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孩子王发布2024年年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

    4月2日,孩子王(301078)发布2024年年报。财务数据显示,孩子王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显示出坚定的业务布局能力和强劲的增长动力。全年,孩子王营业收入达93.4亿元,同比增长6.7%;归母净利润达1.8亿元,同比增长72.4%;扣非净利润达1.2亿元,同比增长90.8%。亮眼的还有现金流和全年分红与回购数据,前者达到11.8亿元,同比增长46.5%,展现了孩子王良好的财务状况;后者占比归母净利润达60%,传递出孩子王对回报股东和企业长远发展的责任与信心。

    2天前
  •  森马服饰发布2024财报,儿童服饰营收103亿

    森马服饰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146.26亿元,同比增长7.06%。其中,儿童服饰业务实现收入102.68亿元,同比增长9.55%;休闲服饰收入为41.90亿元,同比增长0.44%。休闲服饰占总营收比重为 28.65%,儿童服饰占总营收比重为70.21%。(童装观察)

    2天前
  • 江西明确:向0-3岁婴幼儿家庭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

    近日,2025年江西省十件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今年,“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被纳入了省政府民生实事。针对这项工作,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将推动城市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机构建设,并实施政府购买托育服务消费券项目。


    具体来看:2025年,江西拟在全省支持新建、改扩建不少于100个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设施。江西将实施政府购买托育服务消费券项目,鼓励各地采取政府购买托育服务方式,面向辖区有意愿入托的0-3岁婴幼儿家庭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托育服务消费券采取线上申领的形式,拟于6月份由省卫生健康委统一组织并分批次向婴幼儿家庭发放。婴幼儿家庭可通过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的平台领取,领取后限期内(6一10月)在定点托育机构核销使用。托育消费券设定面值为200元/张,每个0-3岁婴幼儿每月限使用1张,2025年累计使用托育消费券金额不超过1000元,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消费券面值。

    2天前
  • 8批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不合格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3月29日发布2024年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质量省级专项监督抽查结果,结果显示,滨州市滨城区朴与素品牌童装店、东营市东营区厚里童装店、郓城县卜吉熊童装店、寒亭区梦想妈咪孕婴生活馆、潍坊宝多宝母婴用品有限公司创业街分公司、郓城丘豆豆童装店、浙江幼米服饰有限公司、浙江厚里服饰有限公司、卜吉熊(福建)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杭州未喔服饰有限公司、杭州幼米服饰有限公司、北京酷羽宝宝服饰有限公司、东莞市童谣服饰有限公司等生产或销售的8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pH值、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纤维含量、绳带要求、羽绒含绒量、绒子含量。不合格产品主要有卫衣、动感字母印花连帽卫衣、拼色星星字母连帽卫衣、休闲长裤、羽绒服等。

    2天前
  • 妙可蓝多:将加速与蒙牛奶酪战略协同

    3月31日,妙可蓝多披露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会议纪要。针对“公司毛利率波动的原因及后续有哪些应对措施”,妙可蓝多表示,公司2024年的产品毛利率较2023年有提升,主要因为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下降以及使用国产原辅料替代进口原料等积极措施导致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上升;公司2024年的产品毛利率较2022年和2021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为产品结构变化导致。妙可蓝多与蒙牛奶酪进行业务整合,毛利率相对较低的餐饮奶酪占比提升。展望未来,随着蒙牛奶酪收购完成,后续将加速战略协同以提升毛利率水平。(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线下母婴店大洗牌!未来这3大趋势品类最有发展前景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3551

( 0 )

( 0 )

( 0 )

2022-08-05 12:19

导读:8月16日~18日,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2022第八届母婴生态大会”将在杭州举办!三天三夜思维碰撞,聊透行业趋势与细分机会。从大的趋势来看,行业洗牌、优胜劣汰已成定势,于当下的母婴店而言,主力品类增长乏力、机会品类仍在酝酿,“品类定生死”这句话显然更具现实意义。


作者:新母婴店


“极致性价比”品类称王


贝恩公司发布的《2020年中国购物者报告》提到,长期来看,“双速增长”将会延续,高端化和追求性价比两大趋势将同时并存。在竞争焦灼的母婴零售市场,这一趋势更为明显。


毋庸置疑,早几年,中国消费确实处在一个高增长阶段,消费快速升级,高端化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跑赢高端是品牌和渠道赢得消费者的核心因素,但三年疫情下来,对于那些仰仗于“消费升级”的母婴品类来说,“消费者兜里没钱”的现实似乎过去残酷。


高级行业分析师宋亮早前在樱桃学院实战大课上提到,“疫情至少造成了一部分的失业,所以一方面消费需求在下滑,另一方面有购买力的人数在下降,现在真正的主流母婴消费群体收入水平不稳定,可能会勒紧裤带,对自身的生活水平要求要降低,虽然母婴产品还是刚需,但从产品的消费动向来看,会越来越追求性价比。


Milk family创始人杨拯在“2021第七届未来母婴大会”上也表示,“疫情之后,消费变得非常的理性,更多的追求划算,对母婴店来说,需要考虑的是怎样让消费者用更划算的价格买到尽可能更好的产品,把这个事情做好了,门店可能能活得更好一点。”


“追求生活品质,也需要高性价比”似乎已经成为新生代年轻家庭奉行的一套消费准则,而毫无疑问,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极致性价比”将是大部分品类追逐的目标,而主打极致性价比的品类,也将迎来发展机遇。


“不依赖店面”的品类抗风险力更强


在之前#母婴观察#视频号直播中,谷子孕婴创始人李志恒提到,“不能坐以待毙,门店要主动求变。原来那种坐等顾客上门、善打价格战的方式已经不行了,这个时候我们要求变,才能适应市场和顾客的需求。”


确实,疫情是一场所有人都躲不掉的危机,就像是从原来的在一个轨道上平稳前进到突然遇到悬崖峭壁,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线下生意遭遇困局。对于母婴店经营的大部分品类来说,到店消费是根本,线上小程序商城或微信社群营销只是锦上添花。但显然,疫情之下,线上却成为了一个能救命的渠道。


这几年已经有不少母婴店开始转型全渠道,以线下实体店为主,线上小程序商城为辅,增加和消费者沟通的触点。而就目前来看,多数母婴店还是寄希望于从线上引流到线下消费,并未将线上作为独立渠道进行精细化运营。


但如今多方验证下,线上线下全渠道的抗风险能力显然更强,对门店来说,搭建好运营好线上商城,做好送货上门、售后服务已成为必选项。


只有“足够差异化的品类”才能活下来


之前有相关从业者把主流的母婴渠道走了一遍之后感慨:无论母婴大连锁还是夫妻单体店,“千店一面、千店同品”的现状非常普遍,而且基本都是奶粉和纸尿裤这种高频刚需但低毛利的标品占销售大头,缺乏差异化的供给,逛一个店和逛几个店没有区别。”


如果说过去两年,大多数的母婴店过得还可以,那疫情第三年,优胜劣汰早已淘汰掉了一大批没有竞争力的,因而,在和从业者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反复提到了一个观点,“不管是城市还是乡镇,门店都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和差异化。”


而实现品类差异化的方法大概有三种:


一是,瞄准“小众品类”。常规的奶粉、纸尿裤作为母婴店主力品类近几年利润持续收窄,而诸如棉品、营养品、零辅食正是敏感地捕捉到了微小的流行趋势然后快速行动,享受了品类的时间红利,目前来看风头正盛。


二是,老品类升级,也可理解为“将细分再细分。”比如,之前在和从业者交流中,有渠道直言,“我们在做纸尿裤选品时,一选品牌实力强的,二是要有网红属性,三是有较高技术壁垒的卖点。”又如,奶粉中的各个细分品类,如儿童粉、特配粉等,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通过场景创新、需求升级、产品迭代等方式,带动了新一波流量。


三是,品类微创新。如婴童洗护品类中的分年龄、分性别、分场景等,在内卷激烈的市场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成就一个差异化的新品类。于渠道而言,在选品时也势必要更注重创新感和差异性。


2022行至当下,寻找增长点仍旧是每一个母婴从业者需要考虑的事情。究竟哪些品类值得关注?哪些趋势是值得去把握?8月16日~18日,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2022第八届母婴生态大会”将在杭州举办!三天三夜思维碰撞,来现场,聚焦品类新机会一次聊透。


部分内容参考:红餐网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