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财政部 、税务总局发布公告,明确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具体公告内容如下:一、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二、卫生健康部门与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县级卫生健康部门按规定为申领补贴的人员办理个人所得税免税申报。三、本公告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10小时前
  • 商务部延长欧盟进口乳制品反补贴调查期限

    8月18日,商务部发布2025年第37号公告,公布延长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乳制品反补贴调查期限决定。全文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规定,2024年8月21日,商务部发布2024年第34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乳制品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鉴于本案情况复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商务部决定将本案的调查期限延长至2026年2月21日。

    10小时前
  • 多地商场设立父婴室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北京朝阳大悦城商场将母婴室更改为育婴室,宝妈和宝爸都能用。评论区有网友补充道,北京惠多港购物中心除了母婴室外,还设有专门的“父婴室”。据悉,深圳、上海等地商场也设有“父婴室”。(综合扬子晚报、深圳新闻网等)
    10小时前
  • 淘宝网新增婴童食品及婴童洗护一级类目

    8月20日消息,为了进一步促进淘宝网婴童类商品的规范化发展及精细化运营,淘宝网新增婴童食品及婴童洗护一级类目,并针对原一级类目为奶粉/辅食/营养品/零食进行类目名称变更调整,并拟将《淘宝网保证金管理规范》、《淘宝网食品行业管理规范》、《淘宝网食品类商品争议处理规范》等相关规则进行统一调整。本篇公示通知中涉及的规则调整,自2025年8月18日开始公示,将于8月25日正式生效。

    10小时前
  • 英氏控股旗下忆小口携手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共建“儿童山楂食品研究中心”

    8月12日,英氏控股集团旗下专业高端儿童食品品牌忆小口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在济南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共同成立“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济南)忆小口儿童山楂食品研究中心”。此次双方携手成立“忆小口儿童山楂食品研究中心”,将以推动科技赋能产品创新和产业发展融合为目标,充分发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科研资源,共同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助力“山楂产业多元化发展”,充分挖掘山楂在儿童健康食品领域的营养价值。
    10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转型做母婴营养品?你或许需要重新认识这桩“慢热型生意”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2320

( 0 )

( 0 )

( 0 )

2024-02-28 12:33

作者:营养品情报


导读:“营养品不是突然火起来的,而是没有别的增长点了,才不得不把精力放在营养品上。”


在「母婴行业观察」团队春节前夕走访福建渠道的过程中,有一位品牌商朋友如是说道。回顾2023,受新生儿数量持续下滑影响,奶粉市场竞争加剧,纸尿裤动销乏力,在大盘整体缩水的背景下挑起大梁的营养品,颇有些“临危受命”的悲壮意味。


而在“全民”转型做营养品的热潮中,销售数据飞速增长者有之,经营表现乏善可陈者亦有之。对于身处产业变革期的母婴从业者来说,想要借助母婴营养品完成逆势突围,你或许需要重新认识这桩“慢热型生意”。


认清“慢热属性”


营养品的“慢热属性”,首先体现在消费决策环节。


与奶粉、纸尿裤等一众传统品类相比,营养品的利润优势较为显著,但作为近些年才开始崭露头角的新兴品类,其用户教育仍处在相对初级的阶段,有相当一部分母婴消费者对营养品产品的成分功效、适用情况了解仍存在欠缺,整体消费决策路径较长。同时从品类整体定位来看,营养品相较前两者更像是母婴消费的“可选项”,刚需性相对较弱,用户消费黏性仍亟待培养。


另一方面,营养品的“慢热”还体现在产品效果上。


有别于奶粉、零辅食等婴童食品,绝大多数的营养品需要搭配合理且长期的服用规划,才能逐步展现出其成分功效,短期内消费者对产品作用的感知通常不强,“吃了没效果”“效果不明显”等使用反馈随处可见。综上所述,营养品无疑是母婴产业典型的“慢热型生意”,想要顺利挖掘到营养品品类红利,门店还需从专业性打造与选品等维度入手。


强化“专业属性”


“营养品非强刚需且对专业性的要求更高,所以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才能做好。”三明立婴特贸易总经理刘顺平在走访过程中向我们谈到。


相较于其他品类,营养品的专业知识更为复杂,消费者在门店选购时往往需要店员、导购给出专业性的建议。而在现实的情况中,绝大多数的母婴门店导购并未受过成体系的培训,故只能基于自身的从业经验,采用传统的低价促销、组合销售等方式推荐营养品,面对消费者提出的关于产品主要成分、作用机理、功效预期的相关咨询,或是含糊其辞,或是一味夸大,售出后又未对顾客使用情况进行及时跟踪,最终也只会将营养品生意做成“一锤子买卖”


“有的‘宰客’比较严重的,一次能给用户配一万多甚至两到三万的营养品。”


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在于渠道商本身缺乏打造专业性的能力,同时上游品牌商也未能提供相应的赋能支持。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母婴消费人群中90后、Z世代年轻用户占比的走高,营养品消费高端化、品质化、专业化需求日益凸显,来自消费端的需求转变,已在推动渠道及品牌加速专业化打造。


福州爱婴室副总经理江良生谈到此时表示:“我们今年也设立了专柜,配备了专业营养师。”凯睿海恩CEO苏中原也谈到:“我们的培训师、业务负责人都是公共营养师和健康管理师,公司对此有专项补贴,为的就是力求全流程专业化。”


注重“品质属性”


“营养品的选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产品品质有保障,品控过关。”


尽管热度居高不下,但仍应明确的是,当前母婴营养品行业仍处在“大而散”的状态,其市场集中度远低于奶粉、纸尿裤等成熟品类。据相关的调研数据显示,年营业额低于5000万的营养品品牌占比超过50%,而年营业额超过5亿的头部品牌占比仅为7.4%。较低的市场集中度意味着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但与此同时也容易滋生出产品良莠不齐、品牌鱼龙混杂的市场乱象。


走访福建母婴市场的过程中,某位代理商朋友就此谈到:“有的营养品品牌没有抱着做长久的想法,只看重短期利益,基因上缺乏奶粉企业打造百年品牌、注重价格管控的思维。”


品牌商的“短视”,不仅会导致自身迟迟无法打磨出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会“连累”到代理商/门店出现不必要的客情损伤。因此母婴渠道在做营养品的选品工作时,应从多个维度出发甄选品牌,这其中“品质属性”尤为关键。唯有以优质产品为基础,秉承“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的宗旨经营营养品生意,才能得到新生代父母的信任,进而强化用户与终端门店的粘性,切实挖掘到母婴营养品的品类红利。


转做母婴营养品的滚滚浪潮中,优秀从业者们积累了哪些实战干货?2024年2月29日,福建厦门海沧正元希尔顿逸林酒店,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新渠道大会&增长品类大会”将重磅来袭,来现场,与行业大咖一同探讨母婴营养品经营技巧及发展趋势。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