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孩子王上半年营利双增

    8月18日,孩子王发布2025年中报,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利润、现金流三增长,其中营业收入为49.11亿元,同比增长8.64%;归母净利润为1.43亿元,同比增长79.4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9.98亿元,同比增长18.28%。截至上半年,孩子王门店总数超1300家,精选加盟店已开业61家,在建及筹建门店同步推进,合计超200家。2025年孩子王加盟精选店目标500家。

    13小时前
  • a2发布最新财报:营收双位数增长,中国市场份额创新高

    a2牛奶公司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5财年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9.02亿新西兰元,同比增长13.5%;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税后净利润(NPAT)增长21.1%至2.029亿新西兰元。在各区域业务表现方面,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营收增长13.9%;美国地区营收增长22.5%;马陶拉乳业(MVM)营收增长42.7%;澳新地区营收持平。从产品类别看,婴配粉总营收增长9.9%,中标产品营收增长3.3%,英标产品营收增长17.2%,液态奶营收增长14.4%,马陶拉乳业原料营收增长41.9%。

    13小时前
  • 三丽鸥2026财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49.1%

    近日,三丽鸥公布了2026财年第一季度的合并财报(即自然年2025年4月1日-6月30日)。该财季,公司销售额达到430.97亿日元,同比增长49.1%,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实现了37.8%的同比增长,达到141.9亿日元。这得益于其强大的IP打造能力以及海外业务大幅扩张,尤其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地区授权业务成为主要驱动力。


    13小时前
  • a2官宣从蒙牛手中全资收购雅士利新西兰工厂

    8月18日,知名新西兰乳企a2牛奶公司宣布,以总对价约为2.82亿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约12亿元)收购雅士利新西兰乳品有限公司,出售方为蒙牛乳业旗下子公司雅士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该工厂是雅士利的全资子公司首家运营的海外工厂,也是中国企业在新西兰第一家从零开始建设的奶粉工厂。据悉,该交易已获新西兰海外投资办公室(OIO)批准,预计9月1日完成交割。 a2将启动现有两款中文标签注册产品的变更申请,预计耗时最长12个月;第三款中文标签产品注册预计需数年。

    13小时前
  • Arla Foods向巴林工厂投资4亿元

    近日,Arla Foods宣布投资509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4.25亿元)扩建其巴林生产基地,以巩固其在中东和北非(MENA)地区Puck®品牌奶酪玻璃瓶装产品的市场领先地位。该品牌奶酪在该地区广受欢迎,尤其在斋月和开学季需求激增。投资将提升约30%的生产能力。自2019年收购巴林工厂以来,公司持续升级设施,使其成为MENA地区关键生产基地。此次投资包括生产设施和仓库扩建,预计创造20个新就业岗位,并通过安装太阳能板和优化冷却系统降低碳排放。建设将于2025年底启动。(公司发布)

    13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母婴零售的尽头是整合与自有产品?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2657

( 0 )

( 0 )

( 0 )

2023-05-24 10:11

作者:新母婴店


导读:“母婴店的机会与出路”是我们近几年谈论比较多的话题,也是从业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在新母婴店和一众从业者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会发现说,从产业终局看当前机会与出路,似乎是一个还不错的视角,于是,关于“母婴零售的尽头是什么”的讨论全面展开。


在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2023新渠道大会&增长品类大会”上,南国宝宝总经理刘江文表示,“零售的尽头是整合与自有产品,其中,抱团整合无疑是存量时代最好的出路,自有产品几乎是所有零售企业的终极获利路径。”


连锁化加速,母婴线下零售面临整合节点?


区别于奶粉、童装等品牌的高度集中化,母婴线下零售市场发展至今天,集中度仍相对较低,即使在一个小县城都可能存在一个有着几十家门店的连锁品牌,虽有头部企业在自身品牌优势和资本加持下加速对外整合并购,但整体地域割裂仍然十分明显,全国性连锁的母婴零售商尚未出现,强势区域连锁各自占山为王的现状尚未有较大波动。


然而随着母婴零售连锁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渠道下沉的拐点显现,拓城式的地盘之争进一步加速了母婴门店连锁化时代的到来。至此,从业者开始思考,母婴零售连锁的终局是什么?是关?是扩?是变?还是并?


目前来看,比较合理的一个解释就是关、扩、变都是“并”的铺垫,渠道整合大潮正起。而这得益于头部力量爱婴室、孩子王的先后上市,也离不开更多区域强势连锁的深耕和精进。


事实上,对于刘江文提到的整合这一点,早在2018年就有些许苗头,在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新家庭 新增长·2018中国母婴企业家领袖峰会暨樱桃大赏颁奖盛典”上,乐友创始人兼CEO胡超就提到,“从商业本质去看行业,我们会问行业前几名的市场占有率是多少,我完全认同,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行业前几名市场占比至少要超过10%,但事实上母婴零售头部占有率加起来可能不足5%,因为这个行业特别零散,都是很区域化的,当大家都难以生存时这个行业自然也就开始整合了。”


从“趋势渐显”到“大势所趋”,行业整合只是时间问题。细究之下,其必要性和必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产业竞争势必会从无序走向有序,据不完全统计,经过三年口罩后,当下大大小小的母婴店有15-20万家左右,聚焦在各自所处的区域上,同质化经营、恶性竞争等问题明显,而专业化的行业大整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市场经营;


二是,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整个母婴零售产业链更加畅通。零售行业竞争从未偃旗息鼓,但回归本质,竞争仍旧是围绕着人货场三大要素展开的,通过行业整合,或将引导供应链、人员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而当渠道具备一定的体量后,其溢价能力也能获得极大的提升,为畅通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以上,从现在看未来,渠道整合的关键节点似乎早已来临,“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或成常态。


精耕自有产品,渠道也做起了品牌的生意?


如同超市和美妆连锁都曾走过的路一样,母婴店未来也势必要打造更多自有产品,通过自有产品盈利。究其根本,和当前母婴门店利润空间被日渐压缩不无关系,加之运营成本不断上升、新老电商平台冲击,于是,一众母婴连锁门店开始向自有品牌要增长。


当渠道商做起了品牌方的生意,就相当于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继续做以前的零售的生意,代理、经销或是销售合作品牌,另一条腿则是通过运营自有品牌,打造门店品牌运营矩阵。据刘江文介绍称,南国宝宝打造自有产品,效益得到提升,相较同期翻番。孩子王全渠道营销中心总监周凌昊也表示,从孩子王今年一季度披露的数据来看,差异化供应链实现了不错的增长,其中就涵盖孩子王的自有品牌。

当然,并非所有的母婴零售商都能顺利转型到品牌方,尤其对于小连锁来说,其入局自有品牌的背后仍需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在为自有产品塑造品牌力时,需要耗费巨大的财力和精力,以此来完成自有品牌的前期运营和后期推广,另一方面,自有品牌可能很难在短时间内创造更多的销售渠道和增量,这就意味着,门店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后,有可能还要承担库存积压难以消化的风险。


对此,王子羊母婴连锁创始人杨会臣就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表示,“渠道做渠道专供品、自有品牌的成功率特别小,一方面,门店做自有品牌周转率往往不够;另一方面,很多全渠道品牌会为了全域增长去拆分细分市场,给渠道带来压力。”


综合来看,渠道布局自有产品这条路,有人一路畅通,有人寸步难行,是不是唯一出路,还尚不可知。


6月26-27日,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2023第九届全球母婴大会&团长新势力大会」将在上海高能来袭,来现场,一起探讨母婴零售的终局和未来出路~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