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孩子王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8.1%

    10月27日,孩子王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3.5亿元,同比上升8.1%;归母净利润为2.09亿元,同比上升59.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56亿元,同比上升68.3%;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0.94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4.4亿元,同比上升7.0%;归母净利润为6603万元,同比上升28.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109万元,同比上升26.1%。

    2小时前
  • 营收增长15.1%!爱婴室第三季度财报发布

    10月27日,爱婴室发布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爱婴室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7.25亿元,同比增加10.4%,归母净利润为5233.48万元,同比增长9.3%,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14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第三季度,爱婴室营业收入为8.91亿元,同比增长15.1%;归母净利润为560万元,同比上升2.4%。

    2小时前
  • 稳健医疗发布第三季度报告

    10月28日,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约26.01亿元,同比增加27.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40亿元,同比增加42.11%。基本每股收益0.41元/股,同比增加41.38%。

    2小时前
  • 孩子王计划赴港上市

    10月27日,孩子王(301078.SZ)公告称,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已审议通过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议案,意在深化国际化战略、拓展海外业务,塑造全球亲子家庭服务品牌。目前,公司正积极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发行并上市的相关工作进行商讨,但具体细节尚未最终确定。本次发行并上市尚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并需取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和香港联交所等相关政府机构、监管机构备案、批准和/或核准。

    2小时前
  • 前三季度我国婴儿纸尿裤出口量增长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生活用纸和卫生用品继续呈现贸易顺差走势,并且出口量显著增长,但产品出口价格普遍下降。婴儿纸尿裤在吸收性卫生用品出口量中占比最大,占总出口量的43.44%。女性卫生用品、婴儿纸尿裤、成人失禁用品的出口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吸收性卫生用品进口量仅有1.90万t,同比减少3.3%,进口量连续多年降低。其中,婴儿纸尿裤的进口量同比下降21.44%,至8,056.549t,在各类吸收性卫生用品中降幅最大。

    2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2023年,纸尿裤头部品牌加速卷向“反向定制供应链”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3653

( 0 )

( 0 )

( 0 )

2023-05-16 10:02

作者:卫品商业情报 


导读:近两年,为在激烈市场角逐中脱颖而出,产品卖点差异化、功能价值创新化始终是各大纸尿裤品牌为之努力的方向。但从行业发展现状来看,纸尿裤市场创新减少、产品迭代慢才是常态,对此一位有着多年母婴渠道经验的资深品牌商曾直言:“纸尿裤说白了就是要解决红屁屁和漏尿的问题。围绕这两个痛点来说,一些平常的东西很难突破现有行业天花板,其中也没有多少高深的科技感。”


在此背景下,卫品商业情报发现,2023年越来越多纸尿裤头部品牌开始另辟蹊径,卷向供应链领域,选择与上游供应商展开“反向供应链定制”合作,赢得更大竞争优势。


1111.jpg


反向定制供应链,正成为纸尿裤行业趋势潮流?


什么是“反向定制供应链”?具体来说,就是由品牌方起头,联合上游合作伙伴、巨头原料供应商等一起就前瞻性材料、技术以及产品研发进行携手,探索专供和定制产品可能性。


事实上,很多纸尿裤头部品牌一直都与头部原料供应商来往密切。据Babycare在过往采访中透露,其曾经与包括德国汉高、美国陶氏化学在内的6家国际巨头达成战略合作,在原材料端共研共创,同时对原材料进行集采。


而在经历2022年一波又一波的原料涨价潮,以及行业洗牌加速后,不少头部品牌则加深了这一觉悟,希望能够与头部原料供应商在早期研发阶段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近日,凯儿得乐便携手巴斯夫在高分子领域开展密切合作,推出小凉风系列新品。据悉,该款尿裤严选3种新型瞬吸因子,搭载第7代柔韧吸收芯600ml瞬吸防漏,可以吸收自重25倍的尿量。


Babycare也在今年3月宣布与伊士曼、艾利丹尼森两家全球性材料科学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前者专注于特种材料领域,后者则是领先的粘胶制品供应商。同一个月内,Babycare还推出首款新生儿专研纸尿裤,产品底膜采用自重仅2克、轻薄柔软且‘可呼吸’的新型防水透气材料。


巴斯夫、住友、汉高……

哪些头部原料供应商备受推崇?


为何众多纸尿裤头部品牌都决心瞄准“反向定制供应链”发力,而不是引入新产线?近两年,纸尿裤行业充满原料涨价、大客户砍单等各种不确定性,部分工厂甚至出现产能利用率不足问题。品牌无论是自建工厂还是有合作厂商,面对购买新产线这种意味着大量资金投入和较长回报周期的高风险行为,都会更加慎重。与那些经验深厚、技术成熟的上游供应商进行合作,既规避了一部分行业风险,也有利于差异化爆品的打造,对于头部原料供应商而言其在研发前沿原料技术并将之推出应用的过程也将更加顺畅,这对于合作双方来说其实是一种共赢。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在发力“反向供应链定制”过程中,品牌方选择与之合作的头部原料供应商大都是外资企业。以纸尿裤芯体部分的重要原料SAP(高分子吸水树脂)为例,当前市场上SAP原料的头部供应商主要包括德国巴斯夫、日本触媒、日本三井化学、日本住友等。Babycare的“三国六企纸尿裤”中,其SAP原料供给就源于德国巴斯夫、日本住友两大供应商。


3333.jpg

Babycare的“三国六企”纸尿裤


虽然近两年国内原料供应商也逐渐崭露头角,譬如去年上市的热熔胶供应商聚胶股份,与金佰利、宝洁、恒安等知名卫品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纸尿裤作为石油衍生品,原料与化工行业息息相关,而在该领域国外更有先发优势。因此,国内原料供应商相较于那些研发积累深厚的外资原料供应商,无论在生产供应、科研技术,还是业界知名度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产品创新功能开发与应用上,后者实力显然更为雄厚,譬如受众多纸尿裤品牌青睐的粘合剂巨头汉高,在粘合剂无气味开发和尿裤智能化解决方案等领域颇负盛名。


反向定制供应链,究竟是出路还是噱头?


放眼未来,“反向供应链定制”究竟是品牌增长新出路,还是一种噱头?在卫品商业情报看来,纸尿裤头部品牌发力“反向供应链定制”,在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开发与应用显然值得肯定,未来也具备较大赢面。


一方面,伴随着母婴消费不断分级,用户需求愈发精细化,因此品牌需要在精细化赛道上寻找机会。该诉求反馈到产品层面,光有模糊的概念或口号显然是行不通的。以爆火的大码拉拉裤为例,如果产品仅仅是在尺寸上进行调整,其他与基本款产品并无不同,那么用户往往不会买单。品牌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在于围绕肥胖宝宝、大龄宝宝痛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设计,例如相较普通宝宝款式更轻盈贴身不勒肚的面层与腰围、瞬息效果更强且不起坨便于行走的吸水芯体、帮助宝宝做如厕训练的褪色尿显等等,而这些都需要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支撑。


4444.jpg

汉高投资5亿元打造的上海粘合剂技术创新中心,预计2023年完工


另一方面,当前发力“反向供应链定制”的主要还是纸尿裤头部品牌,他们具备充足的资金以及专业资深的上游合作伙伴,有能力也有底气投入精力与成本,突破研发瓶颈和生产工艺问题,将更前沿、更高效的技术成果应用于产品当中,从而解决用户痛点实现增长,也与行业内其他品牌拉开距离。


6月26-27日,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2023第九届全球母婴大会&团长新势力大会」将在上海高能来袭,剖析行业最新消费趋势,打开人货场经营新思路,提供全产业链精准资源对接,来这里,寻找你的增长新出路!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