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恒安集团创始人许连捷逝世

    恒安集团创始人许连捷,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17日16时50分逝世,享年73岁。许连捷生于1953年,泉州晋江安海人,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局副主席,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先后获评“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等。恒安集团创立于1985年,是国内生活用纸和妇幼卫生用品龙头企业,旗下拥有安尔乐、心相印、七度空间、安儿乐四枚中国驰名商标。


    23小时前
  • Temu和Shein宣布4月25日起全面涨价

    受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145%关税及取消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税政策影响,中国跨境电商平台Temu和Shein宣布自4月25日起上调美国市场售价。两家公司称"全球贸易规则变化"导致运营成本激增,但未公布具体涨幅。数据显示,美国日均400万件中国小包商品将失去关税豁免,5月2日起全面征税。此举直接冲击两家平台赖以崛起的超低价商业模式——Shein凭借社交媒体营销主攻女性时尚,Temu则通过广告投放销售全品类低价商品。面对亚马逊等本土低价商店的竞争,平台呼吁消费者把握最后免税窗口期下单。


    23小时前
  • 飞鹤称12亿生育补贴计划全面落地

    4月16日,飞鹤表示公司于4月初启动总规模12亿元的生育补贴计划,为全国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500元补贴及孕婴产品服务,覆盖一孩至多孩家庭。活动开展十余天,申请成功者已超5万,成为首个“企业十亿级”生育补贴标杆。补贴包含奶粉及十大母婴服务,线上线下渠道全面开放。(公司发布)


    23小时前
  • 光明乳业种公牛首登国际百强榜

    近日,全球奶牛育种权威榜单Top 200 TPI® Genomic Young Bulls国际公牛排行榜揭晓,光明乳业旗下种公牛“冠军侯”以全球第92名的成绩跻身百强,成为中国首个进入该榜单前100名的本土种公牛。中国公牛综合育种值(TPI)国际排名最高纪录得以刷新。公牛种源堪称乳业“芯片”。优秀种牛不仅可以加快奶牛繁育进程,助力牧场高效完成高产牛群的迭代、中产牛群的改良,也能大幅提升奶牛生产性能水平,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新京报)


    23小时前
  • 森永乳业净利润骤跌九成

    森永乳业公布,2025财年(截至3月)合并净利润同比骤降92%至50亿日元,较原预期的180亿日元下调130亿日元。主因巴基斯坦奶粉子公司及美国植物基食品子公司等4家海外企业计提199亿日元商誉及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日经)


    23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中小门店喊话:“奶粉价盘只在品牌端稳住了,没有在渠道端稳住”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2440

( 0 )

( 0 )

( 0 )

2022-09-15 10:09

导读:最近采访不同地域的两家母婴连锁老板,谈及今年的奶粉市场,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词——涨价。上半年各大品牌都在涨价。不止涨价,一些进口产品甚至长期处于断货状态,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关于涨价的原因,首先品牌端传递出的一个核心因素是生产和物流压力。从奶粉上游来看,2021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奶业主产国奶产量下降,全球粮食、化肥、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推升全球奶业成本。2022年欧盟、新西兰等奶业主产国奶价纷纷进入了每公斤3元人民币的时代。除了奶价上涨外,饲料成本、运输成本等多种因素发挥作用,最终将压力传导到消费端。


涨价的另一个原因是许多产品经过一轮焕新,纷纷加装内码,本意在于稳住价格、控制窜货,改善终端奶粉市场的乱价现象和恶性竞争,让渠道利润得以保障。


品牌厂家在涨价 ,但据许多门店反馈,终端成交价并没有大幅度的增长。


所以渠道最明显的感受是:拿货价上去了,但终端零售价并没有上去。


尽管消费在升级,但消费能力下降了,消费者越来越务实了。尤其疫情到了第三年,在充满不确定的大环境下,消费者的态度更偏向“保守积极”。今年8月母婴研究院针对母婴人群广泛开展的一份调研显示,42.7%的家庭消费力大幅下滑,39.2%的家庭表示:“刚需高频消费品更重视性价比,大件消费更理性,非必要消费减少。”


3_20220915100832.png

数据来源:母婴研究院


在开放的市场中,消费者总能在不同渠道找到最低的价格,而内码制可以减少一件代发、窜货乱价,但做不到完全杜绝。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品牌在没有考虑清楚的情况下盲目跟进内码制,消费者对价格上调的奶粉不买单,销量随之下滑,量上不去就要靠1-3轮涨价来弥补损失,以此减少销售额快速下跌的影响。


因此,一些门店喊出:“价盘只在品牌端稳住了,没有在渠道端稳住。”在他们看来,行业窜货乱价的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甚至一些母婴店老板表示,整体还没躺平,但在奶粉上已经躺平了,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上游已经没办法掌控了。所以门店开始考虑调整品类结构,把门店利润结构往其他品类上转移;或强化自身价值,从服务等板块获利;以及向精品店/网红店转型,让自身定位更精准专业。


无论是涨价潮引发的恐慌,内码制带来的“争议”,渠道在夹缝中的艰难,还是品牌端、渠道端的大洗牌,都是行业变革必然要经历的阵痛。


稳住价格,意味着一切。


所以当下,某种程度上母婴店和奶粉消费者站在了同一战线上:别涨价!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奶粉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