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光明乳业子公司出售新西兰北岛资产

    光明乳业9月28日公告,旗下新西兰新莱特乳业将以1.7亿美元(约12.1亿元人民币)价格向雅培子公司新西兰雅培出售北岛资产,交割日预计为2026年4月1日。出售资产包括年产能4万吨的Pokeno工厂、RPD场地及JerryGreen仓库等。

    2025-09-30 19:07
  •  TOP TOY冲刺港股

    9月26日晚,名创优品旗下的潮玩品牌TOP TOY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根据招股书,TOP TOY自研产品收入占比在2024年达到了49.6%,远高于单纯的渠道零售商,显示出深厚的产品设计与研发能力。财务表现上,TOP TOY实现了惊人的逆转,从2022年亏损3830万元,转为2023年盈利2.12亿元,2024年净利润进一步提升至2.94亿元。同时,毛利率从2022年的19.9%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32.7%,清晰地勾勒出一个高增长、强盈利能力的业务轮廓。(玩具前沿)


    2025-09-30 19:07
  • 伊利集团张轶鹏:与产业链所有合作伙伴共建食安体系

    9月26日,在2025新京报“品质与责任”食品安全研讨会上,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表示,对于食品安全,企业只做围墙内的工作并不够,还需要产业链上所有合作伙伴一起提升。目前伊利集团合作的39个国家2000多家企业都是行业头部企业,伊利也与合作伙伴共建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新京报)

    2025-09-30 19:07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发布

    国家卫健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2025)。新标准将特医食品明确分为三类: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标准强调特医食品属于特殊膳食用食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作用,不得声称预防或治疗功能。新标准新增1-10岁人群部分营养调整型全营养配方食品附录,细化非全营养配方食品分类。

    2025-09-30 19:07
  • 天猫超市启动双11

    9月29日消息,天猫超市在杭州召开双11商家大会,明确了今年双11的目标,天猫超市走向近场闪购,开启品牌商家的第二增长曲线。天猫超市运营中心总经理循进明确表示:“这是一次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双11,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天猫超市和品牌一起打开了近场闪购的大门,今年双11,我们将通过天猫超市主站店和淘宝闪购店的双店运营,重新定义近场和远场生意,为品牌带来新的增长。”


    2025-09-30 19:07

 母婴行业观察

母婴零售的尽头是整合与自有产品?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2760

( 0 )

( 0 )

( 0 )

2023-05-24 10:11

作者:新母婴店


导读:“母婴店的机会与出路”是我们近几年谈论比较多的话题,也是从业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在新母婴店和一众从业者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会发现说,从产业终局看当前机会与出路,似乎是一个还不错的视角,于是,关于“母婴零售的尽头是什么”的讨论全面展开。


在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2023新渠道大会&增长品类大会”上,南国宝宝总经理刘江文表示,“零售的尽头是整合与自有产品,其中,抱团整合无疑是存量时代最好的出路,自有产品几乎是所有零售企业的终极获利路径。”


连锁化加速,母婴线下零售面临整合节点?


区别于奶粉、童装等品牌的高度集中化,母婴线下零售市场发展至今天,集中度仍相对较低,即使在一个小县城都可能存在一个有着几十家门店的连锁品牌,虽有头部企业在自身品牌优势和资本加持下加速对外整合并购,但整体地域割裂仍然十分明显,全国性连锁的母婴零售商尚未出现,强势区域连锁各自占山为王的现状尚未有较大波动。


然而随着母婴零售连锁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渠道下沉的拐点显现,拓城式的地盘之争进一步加速了母婴门店连锁化时代的到来。至此,从业者开始思考,母婴零售连锁的终局是什么?是关?是扩?是变?还是并?


目前来看,比较合理的一个解释就是关、扩、变都是“并”的铺垫,渠道整合大潮正起。而这得益于头部力量爱婴室、孩子王的先后上市,也离不开更多区域强势连锁的深耕和精进。


事实上,对于刘江文提到的整合这一点,早在2018年就有些许苗头,在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新家庭 新增长·2018中国母婴企业家领袖峰会暨樱桃大赏颁奖盛典”上,乐友创始人兼CEO胡超就提到,“从商业本质去看行业,我们会问行业前几名的市场占有率是多少,我完全认同,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行业前几名市场占比至少要超过10%,但事实上母婴零售头部占有率加起来可能不足5%,因为这个行业特别零散,都是很区域化的,当大家都难以生存时这个行业自然也就开始整合了。”


从“趋势渐显”到“大势所趋”,行业整合只是时间问题。细究之下,其必要性和必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产业竞争势必会从无序走向有序,据不完全统计,经过三年口罩后,当下大大小小的母婴店有15-20万家左右,聚焦在各自所处的区域上,同质化经营、恶性竞争等问题明显,而专业化的行业大整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市场经营;


二是,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整个母婴零售产业链更加畅通。零售行业竞争从未偃旗息鼓,但回归本质,竞争仍旧是围绕着人货场三大要素展开的,通过行业整合,或将引导供应链、人员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而当渠道具备一定的体量后,其溢价能力也能获得极大的提升,为畅通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以上,从现在看未来,渠道整合的关键节点似乎早已来临,“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或成常态。


精耕自有产品,渠道也做起了品牌的生意?


如同超市和美妆连锁都曾走过的路一样,母婴店未来也势必要打造更多自有产品,通过自有产品盈利。究其根本,和当前母婴门店利润空间被日渐压缩不无关系,加之运营成本不断上升、新老电商平台冲击,于是,一众母婴连锁门店开始向自有品牌要增长。


当渠道商做起了品牌方的生意,就相当于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继续做以前的零售的生意,代理、经销或是销售合作品牌,另一条腿则是通过运营自有品牌,打造门店品牌运营矩阵。据刘江文介绍称,南国宝宝打造自有产品,效益得到提升,相较同期翻番。孩子王全渠道营销中心总监周凌昊也表示,从孩子王今年一季度披露的数据来看,差异化供应链实现了不错的增长,其中就涵盖孩子王的自有品牌。

当然,并非所有的母婴零售商都能顺利转型到品牌方,尤其对于小连锁来说,其入局自有品牌的背后仍需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在为自有产品塑造品牌力时,需要耗费巨大的财力和精力,以此来完成自有品牌的前期运营和后期推广,另一方面,自有品牌可能很难在短时间内创造更多的销售渠道和增量,这就意味着,门店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后,有可能还要承担库存积压难以消化的风险。


对此,王子羊母婴连锁创始人杨会臣就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表示,“渠道做渠道专供品、自有品牌的成功率特别小,一方面,门店做自有品牌周转率往往不够;另一方面,很多全渠道品牌会为了全域增长去拆分细分市场,给渠道带来压力。”


综合来看,渠道布局自有产品这条路,有人一路畅通,有人寸步难行,是不是唯一出路,还尚不可知。


6月26-27日,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2023第九届全球母婴大会&团长新势力大会」将在上海高能来袭,来现场,一起探讨母婴零售的终局和未来出路~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