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微信小店开放保健品类目

    微信小店调整保健食品/膳食营养补充食品等类目的开放政策。保健食品下可定向准入增强免疫、骨骼健康、肠胃养护、缓解疲劳、减肥塑身等十余种功效保健品;普通膳食营养补充食品下可准入蛋白粉、运动营养食品、维生素等十种类目。这是微信小店首次开放保健食品类目,保健品一向是高利润但难监管的争议性类目。小店升级以来,开放了如燕窝、冬虫夏草、药食同源等滋补品,与保健食品在商品结构上有很大相似。不过该类目准入门槛依然较高:仅接受企业主体店铺入驻,申请入驻公司注册资本需高于100万,并且仅支持认证后获得”品牌自营“标识的店铺,且品牌需为保健食品/膳食营养补充食品品牌。此外,品牌需在天猫、抖音、京东等任一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并正常经营。此外,该类目仅允许在微信小店货架售卖,暂不支持通过视频号橱窗推广,不支持直播间/短视频挂车。这意味着,商家想要通过微信售卖,最好的方式是结合“养生+送礼物+推客”,通过社交裂变推广。(亿邦动力)

    5小时前
  • 雀巢健康科学推动牛奶蛋白过敏认知提升

    近日,由雀巢健康科学和新华网联合发起的“中国儿童营养特护计划”在海口举办,聚焦牛奶蛋白过敏防治。雀巢健康科学全球CEO安娜·莫尔表示,牛奶蛋白过敏是全球婴幼儿面临的共同挑战,雀巢在该领域投入多年,形成了成熟的产品与解决方案。雀巢健康科学大中华区业务负责人顾欣鑫强调,科学的医学营养理念是改善牛奶蛋白过敏的关键,雀巢将持续推动相关教育和知识传播,助力中国儿童营养健康。(新华网)

    5小时前
  • 纸尿裤企业婴舒宝今日港交所成功上市

    3月27日,舒宝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Soft International Group Ltd(02569.HK),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舒宝国际此次全球发售2.5亿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167.09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部分获1.02倍认购,最终募资净额约8600万港元。舒宝国际商业模式以ODM为主,自有品牌为辅,旗下已拥有包括主营婴童护理用品的“婴舒宝”、主营女性护理用品的“五月私语”、主营成人失禁用品的“康舒宝”等品牌。公开资料显示,婴舒宝成立于2010年,主要在中国从事个人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开发、生产及销售,专注于欧亚大陆新兴市场的婴童护理类用品,包括俄罗斯、东南亚及哈萨克斯坦斯坦等。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3年的出口值计,婴舒宝是中国出口俄罗斯的第二大婴童护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出口商,市场份额3.7%。

    6小时前
  • 菲仕兰全球CEO称要在华强化下沉

    日前,菲仕兰全球首席执行官范晏德(Jan Derck van Karnebeek)在谈及他近日访问亚洲市场的行程时表示,他在中国市场从低线城市的父母、零售商和经销商那里获得了宝贵见解,凸显了菲仕兰扩大覆盖中国低线市场和影响力的必要性。除了中国市场,他还在此行到访了越南、印尼等地。(小食代)

    6小时前
  • 蒙牛发布2024年报,经营利润达72.6亿元,婴配粉重回增长轨道

    3月26日,蒙牛乳业发布2024年度业绩公告。面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行业周期性调整等多重挑战,蒙牛全面推进“一体两翼”战略,通过一系列精细化管理举措提质增效,全年实现收入886.7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至39.6%,经营利润达72.6亿元,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至8.2%。其中,国内奶粉婴配业务重回增长轨道,“瑞哺恩”实现双位数增长,“悠瑞”紧抓银发经济打造中老年人群专属配方。海外奶粉品牌“贝拉米”不断夯实“澳洲有机奶粉销量第一”地位,并在东南亚市场实现快速增长;奶酪板块完成业务整合,协同发展提质增效,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6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实地走访山东、河南和川渝市场,活得好的母婴店有这几个共性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21497

( 0 )

( 0 )

( 0 )

2023-11-07 10:10

导读:这两年,难是常态,想要活下来,熬得住是关键。在我们密集走访线下市场时会发现,停业闭店习以为常,很多原来人声鼎沸的商品集散市场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变得门可罗雀,遭遇山体滑坡式冲击,不少从业者预测,今年母婴店淘汰率将超30%。


微信图片_20231107100342.png


总结来看,被淘汰的门店大多有两大共性,即思维上路径依赖不变通,行动上死板教条不跟进,很难适应行业新一阶段的发展。与之相对的则是,还有不少的门店在市场及同行都难的大环境下依然势能强劲、做得风生水起,一如母婴行业观察创始人杨德勇所强调的,“独特性、专业化、服务化才是母婴店最强的粘性。”


独特性:跳出行业内卷怪圈,另辟蹊径,做出差异化价值


市场竞争白热化,产品、服务严重同质化,门店利润微薄甚至出现负利......显而易见,这些年线下母婴店早已开启了红海搏杀,形成“千店一面、千店同品”的局面,万千从业者纷纷陷入到内卷的怪圈。


然而,年轻一代的母婴消费者大多已经不再受限于物质条件,随着他们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于那些千篇一律的商品、陈列及销售话术早已失去耐心和兴趣,迫不及待地走向“一人千面”,包括在日常的母婴商品消费上,他们关注产品的创新性和独特性,希望以此满足自身好奇心和追求个性化的需求。


比如山东枣庄的杜爸佑童会、河南商丘的ENZAI恩在全进口母婴体验馆,在多数母婴店还在奶粉品类上“疯狂要量求利润”之时,他们早已将营养品作为门店的主力担当,拿一面墙或者一整个店做营养品的陈列和销售,打破线下门店SKU必须“大而全”的传统,围绕单品类一点打透。


2.png


 专业化:躺赚红利消失,开启从基本功到长期主义的比拼


“现在的宝妈需要专业知识,如果每个老板店长都是儿科医生,每个母婴店都能干好。”郑州小神童孕婴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宝江向我们表示。同时,济南优宝商贸韩小楠也在采访中直言,“行业一旦开始吹逆风,就愈发比拼专业性,不管是代理商、厂家、渠道商都是一样,谁专业谁胜出,谁专业谁能逆风前行。”


正所谓,母婴店不专业无未来,在当下的母婴市场,新一代学习型高知父母懂的越来越多,对专业产品、专业育儿知识有迫切需求和天然信任感,这就意味着,专业性已经成为从业者必须具备且要时刻精进的一大核心能力。尤其是对线下母婴店来说,本就长期以专业导购和优质体验著称,新一阶段势必要更进一步打造自身专业化能力,从基础的专业性产品推荐到整体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再到预防、咨询等相关专业知识的解答与解决,通过专业性加强用户依赖度和忠诚度。


服务化:精耕单客经济,从单一产品销售延展至服务体验


这些年,生育堆积效应逐渐消失、育龄妇女规模急速下滑,最直接的反应即是新生儿人口持续走低,通过单一的商品销售很难带来持续性的复购,与此同时,伴随着单个母婴用户的消费能力和意愿在不断提高,他们也正在从过去奶粉、纸尿裤等刚需品类消费延展至更多体验式、场景化的服务消费。


在我们走访线下渠道时,重庆童话森林全家健康养育中心创始人陈雪娇表示,“服务是当前母婴行业的一大利润增长点。”同时,我们在探店的过程中也发现,母婴服务项目早已成为大多数母婴店的标配,如山东菏泽曹县婴品汇目前除母婴店之外,业务涵盖月嫂、育儿嫂、婴儿游泳、小儿推拿、早幼教、产康等;济宁邹城大力水手更是直接引入了面向全女性群体的美容院。河南市场也是一样,从区域大连锁到县城乡镇的单体店,几乎都已完成服务项目的布局和拓展,如驻马店母爱e百,在驻马店一市九县开设共计70多家母婴店,将产后、儿童摄影、小儿推拿、皮肤管理、家政等服务项目融于其中,做得有声有色。


“有红利时,要会冲浪,没红利时,要会游泳”,尤其是在行业加速集中化的过程中,母婴店想活下去且活得好,势必要高高筑起自己的竞争壁垒,做深独特性、做强专业化、做细服务化,多维发力,或许才能顺利挺进下一年。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