随消费升级,女性消费者对科学健康观念的日益重视,加快了产后母婴服务需求的上升,同时产后康复市场也涌入了一批批玩家,其中包括山东的蓝丝带(2009年成立)、重庆的骄阳兰多(2009年成立)、上海的美丽妈妈(2005年成立)、南京的漂亮妈妈(2005年成立)等机构,同时以加盟形式在二、三线城市迅速发展。


天眼查资料显示,美丽妈妈隶属于上海壹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公司立足于在产后健康领域长达十年的投资、研发、运营经验。


2005年,美丽妈妈在北京崇文门开设了中国首家产后恢复中心,像大多数品牌一样,美丽妈妈也采用直营+加盟的方式进行扩张,产后恢复服务机构达500+,目前品牌足迹遍布中国200+城市,同时还走出了国门,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运营。


针对用户需求,美丽妈妈服务项目包括孕期安全特护、产后180专项、产后乳房乳腺管理、产后体质体能管理、 产后体重体型管理、产后肌肤特需护理、T12产后体态整理、产后受损肤质管理等。相较市面上的一些产后恢复机构不同的是,美丽妈妈还提供保健服务,这项服务带来的客群不但有产妇,还有其他女性群体。不过宝生医院所提供的服务更加丰富多彩,除了基础的产后康复,还有美容疗养、幼儿护理、早教服务。另外,对于上门服务项目,美丽妈妈仅有催乳项目可上门,占比1%,而蓝丝带催乳项目上门占比可达10%。


综合来看,产后恢复从业态上,可同时提供康复、美容、医疗等多种服务,产业延展性非常强。


三胎红利之下,产后恢复市场面临的痛点


伴随三胎政策落地,一时之间涉及生育健康、产后修复、母婴产品、童装等诸多行业都将有望迎来红利期。有专家表示,新生婴儿的增量将使整个母婴产业链需求量大幅提升,最终会给相关行业及公司带来更多机会。


如今三胎政策开放,新生代女性产后修复观念的普及和整个行业的发展,都将推动产妇对产康服务的需求更加多元化。据宝宝树数据显示,在过去产后修复花费费用或未来预算上,大多数母婴群体集中在5000-20000元区间,平均花费为10500元,如今宝妈们愈加重视产后修复,在进行产后修复的方式上较偏好食疗食补和运动健身,其次为线上学习产后修复知识。


12_20210903095938.jpg


另外,据全国连锁品牌蓝丝带门店数据显示,2016年之前,产康行业服务项目多集中在减肥、祛疤之类,普遍客户消费集中在8000-12000之间,2016年到2020年之间,主要的项目选择发生很多变化,单个产后妈妈消费基本在10000-20000之间,服务项目涉及药浴、盆底肌、腹直肌,同时疫情之后,产后恢复基础项目的消费客单价在逐步降低,但大项目私人定制迎来高速增长。可以看到,随着三胎政策利好,以及产康消费需求的变化,产康行业市场值得关注。


另外,伴随相关政策法规标准的陆续颁布,监管日渐趋严,也直接促进了产后康复产业向高品质迈进,但是由于产康行业处在探索阶段,行业依然存在几个方面的发展痛点:


第一、获客成本高,在过去多数产康机构选择交通便利,中高端地区,最开始以北京、上海一线城市为主,但是交通便利的区域房租、人工运营成本高昂,获客成本也相应变高。值得一提的是,二三线城市相较一线城市租金及人工费用更低,利润空间更加可观。


第二、 目前产后恢复模式主要分为母婴店中店、月子会所店中店、医院内产康室、专业品牌店四种形态,但是大多数产后修复机构提供的服务相差无几,同质化服务严重,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长期来看制约未来发展。


第三、专业人才匮乏,相较专业的医疗人员,产后修复的服务人员多数只经过短期培训,专业度不够,造成服务质量良莠不齐,而提供的服务更是难以标准化。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