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孩子王发布2024年年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

    4月2日,孩子王(301078)发布2024年年报。财务数据显示,孩子王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显示出坚定的业务布局能力和强劲的增长动力。全年,孩子王营业收入达93.4亿元,同比增长6.7%;归母净利润达1.8亿元,同比增长72.4%;扣非净利润达1.2亿元,同比增长90.8%。亮眼的还有现金流和全年分红与回购数据,前者达到11.8亿元,同比增长46.5%,展现了孩子王良好的财务状况;后者占比归母净利润达60%,传递出孩子王对回报股东和企业长远发展的责任与信心。

    2025-04-03 10:23
  •  森马服饰发布2024财报,儿童服饰营收103亿

    森马服饰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146.26亿元,同比增长7.06%。其中,儿童服饰业务实现收入102.68亿元,同比增长9.55%;休闲服饰收入为41.90亿元,同比增长0.44%。休闲服饰占总营收比重为 28.65%,儿童服饰占总营收比重为70.21%。(童装观察)

    2025-04-03 10:23
  • 江西明确:向0-3岁婴幼儿家庭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

    近日,2025年江西省十件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今年,“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被纳入了省政府民生实事。针对这项工作,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将推动城市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机构建设,并实施政府购买托育服务消费券项目。


    具体来看:2025年,江西拟在全省支持新建、改扩建不少于100个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设施。江西将实施政府购买托育服务消费券项目,鼓励各地采取政府购买托育服务方式,面向辖区有意愿入托的0-3岁婴幼儿家庭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托育服务消费券采取线上申领的形式,拟于6月份由省卫生健康委统一组织并分批次向婴幼儿家庭发放。婴幼儿家庭可通过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的平台领取,领取后限期内(6一10月)在定点托育机构核销使用。托育消费券设定面值为200元/张,每个0-3岁婴幼儿每月限使用1张,2025年累计使用托育消费券金额不超过1000元,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消费券面值。

    2025-04-03 10:23
  • 8批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不合格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3月29日发布2024年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质量省级专项监督抽查结果,结果显示,滨州市滨城区朴与素品牌童装店、东营市东营区厚里童装店、郓城县卜吉熊童装店、寒亭区梦想妈咪孕婴生活馆、潍坊宝多宝母婴用品有限公司创业街分公司、郓城丘豆豆童装店、浙江幼米服饰有限公司、浙江厚里服饰有限公司、卜吉熊(福建)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杭州未喔服饰有限公司、杭州幼米服饰有限公司、北京酷羽宝宝服饰有限公司、东莞市童谣服饰有限公司等生产或销售的8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pH值、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纤维含量、绳带要求、羽绒含绒量、绒子含量。不合格产品主要有卫衣、动感字母印花连帽卫衣、拼色星星字母连帽卫衣、休闲长裤、羽绒服等。

    2025-04-03 10:23
  • 妙可蓝多:将加速与蒙牛奶酪战略协同

    3月31日,妙可蓝多披露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会议纪要。针对“公司毛利率波动的原因及后续有哪些应对措施”,妙可蓝多表示,公司2024年的产品毛利率较2023年有提升,主要因为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下降以及使用国产原辅料替代进口原料等积极措施导致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上升;公司2024年的产品毛利率较2022年和2021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为产品结构变化导致。妙可蓝多与蒙牛奶酪进行业务整合,毛利率相对较低的餐饮奶酪占比提升。展望未来,随着蒙牛奶酪收购完成,后续将加速战略协同以提升毛利率水平。(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2025-04-03 10:23

 母婴行业观察

亲宝宝:科学育儿要坚持长期主义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2830

( 0 )

( 0 )

( 0 )

2023-05-12 18:44

导读:有人说,生孩子如同开盲盒,你无法确定自己会生到哪种类型的宝宝。但对孩子而言,拥有什么样的父母和家庭教育也像开盲盒。毕竟,父母是世界上唯一不需要培训就可以上岗的职业。


事实上,孩子的成长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大家也都意识到科学育儿的重要性。那么,我们该怎样陪伴孩子顺利地从0走向1?作为父母,除了要给孩子满满的爱之外,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科学育儿作为一项由孩子担任主角,父母、祖辈及社会各方参与的系统工程,为什么要坚持“长期主义”?


图片1.jpg


0~6岁,抓住儿童成长的关键期


人的一生有很多重要的节点,0~6岁是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它既是人生的起点,也是人生的坐标——虽不代表结果,但会影响走势。


这一阶段的孩子,会经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跨越——从一个极度依赖父母的幼小生命,逐渐成长为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独立个体。


图片2.jpg


如同种子在土壤里,为了破土需要拼命努力地汲取营养。这个阶段孩子的健康成长,依赖于安全的家庭环境以及科学的育儿理念。


2001~2005年,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发起了“早期儿童养育与发展”项目,希望通过传授科学的育儿观念和知识,来提高0~6岁儿童家长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科学育儿能力。


那么,科学的育儿观念和育儿能力究竟怎样才能获得?


拥有1亿注册用户的科学育儿专家“亲宝宝”认为,数字经济时代的背景之下,现代家长并不缺乏获取信息的渠道。但是,想要真正做到科学育儿,除了要将知识碎片化转化为系统性的学习之外,还需要树立“长期主义”观念。


如同人们想要获得肌肉记忆,需要付出3~12个月的努力一样,教育从来也不是件立竿见影的事情,只有在长期主义的滋养下,每一次的学习才能转化为真正的“习得”。


亲宝宝APP就在坚持为用户提供私密共享的云空间服务。家长一键上传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照片或视频,受邀的亲朋好友就可以打破地理位置的限制,看到孩子成长时的点滴和惊喜。


最近,亲宝宝又贴心地推出了一个新的功能,只需要两步,就可以轻松将平时上传的照片变成一本实体的“照片书”。


图片3.jpg

与此同时,亲宝宝还细心地打造了成长记录、疫苗记录以及社区交流等多种功能,家长们不仅可以及时记录和了解自家宝宝的成长发育情况,还能和更多家长进行信息的交流与经验的分享。


目前,亲宝宝上已经有超过2千万的月活用户。正是这些多样化的记录工具,让越来越多的用户养成了良好的使用习惯以及对平台的高度粘性。


找到盲区,新手爸妈更需要智慧脑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可能走不了多远。


在育儿的道路上,新手父母常常在面对新问题时手足无措。如果能有一个育儿的“智慧大脑”,为他们指点迷津,将会大大减少新手妈妈的育儿焦虑,从而更加坚定地走在科学育儿的道路上。


“我怀孕的时候就开始在亲宝宝上记录,现在孩子一岁多了,已经习惯定期上来看看有什么新的知识要学习。”新手妈妈雅晴介绍称,亲宝宝社区的交流板块也非常好,有时候看看其他妈妈的经验,也能给自己带来一些力量。


比如前不久,雅晴发现宝宝有点口臭,正纠结要不要去医院的时候,刚好发现亲宝宝上有个妈妈详细解释了宝宝口臭的几种可能性。结合近期自家宝宝的饮食,她了解到宝宝口臭原来是因为上火引起的。在接下来的几天,雅晴刻意让宝宝多喝水,口臭最后慢慢消失了。


事实上,除了社区里宝妈们的自发交流,亲宝宝还有一支由妇产科学、儿科学、营养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人员组成的育儿团队。这个团队持续打造了一套0~6岁的育儿先进理论,通过孕期知识、育儿要点、在家早教、今日听听、营养食谱、育儿问答等丰富的功能,为用户提供专业、可靠、科学、必要的育儿指导。


为了持续深耕育儿知识体系,最近亲宝宝对“育儿百科”板块进行了一次升级,这次升级,使得亲宝宝的内容实现了“孕育教”全覆盖。根据宝妈所处不同阶段,亲宝宝将原来庞大的内容分成两个专题:孕期和育儿。


图片4.jpg


比如育儿专题,针对宝宝的问题设有多个子栏目,与栏目相关的文章及解读都整合在一起,比如孕期栏目中的孕早期产检指南,就整合了产检相关文章、重要指标解读以及热门讨论话题等等。


育儿专题之外,还设有分类百科栏目,在这个栏目下,又有许多子板块,用户点击高或者高频问题内容会单独呈现。如此一来,用户在使用上更加便捷,体感上也会感觉更贴心。


针对亲宝宝的此次内容升级,业内人士分析称,从用户的角度来看,通过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孕期和育儿服务,能有效增强用户的忠诚度;从品牌的角度来看,则通过专题化的育儿知识,打造一个专业化、体系化、长期性的品牌形象。


有数据显示,亲宝宝的智能育儿助手已经为新手爸妈们累计解决了上亿次的孕育早教问题。


主动学习,带娃新手进阶育儿高手


人类的恐惧来源于未知。


新手妈妈们的焦虑同样也源自不知道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挑战?遇到问题后又该如何解决?


所以,亲宝宝特别联合浙江⼤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教授何洁推出了《0~6岁⼉童发展⼼理学》课程,可以有效帮助妈妈们通过主动性、系统化学习,更好地了解孩子。


图片5.jpg


那么,什么才叫真正地了解孩子呢?


作为成年人,我们往往很难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以家长有必要系统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并针对自家孩子的习惯和个性,找到问题的最优解。


事实上,0~6岁这个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他们的身理和心理都处于一个快速的发展期。但细分来看,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又有各自的特点。


《0~6岁⼉童发展⼼理学》课程则将这个时期细分为0~1岁,1~2岁,2~3岁,3~6岁四个年龄段来设置。便于让家长认知不同阶段孩子各种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最后进行科学的引导。


比如有的宝宝好像特别难养,平时吃不好睡不好,还动不动就哭,哭起来还很难哄。对于这些宝宝,很多人会用一个“作”字来形容,然后认为不能宠着他,让他哭一会儿就好了。


但在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之后,新手父母们就会了解到,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先天特点,比如刚刚提到的这类孩子很可能是“高需求宝宝”,需要匹配适合他的养育方式,比如在他情绪不好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更多适应环境的时间,而不是任其哭闹。


为了让用户获取育儿知识更快速更便捷,亲宝宝还在公司内部启动了类ChatGPT项目,在成为用户“育儿大脑”的路上又前进了一步。目前,亲宝宝有60%的新增用户源于口碑。 


有调查表明,在90后妈妈群体里,她们绝大多数不会盲目遵循父母辈们传授的经验或者理论上的说教,而是喜欢通过新媒体方式,比如社交平台、育儿APP等持续获取信息和交流后,结合孩子的个体差异,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育儿观,这也正是科学教育对于孩子早期成长的意义所在。


文章来源: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