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孩子王上半年营利双增

    8月18日,孩子王发布2025年中报,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利润、现金流三增长,其中营业收入为49.11亿元,同比增长8.64%;归母净利润为1.43亿元,同比增长79.4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9.98亿元,同比增长18.28%。截至上半年,孩子王门店总数超1300家,精选加盟店已开业61家,在建及筹建门店同步推进,合计超200家。2025年孩子王加盟精选店目标500家。

    4小时前
  • a2发布最新财报:营收双位数增长,中国市场份额创新高

    a2牛奶公司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5财年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9.02亿新西兰元,同比增长13.5%;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税后净利润(NPAT)增长21.1%至2.029亿新西兰元。在各区域业务表现方面,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营收增长13.9%;美国地区营收增长22.5%;马陶拉乳业(MVM)营收增长42.7%;澳新地区营收持平。从产品类别看,婴配粉总营收增长9.9%,中标产品营收增长3.3%,英标产品营收增长17.2%,液态奶营收增长14.4%,马陶拉乳业原料营收增长41.9%。

    4小时前
  • 三丽鸥2026财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49.1%

    近日,三丽鸥公布了2026财年第一季度的合并财报(即自然年2025年4月1日-6月30日)。该财季,公司销售额达到430.97亿日元,同比增长49.1%,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实现了37.8%的同比增长,达到141.9亿日元。这得益于其强大的IP打造能力以及海外业务大幅扩张,尤其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地区授权业务成为主要驱动力。


    4小时前
  • a2官宣从蒙牛手中全资收购雅士利新西兰工厂

    8月18日,知名新西兰乳企a2牛奶公司宣布,以总对价约为2.82亿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约12亿元)收购雅士利新西兰乳品有限公司,出售方为蒙牛乳业旗下子公司雅士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该工厂是雅士利的全资子公司首家运营的海外工厂,也是中国企业在新西兰第一家从零开始建设的奶粉工厂。据悉,该交易已获新西兰海外投资办公室(OIO)批准,预计9月1日完成交割。 a2将启动现有两款中文标签注册产品的变更申请,预计耗时最长12个月;第三款中文标签产品注册预计需数年。

    4小时前
  • Arla Foods向巴林工厂投资4亿元

    近日,Arla Foods宣布投资509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4.25亿元)扩建其巴林生产基地,以巩固其在中东和北非(MENA)地区Puck®品牌奶酪玻璃瓶装产品的市场领先地位。该品牌奶酪在该地区广受欢迎,尤其在斋月和开学季需求激增。投资将提升约30%的生产能力。自2019年收购巴林工厂以来,公司持续升级设施,使其成为MENA地区关键生产基地。此次投资包括生产设施和仓库扩建,预计创造20个新就业岗位,并通过安装太阳能板和优化冷却系统降低碳排放。建设将于2025年底启动。(公司发布)

    4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从泥瓦匠到中国首富,诞生在大健康领域的商业传奇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1931

( 0 )

( 0 )

( 0 )

2024-01-02 14:59

导读:10月24日,《2023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发布,钟睒睒、马化腾、黄峥分列百富榜前三位。这其中,69岁的养生堂、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以4500亿的个人财富值第三次成为中国首富。


1704178430342.jpg图源:新闻坊


在中国的企业家群体中,钟睒睒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与马化腾、黄铮、马云相比,他鲜有公开露面,也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在外界看来,这位驰骋商界多年的“中国水王”几乎是消失在了公众视野中,以至于直到如今也有不少网友不清楚他的名字该怎么念。


值得一提的是,从白手起家到打造出万亿商业帝国,钟睒睒的传奇人生始终与“大健康”产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泥瓦匠到龟鳖丸


1954年,钟睒睒出生于浙江一个传统知识分子家庭。小学五年级时,由于特殊原因父母从杭州回到诸暨,他也因此被迫中断了学业。


辍学之后的十余年间,钟睒睒辗转于嘉兴、绍兴等地,做过泥瓦匠,也当过木工。1977年高考恢复,时年23岁的钟睒睒对家人宣布要同妹妹一起参加高考,但由于基础不牢固,钟睒睒连续考了两年,最终均是以20多分的差距名落孙山。


1704178486329.jpg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连续的高考失利,让已近而立的钟睒睒认清了现实,转而选择就读浙江“电大”中文系,后又托家中长辈关系进入浙江广电系统工作,成为了《浙江日报》农村部的一名记者。5年的记者生涯,钟睒睒几乎跑遍了浙江省80多个县市,先后采访了500多位企业家,极大地拓展了自身眼界,同时也为此后创业选择积累了不少的人脉资源。


1988年,随着海南经济特区的建立,“下海潮”快速兴起,钟睒睒毅然辞掉了旱涝保收的记者工作,奔赴海南开启自己的商业历程。不过创业之路远非预想的那般顺利,“海南淘金”期间,钟睒睒最初想过创办私营报纸,很快便因政策原因放弃,后又种过蘑菇、养过对虾、卖过窗帘,能想到的生意几乎都尝试了,但无一不是惨淡收场。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四处碰壁的钟睒睒不久后便赶上了保健品的超级风口。


90年代,我国人均年收入刚刚跨过500美元,虽然解决温饱问题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保健品消费市场已是热潮翻涌,几番考察过后,借着此前做记者时积累的人脉关系,钟晱晱顺利成为了娃哈哈口服液在海南和广西的总代理,正式涉足保健品生意。


成为代理商后,钟晱晱并不安分。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他把海南低价的娃哈哈口服液高价卖到广东湛江,从中赚取差价。这一明显的“窜货”行为显然不能为品牌商所容忍,一来二去,钟睒睒的代理资格被娃哈哈取消。


代理娃哈哈口服液的经历,让钟睒睒看到了保健品行业的巨大潜力。1993年,在海南当地的小吃“龟鳖煲养生堂”的启发下,钟睒睒开始尝试将其做成药丸以切入保健品行业,一番东拼西凑后,他在海口创立了养生堂有限公司,并于不久后推出了养生堂首款保健产品“龟鳖丸”。


1704178523348.jpg

图源:网络


事实上,龟鳖滋补产品并非钟睒睒及养生堂首创,在此之前,马家军的中华鳖精已是红极一时。产品推出后,“养生堂龟鳖丸”在短短一年内便实现热销,钟睒睒收获了人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养生堂品牌也由此在保健品行业站稳脚跟,并一直延续至今。



从养生堂到天然水


1995年,龟鳖滋补赛道“头部品牌”中华鳖精因被媒体曝出生产不合规、成分虚假等问题,旋即暴雷,而这仅仅是彼时安全事件频发、虚假宣传成风的保健品市场缩影之一,伴随着消费者信任危机的出现,保健品行业品牌数量锐减,相关注册企业一度少于1000家。


养生堂也未能在此阶段独善其身,尽管“中华鳖精事件”后钟睒睒曾主动邀请记者来到工厂拍摄、考察,但一系列营销动作均收效甚微。经慎重考虑后,1996年,已过不惑之年的钟睒睒回到杭州,创办了浙江千岛湖养生堂饮用水公司,这也正是后来农夫山泉的前身。


彼时,市场上已经有康师傅、娃哈哈等饮用水巨头,农夫山泉作为新玩家想要出头谈何容易。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钟睒睒选择另辟蹊径,选择摒弃了传统明星代言的硬广告,转而以微电影的情怀来做宣传。“农夫山泉有点甜、”“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做大自然的搬运工”等“营销神作”,皆是出自钟睒睒之手。


1704178606446.jpg

图源:网络


时间来到2000年,一场蓄力已久的饮用水大战终于爆发。据坊间传言,直到农夫山泉新产品发布会前夕,整个公司团队都还没想出能够引爆新品的话题。但一夜过后,出现在新品发布会上的钟睒睒面对媒体宣布:农夫山泉不再生产纯净水,全部生产天然水。


紧随其后的,便是钟睒睒个人及农夫山泉针对纯净水对人体无益的诸多宣传,并先后公布了多项细胞实验、动物实验、植物实验数据用以佐证。


面对火力全开的农夫山泉,彼时占据国内纯净水50%市场、同时也是钟睒睒老东家的娃哈哈终于坐不住,后者联合69家水企,对农夫山泉大规模的口诛笔伐。直到2000年7月9日,新华社发出专家提醒:不宜大量长期饮用纯净水,“纯净水、天然水之争”才逐渐平息。经此一战,农夫山泉品牌快速打响,产品风靡全国。


此后不久,农夫山泉又陆续推出尖叫、茶π等饮料,不断丰富自身的产品矩阵,直至成为如今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国民品牌。


大健康领域的中国首富


2001年,刚刚与老东家结束“纯净水、天然水之争”的钟睒睒,又将商业触角伸进医药领域。其持股98.38%的养生堂,耗资1710万元收购经营不善的万泰生物95%股权。这家成立时间甚至早于养生堂的医药企业,在经过长期的不断易主后,正式成为了后者的下属公司,而这一收购行为,也为日后钟睒睒登顶中国首富填上了最后一块拼图。


2020年,同属养生堂集团的万泰生物与农夫山泉分别登陆A股和港股市场。时至今日,万泰生物市值达664.29亿,其与厦门大学共同研制的2价HPV疫苗已于2022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成为了国内首个获批的宫颈癌疫苗。而农夫山泉已稳居国内瓶装水销量榜首多年,其市值也来到了惊人的5000亿元。


2021年10月27日,钟睒睒力压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以3900亿个人财富荣登中国百富榜榜首,直至今年榜单发布,钟睒睒已三度登顶。


如今回望钟睒睒的“登顶之路”,无论是最初锚定营养保健的养生堂,还是标榜天然水更健康的农夫山泉,亦或是聚焦疫苗业务的万泰生物,其业务布局与商业成功似乎都与“大健康”概念关系密切。这也正应了马云之前所言:下一个中国首富,一定诞生于大健康领域。


而如今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快速觉醒与政策红利的加速释放,作为大健康产业重要分支的营养保健市场规模正在飞速扩张,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预计在2023年底突破3000亿元。


年轻人“朋克养生”风潮的快速兴起,也在推动着众多营养保健品推动产品创新与品牌焕新。如养生堂曾于2022年联合线上线下渠道方打造出“新轻年”等一系列营销活动,同时推出功能糖果等创新剂型产品,不遗余力地推动品牌的“年轻化改造”。


养生堂是否能完成“老树开新花”?营养保健行业还有多少潜力亟待挖掘?2024年1月11日,上海,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专业创造价值 · 2023第九届未来母婴大会暨樱桃大赏年度盛典”重磅来袭,来现场,一起深度探讨营养品市场现状及增长机会。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