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孩子王发布2024年年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

    4月2日,孩子王(301078)发布2024年年报。财务数据显示,孩子王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显示出坚定的业务布局能力和强劲的增长动力。全年,孩子王营业收入达93.4亿元,同比增长6.7%;归母净利润达1.8亿元,同比增长72.4%;扣非净利润达1.2亿元,同比增长90.8%。亮眼的还有现金流和全年分红与回购数据,前者达到11.8亿元,同比增长46.5%,展现了孩子王良好的财务状况;后者占比归母净利润达60%,传递出孩子王对回报股东和企业长远发展的责任与信心。

    2天前
  •  森马服饰发布2024财报,儿童服饰营收103亿

    森马服饰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146.26亿元,同比增长7.06%。其中,儿童服饰业务实现收入102.68亿元,同比增长9.55%;休闲服饰收入为41.90亿元,同比增长0.44%。休闲服饰占总营收比重为 28.65%,儿童服饰占总营收比重为70.21%。(童装观察)

    2天前
  • 江西明确:向0-3岁婴幼儿家庭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

    近日,2025年江西省十件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今年,“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被纳入了省政府民生实事。针对这项工作,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将推动城市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机构建设,并实施政府购买托育服务消费券项目。


    具体来看:2025年,江西拟在全省支持新建、改扩建不少于100个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设施。江西将实施政府购买托育服务消费券项目,鼓励各地采取政府购买托育服务方式,面向辖区有意愿入托的0-3岁婴幼儿家庭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托育服务消费券采取线上申领的形式,拟于6月份由省卫生健康委统一组织并分批次向婴幼儿家庭发放。婴幼儿家庭可通过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的平台领取,领取后限期内(6一10月)在定点托育机构核销使用。托育消费券设定面值为200元/张,每个0-3岁婴幼儿每月限使用1张,2025年累计使用托育消费券金额不超过1000元,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消费券面值。

    2天前
  • 8批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不合格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3月29日发布2024年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质量省级专项监督抽查结果,结果显示,滨州市滨城区朴与素品牌童装店、东营市东营区厚里童装店、郓城县卜吉熊童装店、寒亭区梦想妈咪孕婴生活馆、潍坊宝多宝母婴用品有限公司创业街分公司、郓城丘豆豆童装店、浙江幼米服饰有限公司、浙江厚里服饰有限公司、卜吉熊(福建)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杭州未喔服饰有限公司、杭州幼米服饰有限公司、北京酷羽宝宝服饰有限公司、东莞市童谣服饰有限公司等生产或销售的8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pH值、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纤维含量、绳带要求、羽绒含绒量、绒子含量。不合格产品主要有卫衣、动感字母印花连帽卫衣、拼色星星字母连帽卫衣、休闲长裤、羽绒服等。

    2天前
  • 妙可蓝多:将加速与蒙牛奶酪战略协同

    3月31日,妙可蓝多披露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会议纪要。针对“公司毛利率波动的原因及后续有哪些应对措施”,妙可蓝多表示,公司2024年的产品毛利率较2023年有提升,主要因为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下降以及使用国产原辅料替代进口原料等积极措施导致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上升;公司2024年的产品毛利率较2022年和2021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为产品结构变化导致。妙可蓝多与蒙牛奶酪进行业务整合,毛利率相对较低的餐饮奶酪占比提升。展望未来,随着蒙牛奶酪收购完成,后续将加速战略协同以提升毛利率水平。(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一线从业者肺腑之声:疫情下门店眼中的好奶粉品牌必须做到这三点!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3606

( 0 )

( 0 )

( 0 )

2022-04-19 20:50

导读:早在2020年疫情初期,道路封锁、物流不畅带来的奶粉、纸尿裤库存见底、母婴店进货难配送难等问题屡见不鲜。时至今日,疫情反扑,部分区域内,买不上、抢不上、吃不上再次成为母婴消费的常态。


作者:新母婴店


早在今年3月初,受疫情影响,多地大部分母婴门店已经响应号召闭店歇业,无论是客流量还是销售额都明显下滑,基本停滞。


在和从业者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这样的反馈,“现在疫情封控地区,快递停发、门店备货有限,很多宝宝都没有口粮了,有些奶粉品牌方一点社会责任感都没有,就奶粉贩子一个比一个活跃。”


也有母婴店老板表示,“每天的日常就是一个个联系快递,高速不让下,空运邮费涨的离谱,9箱奶粉快递费下来近700。”


有不少渠道更是坦言,“少赚点吧,争取不亏”、“我已经把超市搬空了 ,我还去孩子王进货,不赚钱,奶粉一箱还亏50呢”。


摆在眼前的事实是,处于不同地区的母婴店处境不尽相同,大家都快难死了,但值得庆幸的是,在疫情之下,大家为宝宝服务的心情都是迫切的,母婴店老板真正揪心的是“再这样下去,孩子就没有口粮可吃了”。


111.jpg

源自:一微信好友的朋友圈


“宝宝的口粮不能断”,对于一众渠道来说,这是他们油然而生的使命感,渠道也在呼吁更多的奶粉品牌方加入其中,但同时,对于一些“不作为”的奶粉品牌,渠道心里满是愤慨。


111.jpg

图自:一渠道老大朋友圈


近日,一渠道老大在朋友圈发布了以上内容,直指疫情下门店要用三个评判标准来给奶粉品牌打打分。


一是,不断货。


正如在一开始提到的,疫情突发,多数线下门店备货不足,快递停发更是导致补货不及时,有太多的门店拿着钱却进不到货,但据从业者告诉新母婴店,“门店没渠道从品牌方手里拿货,但是一些奶粉贩子手里却能一天冒出十几箱,倒手再高价卖,可即便他们挣着黑心的钱,却也支撑不了所有的宝宝口粮。”


二是,奶粉要新鲜。


毋庸置疑,消费者对于保质期或多或少都有执念,尤其是宝宝入口的奶粉,对新鲜度的要求更高。此外,奶粉有些质变我们肉眼很难分辨,就算对宝宝没什么危害,但里面的营养成分可能也大大损失了。因而,即便是在当下,即便是处于缺货状态,但奶粉的新鲜度还是要保证的。一如这位渠道老大所说,“现在已经四月下旬了,奶粉厂家再出库去年的陈年奶粉,又怎能提高宝宝免疫力。”



三是,门店要见奶粉品牌的人。


之前无论是走渠道还是日常和渠道交流的过程中,门店都直言,更看好的就是能持续且稳定的给门店提供支撑的品牌方。事实上,渠道和厂家的合作关系早已融为一体,虽各自逐利而来,但互惠互利或是不错的双赢局面。然而疫情当下,不少重赋能重服务的奶粉品牌却不见了踪影,渠道老大直言控诉:“关键时刻当逃兵的奶粉团队,门店不仅不信任,还会很厌恶。”


疫情第三年,不少母婴店老板吐露心声:“我们想开门,只是揪心孩子没口粮”,在这个时候,希望也有越来越多的奶粉品牌站出来,共同守护宝宝~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