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财政部 、税务总局发布公告,明确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具体公告内容如下:一、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二、卫生健康部门与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县级卫生健康部门按规定为申领补贴的人员办理个人所得税免税申报。三、本公告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8小时前
  • 商务部延长欧盟进口乳制品反补贴调查期限

    8月18日,商务部发布2025年第37号公告,公布延长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乳制品反补贴调查期限决定。全文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规定,2024年8月21日,商务部发布2024年第34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乳制品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鉴于本案情况复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商务部决定将本案的调查期限延长至2026年2月21日。

    8小时前
  • 多地商场设立父婴室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北京朝阳大悦城商场将母婴室更改为育婴室,宝妈和宝爸都能用。评论区有网友补充道,北京惠多港购物中心除了母婴室外,还设有专门的“父婴室”。据悉,深圳、上海等地商场也设有“父婴室”。(综合扬子晚报、深圳新闻网等)
    8小时前
  • 淘宝网新增婴童食品及婴童洗护一级类目

    8月20日消息,为了进一步促进淘宝网婴童类商品的规范化发展及精细化运营,淘宝网新增婴童食品及婴童洗护一级类目,并针对原一级类目为奶粉/辅食/营养品/零食进行类目名称变更调整,并拟将《淘宝网保证金管理规范》、《淘宝网食品行业管理规范》、《淘宝网食品类商品争议处理规范》等相关规则进行统一调整。本篇公示通知中涉及的规则调整,自2025年8月18日开始公示,将于8月25日正式生效。

    8小时前
  • 英氏控股旗下忆小口携手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共建“儿童山楂食品研究中心”

    8月12日,英氏控股集团旗下专业高端儿童食品品牌忆小口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在济南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共同成立“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济南)忆小口儿童山楂食品研究中心”。此次双方携手成立“忆小口儿童山楂食品研究中心”,将以推动科技赋能产品创新和产业发展融合为目标,充分发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科研资源,共同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助力“山楂产业多元化发展”,充分挖掘山楂在儿童健康食品领域的营养价值。
    8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母婴渠道连锁化进程加速,这些问题得说在前头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3979

( 0 )

( 0 )

( 0 )

2021-10-22 10:12

导读:究竟母婴零售连锁的终局是什么?是关?是扩?是变?还是并?


目前来看,比较合理的一个解释就是关、扩、变都是“并”的铺垫,渠道整合大潮正起。而这得益于头部力量爱婴室、孩子王的先后上市,也离不开更多区域强势连锁的深耕和精进。


渠道整合大势所趋


区别于奶粉、纸尿裤等品牌的高集中度,现阶段中国母婴零售市场的格局还较为分散,地域割裂仍然十分明显,地方王众多,即使在一个小县城都可能存在一个有着几十家门店的连锁品牌。


然而,一方面,区域龙头企业的扩张力度持续加强,大量的个体和小规模连锁门店开始被并购,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母婴连锁行业集中度的可持续提升;另一方面,有大量跨界资本机构携强大的资金、资源、人才以及彪悍的商业运营能力强势切入母婴零售这一细分领域,综合来看,在众多行业巨头及强大资本的跑马圈地下,线下渠道必将迎来加速整合。


显然这一趋势在近几年表现得尤为明显,首先是2018年母婴零售第一股爱婴室的上市,事实上,爱婴室跟中国其他母婴产品零售企业一样,可以说从未真正摆脱掉区域品牌的帽子,在爱婴室首次冲击IPO时,爱婴室董事长施琼坦言,“这个行业的低门槛使得各地出现了一些小规模的地方势力,他们使得连锁品牌的全国扩张遭遇顽强抵抗”,但不可否认的是,爱婴室的上市确实是为母婴零售的整合发展注入了助推剂。时间来到今年,爱婴室再度出手,2亿元收购贝贝熊100%股权,欲通过并购快速切入华中区域,当时,施琼在接受采访时也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国内母婴市场受到低出生率冲击,做大规模提升效率才有机会,行业整合也还会继续。”


再看孩子王,近期刚刚A股上市,客观来说,也的确有助于提升行业的规范化,促进母婴零售业态的长期发展。根据当时的招股书显示,孩子王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约1.09亿股,募集资金约24.49亿元,有六成资金用于继续扩张门店。不置可否,孩子王在上市后将凭借着自身综合实力以及强大的资本力量加持继续开疆拓土,抢占更多线下市场份额。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8年,孩子王的投资方之一华平就投资完成了对乐友的控股权收购,此举也印证了资本的加入实际上是在加速整个母婴零售整合的进程。


说到底,行业整合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其必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产业竞争从无序走向有序,据不完全统计,当下大大小小的母婴店有25万家左右,聚焦在各自所处的区域上,同质化经营、恶性竞争等问题明显,而专业化整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市场经营;二是,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整个母婴零售产业链更加畅通。零售行业竞争从未偃旗息鼓,但回归本质,竞争仍旧是围绕着人货场三大要素展开的,通过行业整合,或将引导供应链、人员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而当渠道具备一定的体量好,其溢价能力也能获得极大的提升,为畅通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毋庸置疑,渠道整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其实不只是爱婴室和孩子王,在母婴零售渠道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情况早已成为常态,随着母婴市场竞争加剧,一边是大佬玩家之间的摩拳擦掌,一边又有很多中小母婴连锁欲寻求买主,想以不错的价格卖掉收场,避免成为大战中的炮灰,而最终,母婴零售市场的形势必然也会越来越清晰。


整合背后也存隐患


圈不完的地,刹不住的整合并购,停不下来的母婴店连锁化进程......这是现状,是趋势,也是未来。然而在我们全面思考探究母婴线下渠道整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同时,也会察觉到一些悖论的存在,而这似乎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一是,提升行业集中度的终极目的绝不是为了形成巨头垄断的局面,未来怎么解决产能集中过高,而还不触碰垄断红线,将是整个行业又将面临的一个新问题。纵观当下巨头垄断的电商市场,一再被抵制的“二选一”始终未杜绝,而身处其中的商家既是参与者,也是看客,一面屡屡遭遇侵权屡屡沉默,一面也还在积极呼吁其他品牌不要妥协。


这一点其实在母婴强势品牌在线下渠道的占位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我们走访线下渠道时,有母婴店老板直言,“门店里上了这款奶粉就会失去和另外一个品牌奶粉的合作机会”,当然,当下强势的品牌在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话语权,而放眼未来,当线下大连锁成为品牌争相进入的优势渠道后,一众母婴品牌会不会犹如如今在电商二选一中沉浮的品牌一样,只能选其一。当然,这些仅是猜测,我们当然希望,无论是品牌还是渠道,都能在良性竞争中各自生长,而并非在恶性斗争中露出丑恶的嘴脸。


二是,母婴零售市场是否会因为被充分整合而变得活力不够。自古以来,行业竞争从来不止大象分家,狮子老虎们也在划分地盘,甚至狐狸野狼也会伺机争夺猎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中国有600多万将近700万的夫妻店,它们贡献了整个零售渠道40%的出货量,同时,2018年的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母婴门店数量增长最快的并非母婴连锁,而是中小单店,而这似乎和我们想象中的有所偏差。


目前母婴零售已经进入了线上线下整合、资本跑马圈地、渠道洗牌的关键时期,单体母婴店似乎开始面临着客流量下滑、毛利率降低、房租人力成本上升等诸多问题。甚至于我们不可否认在经历疫情后,或许会有一批批经营不善或者资金链不足等问题制约单体小母婴店的发展,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母婴连锁化趋势愈发明显的大背景下,势单力薄的单店仍在积极求生中发展。此外,诸如一些小连锁,虽然要抵抗来自大连锁的冲击,但事实上其早在所在的区域里占得了天时地利人和,无论是对于市场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当然,从现在看未来,渠道整合绝对是大势所趋,但尚存的这些小的隐忧和问题也需要我们深入探究和妥善处理。未来行业究竟如何向好发展,我们也一起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