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蒙牛收回贷款澳洲老牌乳企正式找买家

    澳大利亚布朗斯乳业(Brownes Dairy)计划明年正式寻找买家或投资。该公司发言人日前表示出售过程“正在进行中”,所有商业信息将汇编成投资者方案;公司已获得众多投资者的浓厚兴趣,计划于2026年正式上市。今年4月,随着蒙牛收回了一笔对该公司2亿澳元(折合人民币约9.2亿元)的贷款,其被挂牌出售。布朗斯乳业于2017年被Archer Capital出售给了Australia Zhiran Co,后者由一个财团支持,蒙牛是该收购案的关键贷款方之一。布朗斯乳业成立于1886年,在澳大利亚出售各种酸奶、奶酪和咖啡,包括RTD咖啡品牌Hunt And Brew。(just-drinks)

    11小时前
  • Trinity Capital和美国有机奶粉商达成融资协议

    近日,资产管理公司Trinity Capital宣布,已与美国有机婴儿营养公司Bobbie达成了融资协议。协议的财务条款尚未披露。这笔战略资本注入专门用于设备和资产,将加强Bobbie在俄亥俄州工厂的生产能力,推动公司的全国性增长,并确保其专业产品的更广泛分销。(Benzinga)

    12小时前
  • 宝洁发布最新财报:大中华区帮宝适等实现两位数增长

    10月24日,宝洁发布2026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交出一份增长答卷。本财季,宝洁全球净销售额达223.9亿美元,同比增长3%;有机销售额增幅为2%。宝洁单季实现净利润约47.5亿美元,同比增长3%。分业务看,婴儿、女性与家庭护理部门净销售额增长1%,婴儿护理受高端产品带动小幅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宝洁大中华区业务表现尤为亮眼,实现5%的有机销售额增长。结合业绩发布会上的宝洁管理层透露的信息来看,高端类产品是增长关键,在大中华区,帮宝适和SK-II的有机销售额均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12小时前
  • 31省份去年婚姻数据公布

    近日,《中国统计年鉴2025》正式出版,其中公布了31省份2024年结婚数据。2024年全年全国结婚登记610.56万对,初婚人数为917.23万人,再婚人数为303.88万人。2024年结婚登记人数前十的省份分别是广东、河南、四川、江苏、山东、安徽、河北、云南、贵州和浙江。其中广东省位列第一,为51.19万对。

    12小时前
  • 31省份去年人口出生率数据公布

    近日,《中国统计年鉴2025》正式出版,公布了2024年31个省份的人口出生率数据。其中,西藏、宁夏、贵州的人口出生率全国排名前三,除这三省外,青海、新疆、海南、广东、云南、广西、甘肃、河南、陕西、福建、山西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77‰)。而黑龙江、吉林、辽宁排名全国末位。对比出生人口数据来看,广东、河南、山东排名全国前三,2024年出生人口数量分别为113万人、76.2万人、64.9万人,西藏、青海、宁夏则全国最低。

    12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汉服饰文化带动下,出圈的童装汉服有这些机会可寻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4353

( 0 )

( 0 )

( 0 )

2021-09-08 15:42

图片


“上衣下裳”、“深衣”、“襦裙”……国内文化自信崛起在服装领域里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汉文化服饰的兴起。据艾媒咨询《国潮经济发展报告》预测,2021年汉服爱好者数量将达到689.4万人次,市场销售规模预计为101.6亿元。过去几年间,汉服用户规模迅速扩大,2020年汉服趋势消费洞察报告中显示,线上的汉服已购用户达1千8百万人次,背后仍有超4亿的潜在用户。在逐渐成为服装市场的热门竞技场时,汉服也给童装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作者:童装观察


90/95后

是连接汉服与童装的纽带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当下90/95后通过古装热剧、b站、抖音、微博等途径间接被汉服种草,也逐渐成为汉服市场主力军。根据汉服趋势消费洞察报告,很多95后年轻人平均一年会购买6-8件汉服,年消费区间倾向性在200-1000元内,而90后年轻人在额度10000元左右拥有突出表现,综合来看,90/95后在推动汉服市场的销量和价格定位等方面作用已不容忽视。


不仅仅是汉服玩家,这批90/95后也同时担任着新世代爸妈的角色。作为孩子独立之前的经济决策者和着装制定者,90/95后父母在自我兴趣追求中也潜移默化影响了孩子的穿着习惯。且童装汉服在孩子身上往往比较融合,很多不敢尝鲜的父母乐于在孩子的穿搭制定上融入对汉服饰的乐趣,也有更多的汉服爱好者倾向于与孩子一起,将自己认为优秀的汉文化分享给孩子,消费场景的不断细分化,亲子服也逐渐成为连接家庭情感的纽带,给了童装汉服更多展示机会。


图片


改良汉服、汉元素

给了汉服更日常化的机会


2020汉服趋势消费洞察报告显示,有55%的消费者表示对传统汉服和改良汉服都可以进行尝试,同时喜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基于现实情况考虑,传统汉服较日常生活的大众穿搭,可能会造成与周围环境不够协调等问题,这也是绝大多数不敢尝试汉服的消费者心理。同时针对童装汉服而言,现在的小孩子较往相比,更注重户外能力的提升,运动和出行方面的需求必不可少,童装在穿脱、绳带等方面往往有更多服装设计方面的标准规定,部分传统汉服或在设计方面存在不够灵活、繁复等问题,会影响到儿童正常的活动和安全。


改良汉服和汉元素出现,为汉服日常化注入了活水,部分汉服袖宽对于儿童日常着装来说并不那么友好,在保留汉服裁制工艺和基本形制不变基础上,对不合理部分进行优化,改良汉服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汉服原有韵味。汉元素从制衣到设计上都更加大众化,更相当于依靠现在的制衣技术,辅以汉服元素进行细节点缀,使整件服装带有汉服文化韵味儿。几者相比各有优劣,传统汉服内涵极其丰富也更为考究,但单就推广增量来说,融和性设计在满足更多消费者喜爱之情外也包容了更多的不便之处。


图片


当然,汉服在童装市场迎来生机同时,也伴随了一系列的挑战:


既然是服装,能不能以时尚价值留住消费者是核心之一,值不值得起“考究”和“推敲”对汉服来说是一个关键问题,喜爱汉服文化的人群很大部分不是盲目逐流的消费者,他们更讲究服装的文化底蕴,朝代、形制、裁剪、配饰等,即使是改良汉服,也须得拥有合理的改良度和理由,同样对于童装汉服,穿在身上的衣服得说出个“一二三”来,否则汉服就失去了它本身具有的底蕴和内涵,沦为“纯颜值”商品。并且,很多浅层的消费者其实也更向往富有内涵的服饰,他们希望自己穿的服装是符合文化而非拼凑的“胡乱之作”,但缺乏了解的方便途径,再加上商家的普及度及专业度不够,往往导致消费者的了解流于表面贴近不了内核,只能选择浅浅认知就匆匆离去。


另外,客观来说,现阶段汉服市场的窜货、制作非专业化、工期混乱等现象依然存在,同时布料、裁剪等质量问题也在发生,市场的低质化问题导致家长对孩子的穿着健康产生顾虑,也同时限制了很多商家的发展。而数据显示,当下汉服的消费区间主要在200-500元及500-1000元,受限于消费者基础,汉服市场整体的消费定位并不高,这也导致汉服成本不能太高,所以要想制作出更专业有内涵的服装对于品牌来说往往又存在“鱼与熊掌不可兼顾”的矛盾,如何在保证价格合理下打造差异化品牌优势还是很多品牌面临的挑战。


图片


总的来说,文化崛起意味着汉服饰将拥有更多的展示空间,童装汉服建立在汉服基础上同时也超出了传统的汉服圈,是大众包容度更高的子类目,在符合制衣要求下,颜色搭配、风格营造等都拥有更多的切入点,在这种大坏境下,品牌的增长机遇还是在于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以及对包括供应链、渠道、营销、消费者的认知培养等方面问题的研究和完善。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