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Arla和DMK合并成欧洲最大乳品合作社

    欧洲两大乳业巨头丹麦Arla Foods与德国DMK集团宣布合并意向,拟组建年营收达190亿欧元的欧洲最大乳品合作社。合并后实体将整合超1.2万名奶农资源,年牛奶处理量超190亿公斤,覆盖从原料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此次合并旨在应对欧洲奶源萎缩挑战,通过互补优势,整合Arla的全球分销网络与DMK的德国市场根基,提升抗风险能力。新公司保留Arla品牌,总部将设在丹麦的 Viby J,由原Arla CEO Peder Tuborgh掌舵,DMK CEO Ingo Müller将加入Arla 执行管理团队,担任合并后整合的执行副总裁。合并协议将于2025年6月提交给合作社代表委员会批准。(公司发布)

    3小时前
  • 伊利启动16亿元生育补贴计划

    4月10日,伊利宣布推出16亿元生育补贴计划,将于2025年4月正式实施,为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600元的生育补贴。除物质补贴外,伊利还提供从孕期到孩子3岁的全周期服务,如孕期健康管理服务、定制化知识服务,以及母婴专家咨询服务等,全方位护航婴幼儿健康成长。

    3小时前
  • 兰特黎斯将向巴西奶酪厂投资4700万欧元

    日前,兰特黎斯巴西分公司计划在当地投资4700万欧元建立一家新的奶酪厂,预计2027年完工。新工厂将每月加工1000万升牛奶,生产1000吨普拉托奶酪,并与现有的马苏里拉奶酪工厂合并。此次投资还包括扩大黄油产能,从每年3600吨提升至10000吨。(ESM)

    3小时前
  • 黄子韬称赌上未来和信誉做卫生巾,已收购一家工厂

    4月9日晚,艺人黄子韬开抖音直播,披露此前官宣涉足卫生巾行业的相关生产进展。直播间内,黄子韬坦言做卫生巾是一份自己会认真坚持的事业,同时为了对品质的强介入管理,黄子韬和团队收购了一家卫生巾工厂,并计划尽快完成行业内首个“透明工厂”的全部升级改造。他还表示,将在4月11日晚,上线5万份卫生巾给大家试用,只需要1分钱,“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反馈,最后将结合大家的反馈,敲定最终版卫生巾。”对于做卫生巾这件事,黄子韬称赌上了一切,“对我们来说是赌上了所有的未来,所有的信誉和所有的一切,我不允许这个事情发生任何不好。”

    3小时前
  • 孩子王携手辛选,开启泛母婴行业新生态

    4月9日,由孩子王与辛选联合主办的泛母婴生态共创大会在南京盛大启幕。孩子王联合创始人兼CEO、乐友国际董事长徐伟宏,孩子王副总裁侍光磊,孩子王助理总裁周震,孩子王商品总监王莉梅,孩子王电商总经理刘浩,辛选头部主播赵梦澈,辛选母婴主播茹小洛,链启未来CEO高叙斌,以及来自母婴童行业的知名品牌、生态伙伴、头部主播及主流媒体等数百位嘉宾,共同探讨行业资源整合与生态创新。孩子王联合创始人兼CEO、乐友国际董事长徐伟宏表示,“链启未来”将聚合双方供应链、电商及产研优势,整合全渠道资源并与直播电商深度融合,为品牌提供共创营销模式,打造高性价比产品与专业服务,推动泛母婴行业向“全域生态”转型,重塑行业生态与消费体验。

    3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婴童食品东风起,“无婴标可执行”成野蛮生长下的行业阵痛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3288

( 0 )

( 0 )

( 0 )

2021-10-11 09:25

20211011092825.jpg


导读:据ECdataway数据威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奶粉/辅食/营养品/零食热度最高,增速达23.9%,同时,在母婴行业观察走访线下渠道时,有不少门店老板也直言包括婴幼儿辅零食等在内的婴童食品细分市场机会巨大。因此,无论是新入行的尝鲜者还是从其他赛道奔赴而来的老玩家均拿出了毕其功于一役的决心和魄力试图在火热的婴童食品市场分得一杯羹。

 

然则,看似繁荣的表象下,实则暗流涌动。近日,一则关于“窝小芽售卖的都是婴标产品吗”的新闻被热议,当关乎“婴标”的新一轮博弈开始上演,事实上,近几年来,整个婴童食品品类的快速发展与尚不健全的行业标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愈发激烈,也倒逼着各个细分行业向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前进。

 

行业之殇刺痛了谁?


众所周知,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食品安全标准早已成为国家强制性标准,而聚焦在婴童食品领域,由于行业较为细分,人群更为特殊,各项政策、标准还不够细致。就目前来看,在国内已经发布的食品生产执行标准中,涉及婴幼儿食品的标准主要有《GB10765婴儿配方食品》、《GB10767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10769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10770 婴幼儿罐装食品》 、《GB22570 辅食补充营养品》5项,对于婴幼儿奶粉行业来说,似乎已经有一些接近成熟健全的标准可参考借鉴,而对于起步较晚的婴幼儿零辅食却依旧逃不出“无婴标可执行”的尴尬境地。正如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所言,“辅食行业目前没有执行准入标准,也没有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

 

20211011092832.jpg


一直以来,“婴标”都是行业关注焦点,更是婴童食品品牌眼中的金科玉律,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摆在眼前的事实是,虽然针对婴幼儿的零辅食已有几项国家标准,但市场上仍有相关产品不在这些标准的限制范围内,或多或少存在非婴标产品,无标准可参考,无婴标可执行成为诸多品牌难以言说的痛。

 

行业可期 破局桎梏才能迎来良性发展


据艾瑞发布的《2021中国母婴消费市场趋势洞察》报告显示,90后年轻爸妈对辅食有着更加细化的需求,辅食对于宝宝的作用和价值也从过去的“帮宝宝学会吃饭”逐渐转变成为“宝宝健康的补给站”。在奶粉之外,辅零食顺利接棒,从“可选”变成“刚需”。然而与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婴童食品市场两大痛点尚待解决,其一,消费者在选购时并没有一个专业的标准加以引导,其二,从业者在生产时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来规范和自我约束。

 

因此,更为细致且覆盖范围更广的儿童食品相关标准的出台落地势在必行,在这一过程中,身处行业大势中的多方势力已经不可能偏安一隅,行业的良性发展,既需要品牌拥有行业共建的姿态及壮士断腕的决心,也需要有国家政策及权威平台的强大支撑和强势引领。据了解,早在去年,多家品牌就共同提出了儿童零食通用标准,今年,上海交大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IFS、Intertek、GAA等国内外多家顶级食安相关机构也在共同研究制定儿童食品安全标准、提供儿童食品安全检测服务等,致力于打造行业最严食品安全联盟,推动国内儿童食品市场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天猫近期对婴童食品的关注更是为婴幼儿辅食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在母婴行业观察的采访中,高级行业分析师宋亮表示,“母婴行业的一大特点在于用户迭代速度非常快,三年一代妈,新一批的消费者并不了解婴儿该吃什么辅食,该怎么吃辅食,如何做到营养均衡,又如何能更好吸收,加之市场上杂音比较多,消费者更容易受到干扰。”此外,有调查显示,当下妈妈群体中占比较大的职场妈妈有30%会在早上5点起来安排宝宝的早中晚餐食,对于安全便捷的婴童食品的需求是长期存在的。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优秀国产辅零食品牌正在打响一场有准备、分阶段的跃迁之战。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外资品牌因其优质的产品和品牌效应受到国内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而相比之下,国内婴童食品研制起步较晚,在和国外产品竞争时常常处于劣势。在采访中,高级行业分析师宋亮直言,“当下婴幼儿辅食市场上产品升级的速度远快于婴标改进的速度,这就造成了很多产品不能以已经满足婴标的产品形式出现,于婴幼儿来说无疑是一种隐患。”确实,无论是从外部的竞争对抗还是内在的自我革新上,国产婴童品牌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从近两年的发展来看,一大批品质过硬、创新性强且充分迎合市场需求的国货品牌正在重塑婴童食品行业,新竞争形势下行业格局加速变化,同时也在不断助推行业向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都说婴童食品行业风头正劲,然而想要乘风起舞也并非一日之功,在这个本是长坡厚雪的赛道上,唯有等待和坚守,才是强者必备的素养。


文章来源: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