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Arla和DMK合并成欧洲最大乳品合作社

    欧洲两大乳业巨头丹麦Arla Foods与德国DMK集团宣布合并意向,拟组建年营收达190亿欧元的欧洲最大乳品合作社。合并后实体将整合超1.2万名奶农资源,年牛奶处理量超190亿公斤,覆盖从原料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此次合并旨在应对欧洲奶源萎缩挑战,通过互补优势,整合Arla的全球分销网络与DMK的德国市场根基,提升抗风险能力。新公司保留Arla品牌,总部将设在丹麦的 Viby J,由原Arla CEO Peder Tuborgh掌舵,DMK CEO Ingo Müller将加入Arla 执行管理团队,担任合并后整合的执行副总裁。合并协议将于2025年6月提交给合作社代表委员会批准。(公司发布)

    13小时前
  • 伊利启动16亿元生育补贴计划

    4月10日,伊利宣布推出16亿元生育补贴计划,将于2025年4月正式实施,为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600元的生育补贴。除物质补贴外,伊利还提供从孕期到孩子3岁的全周期服务,如孕期健康管理服务、定制化知识服务,以及母婴专家咨询服务等,全方位护航婴幼儿健康成长。

    13小时前
  • 兰特黎斯将向巴西奶酪厂投资4700万欧元

    日前,兰特黎斯巴西分公司计划在当地投资4700万欧元建立一家新的奶酪厂,预计2027年完工。新工厂将每月加工1000万升牛奶,生产1000吨普拉托奶酪,并与现有的马苏里拉奶酪工厂合并。此次投资还包括扩大黄油产能,从每年3600吨提升至10000吨。(ESM)

    13小时前
  • 黄子韬称赌上未来和信誉做卫生巾,已收购一家工厂

    4月9日晚,艺人黄子韬开抖音直播,披露此前官宣涉足卫生巾行业的相关生产进展。直播间内,黄子韬坦言做卫生巾是一份自己会认真坚持的事业,同时为了对品质的强介入管理,黄子韬和团队收购了一家卫生巾工厂,并计划尽快完成行业内首个“透明工厂”的全部升级改造。他还表示,将在4月11日晚,上线5万份卫生巾给大家试用,只需要1分钱,“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反馈,最后将结合大家的反馈,敲定最终版卫生巾。”对于做卫生巾这件事,黄子韬称赌上了一切,“对我们来说是赌上了所有的未来,所有的信誉和所有的一切,我不允许这个事情发生任何不好。”

    13小时前
  • 孩子王携手辛选,开启泛母婴行业新生态

    4月9日,由孩子王与辛选联合主办的泛母婴生态共创大会在南京盛大启幕。孩子王联合创始人兼CEO、乐友国际董事长徐伟宏,孩子王副总裁侍光磊,孩子王助理总裁周震,孩子王商品总监王莉梅,孩子王电商总经理刘浩,辛选头部主播赵梦澈,辛选母婴主播茹小洛,链启未来CEO高叙斌,以及来自母婴童行业的知名品牌、生态伙伴、头部主播及主流媒体等数百位嘉宾,共同探讨行业资源整合与生态创新。孩子王联合创始人兼CEO、乐友国际董事长徐伟宏表示,“链启未来”将聚合双方供应链、电商及产研优势,整合全渠道资源并与直播电商深度融合,为品牌提供共创营销模式,打造高性价比产品与专业服务,推动泛母婴行业向“全域生态”转型,重塑行业生态与消费体验。

    13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对谈五大代理商:行业变革期,代理商如何突围?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1942

( 0 )

( 0 )

( 0 )

2023-10-25 09:56

导读:近日,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2023新渠道大会&增长品类大会」上,母婴行业观察联合创始人刘惠智作为论坛主持人,与成都思创佳儿商贸总经理李乔、金宝乐创始人刘欢、重庆金小丫商贸总经理伍发生、成都倍信佳贸易总经理杨祥、四川纵横通贸易总经理周开伦围绕《代理商的突围之路》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从行业趋势、选品逻辑、代理商的出路等维度分享多年实战干货:


2-2.jpg


今年最深刻的感受


刘惠智:代理商作为链接品牌商和零售的高效桥梁,优秀的代理商不仅是高效的快递员,同时也是优质的服务员。线上聊千遍,不如线下见一面。我们今天有幸邀请几位代理商朋友和大家聊聊最新的认知和思考。首先有请几位嘉宾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从今年初到现在各自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李乔:我是2013年11月份进入母婴行业的,目前公司主要聚焦0—12岁零辅食方面,也在不断完善品牌和品类结构,从零食、辅食到调味品、饮品等,现阶段公司在前端服务的门店有2000多家。


今年整体比较艰难的。一是消费者钱包没钱,以前做活动经常会有大单,现在基本没有了,同时消费者购买任何商品都是先掏出手机比价已经成为了常态。二是随着门店进店率越来越低,奶粉品牌越来越集中,窜货乱价,传统品牌利润降低之后,合作客户对新品类比如零辅食的利润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会对经销商造成一定的压力。


今年看到的比较好的变化,一是在整个川渝市场的零辅食占比和华东市场相比,差距越来越小,整体呈现上涨趋势。二是随着90、00后妈妈的登场,她们对零辅食接受度越来越高。


2-3.jpg

成都思创佳儿商贸总经理 李乔


刘欢:我们最早做的是连锁门店,也做一些门店赋能。公司现在主要经营奶粉、全家营养、网红的日用品,以及长期在做的跨境品牌。这两年,受大环境的影响,我们也在做一些不断的迭代和突破。


2-4.jpg

金宝乐创始人 刘欢


伍发生:我们之前做了近20年的医药市场,2020年开始做母婴行业,接的第一个品牌是纽强。


杨祥:公司成立于2017年年中,2017年底我们又成立了一家电子商务贸易公司,主要做跨境电商,旗下有澳欧惠品母婴。随着行业的发展,我们公司目前主要强化供应链板块,同时也聚焦在营养品板块,其中营养品条码有100多个,涉及到全家营养,无论是婴幼儿、儿童,还是成年、老年人消费人群都有。


我们也提出了两个口号,一是立足母婴,专注全家营养,公司算是少有配置全职注册营养师的。第二是争取做具有专业影响力的母婴营养服务商,目前我们不止是传统代理商的角色,也是做服务商的角色。


周开伦:公司现在经营的品类主要有米粉、营养品、特配粉,童年故事也在做。


选品与选门店的底层逻辑


刘惠智:我们经常说对于代理商除了服务能力之外,选品也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环节。想问一下各位,哪些品类是你们重点在关注,并且觉得未来有潜力加大投入的?选择合作品牌时,你们更关注的指标是什么?


李乔:我们的选品理念是在各个细分领域找头部品牌,诸如零食、调味品、儿童辅食头部品牌有哪些,重点看风评、销量、品牌背景、颜值等。


刘欢:2017年入行时跟随跨境风口去选品,今年成立金宝乐后,选品方式转变为以消费者需求、门店需求为导向,深入了解核心门店意见。


我们在选择合作品牌时,更关注品牌的发展,还有对后期的长远性的服务,以及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样的价值,从经营层面上,是否能够给门店带来专业的赋能,这个品符不符合市场的定位。


伍发生:我们在选品时更注重品牌的医务属性和团队综合能力,是否在踏踏实实做产品。


2-5.jpg

重庆金小丫商贸总经理 伍发生


杨祥:我们选品时看四点:一是渠道管控力,真正想做一个品,渠道管控不到价格会很乱;二是关注效果,功效是我们推进营养调理的重要前提;三是品控,任何一个产品想生存就要有品质;四是产品一定是我们布局的营养品链条所需的。最近很多营养品公司找过来我们都没接,因为我们一直在做1+1>2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公司不存在同品的情况。


周开伦:我的选品逻辑,一是看对方能否长期合作,二是价格的管控是否到位,门店窜货乱价是否有决心拿掉,三是选品是否顺应行业大趋势发展,比如大家都在做的营养品、特配粉均是顺应行业的发展趋势。


刘惠智:总结下来,一是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二是顺应当下时代的需求。我们可以看到当下很多不论是营养品、洗护、特配粉这些细分品类的机会,还是企业自己组织架构的能力,包括对于渠道的赋能、价格的管控也是在迎合行业的发展变化。


接下来,我们一起聊聊选择合作门店时比较看重的点是什么?活得还不错或者相对不错的门店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李乔:其实合作是相互的,客户大小不重要,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在我心目中好的合作伙伴有几个特征,第一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母婴行业,用爱心经营这份事业。第二是在选品过程中,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把消费者的需求、满意度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第三个是能够平衡好和供应商的关系,彼此互利共赢。第四是门店的品类结构非常均衡的,而不是只有传统的奶粉、纸尿裤。第五是母婴店的经营重点依然在母婴这盘生意上的。最后一点是学习,倾听很重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


刘欢:我们想合作的门店是愿意相互交流、愿意去学习的,愿意去共同成长的门店,在今年行业如此卷的情况下,还有一些门店愿意去改变,我是愿意跟他分享、交流的。作为代理商来说,我们不是生产者,也不是销售者,而是作为中间的连接者,大家要相互奔向,相互信任。


伍发生:在选择门店时,一是关注爱学习的门店,不学习肯定会被淘汰;二是规矩意识很强的门店,该你做的事情就做,不该你做的不要做。


杨祥:在选择门店合作上,因为我们是聚焦营养品和聚焦深度调理的,而在走访门店时发现,很多门店想转行或者涉足营养品板块,但是又面临价格、动销的问题,还有要学习上的困难,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与我们合作的门店伙伴一个月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学习,还是很累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选择有意识的门店合作,爱学习的门店,因为有了意识就有了方向目标,学习的相关东西就会跟上,把被动的东西变成主动。


2-6.jpg

成都倍信佳贸易总经理 杨祥


周开伦:因为我们做了特配奶粉、米粉、奶粉、营养品等板块,在门店选择上,以特配粉为例,一是选择有基础量的门店,成长速度快,二是选择意识好的门店。营养品主要做单体店、夫妻店,奶粉、纸尿裤、辅食品类还是以大连锁门店为主。


刘惠智:听下来,就是不断的学习,做的好的门店也都是爱学习的。我也遇到过单店的老板一年学习投入10多万,单店的营收也不错。


代理商的新出路在哪里?


刘惠智:和很多代理商聊起来,说今年代理商太卷了,感觉做代理比做品牌更难。站在现在看未来,大家觉得代理商未来的出路和机会在哪里?和大家分享一下,从李总开始。


李乔:9年前,我刚刚进入四川的时候,对代理商持非常悲观的态度,当时各大电商巨头收了所有大卖场,阿里控股了大润发,京东入股了永辉,苏宁收购了家乐福,打通线上线下最后一公里,当时经销商真的很难,上下都在挤压。


其实今天来看,活着的还活着,死掉的已经死掉了。代理商的角色是要发生重要变化的。很多门店做代理商,很多品牌商在做门店,未来也有可能很多代理商开始做品牌。我觉得市场永远是在变化的,做好自己就永远有出路。代理商存在就有价值,做好自己,把自己的价值更好地赋能给门店,永远不缺机会。


我们做了零辅食的生意,从上而下,从仓库到后勤,再到财务,我们就干一件事情,做好0—12岁的零辅食生意。不管市场怎么变化,中国儿童人口规模2个亿,并随着市场的变化调整策略,调整品牌结构,永远都有生存的机会。


周开伦:只要需求一直存在,代理商就有存在的价值,比如快速将品牌从0做到1、做到10、做到100。


2-7.jpg

四川纵横通贸易总经理 周开伦


刘欢:其实代理商是一个很被动、容易被取代的角色,需要做到厂家和门店做不到的事情,就是代理商存在的意义。在门店运营模式上迭代升级,是代理商未来的新方向、新出路。


伍发生:当下品牌、代理商、门店都在卷,这种情况下产品利润低,没办法做服务、没办法做价值。未来的出路是,必须要做专业,聚焦某一领域不断发力,做深做透。


杨祥:关于代理商出路的问题,我们一定要避免自己成为搬运工角色,警惕“便利店”的标签,同时把专业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比如进行专业培训,配置营养师。未来必然有很多人将会从代理商进阶为服务商,链接好品牌方与市场,帮助门店把生意做好。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代理商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