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正式公布,伊利、蒙牛、飞鹤、君乐宝等上榜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其中,九家乳品企业上榜。被评为“时代优品”的企业包括:伊利、蒙牛、飞鹤、君乐宝、三元、新疆石河子花园乳业有限公司(品牌“花园”)。被评为成长企业的企业为:天津海河乳品有限公司(品牌“海河”)、陕西红星美羚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美羚”)、新疆凯瑞可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品牌“瑞缘”)。

    22小时前
  • 贝因美股价连续多个交易日涨停

    4月13日,贝因美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交易价格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经核实,公司未发现前期披露的信息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近期公共传媒未报道可能或已经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本公司未公开重大信息。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近期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或预计将要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本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公司股票异常波动期间,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未买卖公司股票。公司不存在违反公平信息披露规定的情形。(公司公告)

    22小时前
  • 美团“反攻”即时零售,“闪购”将成独立品牌

    4月12日上午,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在社交媒体上透露,美团非餐饮品类订单已突破1800万单,并宣布美团将在下周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标志着美团将进一步发展即时零售业务。据悉,王莆中提到的“美团即时零售品牌”是美团闪购,目前美团正在小范围灰度测试APP首页的“闪购”一级入口。过去“美团闪购”没有APP独立入口,主要依托于美团外卖,区别只是买餐或买非餐食。(亿邦动力)

    22小时前
  • 澳门特区婴幼儿每年将获发1.8万澳门元津贴

    4月14日,中国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在立法会发表上任后首份施政报告(《2025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题为“革新谋发展,奋进开新局”。岑浩辉宣布,澳门特区政府将推出“育儿津贴”计划,向澳门永久性居民中三岁以下婴幼儿每月发放1500澳门元,每年合共发放1.8万澳门元津贴。此外其他惠民措施也有所调整,出生津贴调升至6500元、结婚津贴调升至2200元。据悉,澳门特区2024年全年新生婴儿为3607名,同比减少105名,出生率下跌0.2个千分点至5.3‰。

    22小时前
  • 海南:拟出台育儿补贴办法,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提振和扩大消费三年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加大生育养育保障支持。出台育儿补贴办法。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形成政策合力。开展省级层面消费领域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发挥供销系统、乡村振兴队伍等作用,精准实施消费帮扶。鼓励将工会经费用于职工节日慰问品、健身、文体等消费。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实现弹性错峰休假,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22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预付厂家几十万而单罐毛利才十几块……”母婴店的奶粉有多难卖?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3607

( 0 )

( 0 )

( 0 )

2021-10-29 10:45

“大品牌没利润,小品牌没人吃。”


“内外资一线奶粉品牌价格都被击穿,跌破五折的价格到消费者手上。”


“我这边几个品牌奶粉想做一年预付款几十万,去赚单罐十几二十块的毛利。”


“流水很好看,余额是零蛋,但是不做又不行,窜货又太累。”

......


在和渠道的交流中,提起奶粉,他们满腹苦水,但吐槽完、抱怨完,甩来了一句,“奶粉还是得做啊!


作者:新母婴店



有的不赚钱,有的赔钱卖


从高占比、高利润的“利润支柱”到高占比、没利润的“销售支柱”,背后多的是母婴店无奈、无助又无言的痛。


众所周知,传统母婴店一开始基本上都是从卖奶粉、纸尿裤以及奶瓶奶嘴等发家做起来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奶粉和纸尿裤也确实不负众望占据着母婴消费的大头,是母婴渠道的核心产品,尤其是奶粉,其营收几乎是占了母婴店整体销售额的一半。于是很多小白在开母婴店时对主要盈利点的第一反应就是“卖奶粉”。


然而,时至今日,奶粉的高利润没有了。据爱婴室发布的三季度最新财报显示,爱婴室奶粉类产品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21亿元,同比增加3.09%,毛利率20.58%,同比下降2.64个百分点。作为头部玩家,爱婴室的奶粉毛利率尚且在下降,小连锁更是做奶粉做得心力交瘁,在我们的采访中,有一门店小老板向我们表示,奶粉在四五年前还好做的时候毛利在50%左右,现在差不多只有15%了,而且我这边几个品牌奶粉想做一年预付款几十万,去赚单罐十几二十块的毛利,做得好累......此外,他还给我们举了一个比较直观的例子,“某款国产奶粉他们的售卖价比拿货价还要低8元。”


但其实他也并非个例,关于“奶粉钱难挣”这一话题早就成为线下母婴店老板们心中既定事实。在我们走访线下渠道时,也听到了同样的声音,例如,有门店老板直言,奶粉我不做别人也要做,但做了确实也没有太多利润可言,就当是引流,捎带着做,销量还是能有一些的,利润就不强求了。也有老板称,“奶粉高毛利的时代早就过去了,现在消费渠道增多,品牌跟消费者的距离越来越近,价格透明度变得越来越高。”更有甚者,直接来了句,“这几年奶粉做的流水很好看,余额是零蛋。”



正如开篇提到的,来自一位一线母婴店老板的控诉:“大品牌没利润,小品牌没人吃,现在奶粉做的好的门店都是走的薄利多销的路子。”


摆在眼前的事实就是,通货奶粉价格太透明了,现在的新生代年轻爸妈购买奶粉的途径越来越多,无论是在电商平台还是直播带货中,奶粉的活动价越来越低,很多消费者一囤就是一箱,母婴店想在价格上打赢就必须联合厂家一起做活动,例如买一箱送两桶等等,但可以预见的是,通过促销活动成交的订单会使得消费者至少未来一个月或者两个月都不会进店再买奶粉,显然会掉进另外一个恶性循环中,“提前透支了消费者未来消费,但仍旧无利可赚”。


大品牌通货化,对门店来说,意味着毛利需求无法满足、门店话语权式微,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高毛利产品生存空间被碾压,门店利润进一步减少。那门店如果尝试卖价格不透明的品牌奶粉呢?这样不就有更高的利润了吗?对于这一问题,一母婴店老板给出的回复是,“你奔着高利润去,就可能根本没销量,你卖都卖不出去,谈什么利润。”


有的干脆不卖,有的不能不卖


站在外面看母婴行业,有人可能不禁会问,“奶粉不赚钱就不能不卖吗?”想当然的背后却不知局中人的辛酸。


在我们的采访中,我们听到了一种不同的声音,据这位进口母婴店店主表示,自己不做奶粉主要有一点原因,“我们的价格比不过大连锁,而通常奶粉价格比别人高就会把顾客赶走,还影响了其他品类的销售,所以干脆就不卖。”问及不靠刚需的奶粉赚钱,那靠什么?他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婴幼儿用到的吃到的东西都算刚需,有的靠奶粉赚钱,我们可以靠零辅食赚钱。”


但说到底,一来能向上述店主一样活得通透的并不多,二来,卖奶粉的母婴店仍占大头。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们反复听到了一个关键词——“锁客”。确实,现阶段抛开利润,奶粉只能是引流产品,带动进店量,拉动其他品类的销售。同时,还要正视的一个问题是,一是社区店必须卖奶粉,这是由消费群体决定的,“不卖不行,没办法,家门口的母婴店连奶粉都买不到,以后需要买别的东西谁还会到你这来。”另外一个就是,正常情况下三四线及以下低线城市的母婴店都会卖奶粉,有报告显示,相比于一二线城市的妈妈,3-6线城市的妈妈们在做决策时会更容易受到熟人社会的影响,更依赖看起来比较有经验的母婴店工作人员,因此,她们更习惯去母婴店找奶粉、买奶粉,“奶粉我不做别人也要做,但凡他们去了别家买奶粉,就很难再回到我的店里买别的。”


综上,对于有些门店来说,奶粉能不能挣钱已经不重要了,能帮忙留住顾客或许就是它现在最大的作用,所以管它赚不赚钱,别人卖就得卖。但想卖好,其实并不简单,就目前来看,奶粉品类升级、品类结构优化都是当下母婴店应该及时调整的,平衡店内品类营收额和毛利率,从而减轻因“奶粉独大”带来的门店经营风险。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