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飞鹤发布首个中国儿童行为发育AI评估工具

    11月26日,飞鹤携手儿心量表创始人金春华教授,发布首个中国儿童行为发育AI评估工具。据悉,“儿心量表”是中国首个基于本土儿童发育数据自主研发的评估工具,由首都儿科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联合编制。

    16小时前
  • 瑞哺恩发布国宝新IP

    11月25日,由新华社主办的“2025熊猫嘉年华晚会”全网播出。晚会上,蒙牛集团旗下婴幼儿奶粉品牌瑞哺恩,携全新国宝IP形象“瑞瑞”“恩恩”正式亮相,成为全场聚焦的温情焦点。瑞哺恩通过此次国宝IP焕新发布,将“守护国宝”的品牌行动与“守护中国宝宝”的情感使命紧密连结,诠释其“国宝级呵护”的品牌理念。


    16小时前
  • 恒天然下调2025/26产季奶价预测

    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宣布,将2025/26产季的农场奶价区间收窄至每公斤乳固体9-10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35.89-39.88元),并将中点下调至9.5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37.88元)。公司同时上调牛奶收购量预测,从15.25亿公斤乳固体提高至15.45亿公斤。恒天然CEO郝万里(MilesHurrell)表示,新西兰及全球主要产奶国的强劲供给使大宗乳制品价格承压,因此调整奶价预测。尽管如此,恒天然称新预测仍反映稳健的预期,并将继续通过优化产品组合、强化客户关系及风险管理来提升股东回报。(公司发布)

    16小时前
  • 好奇携手世界健康基金会启动全新母婴健康公益项目

    近日,金佰利旗下Huggies®好奇品牌携手世界健康基金会(Project Hope)正式启动了为期两年的“与她同行,为最好的新生呵护”公益项目。项目通过建立早产儿的长期随访工作,关注早产儿出院后到其3岁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及时提供指导和干预,帮助早产儿更好地成长,预计惠及7个省市的150万母婴群体。

    16小时前
  • 2025淘宝双12狂欢节招商规则正式发布

    11月26日,2025年淘宝双12狂欢节招商规则日前正式发布。活动节奏上,现货商品报名时间为2025年11月25日12:00:00至2025年12月10日23:59:59,符合条件的卖家在活动报名入口签署相关协议,设置店铺大促玩法并完成活动商品提报后即视为完成本活动的报名。活动预热时间为12月6日00:00:00至12月7日23:59:59;活动将于12月8日00:00:00至12月12日23:59:59开始正式售卖。2025年淘宝双12狂欢节的活动玩法主要是官方立减。

    16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转型做母婴营养品?你或许需要重新认识这桩“慢热型生意”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2588

( 0 )

( 0 )

( 0 )

2024-02-28 12:33

作者:营养品情报


导读:“营养品不是突然火起来的,而是没有别的增长点了,才不得不把精力放在营养品上。”


在「母婴行业观察」团队春节前夕走访福建渠道的过程中,有一位品牌商朋友如是说道。回顾2023,受新生儿数量持续下滑影响,奶粉市场竞争加剧,纸尿裤动销乏力,在大盘整体缩水的背景下挑起大梁的营养品,颇有些“临危受命”的悲壮意味。


而在“全民”转型做营养品的热潮中,销售数据飞速增长者有之,经营表现乏善可陈者亦有之。对于身处产业变革期的母婴从业者来说,想要借助母婴营养品完成逆势突围,你或许需要重新认识这桩“慢热型生意”。


认清“慢热属性”


营养品的“慢热属性”,首先体现在消费决策环节。


与奶粉、纸尿裤等一众传统品类相比,营养品的利润优势较为显著,但作为近些年才开始崭露头角的新兴品类,其用户教育仍处在相对初级的阶段,有相当一部分母婴消费者对营养品产品的成分功效、适用情况了解仍存在欠缺,整体消费决策路径较长。同时从品类整体定位来看,营养品相较前两者更像是母婴消费的“可选项”,刚需性相对较弱,用户消费黏性仍亟待培养。


另一方面,营养品的“慢热”还体现在产品效果上。


有别于奶粉、零辅食等婴童食品,绝大多数的营养品需要搭配合理且长期的服用规划,才能逐步展现出其成分功效,短期内消费者对产品作用的感知通常不强,“吃了没效果”“效果不明显”等使用反馈随处可见。综上所述,营养品无疑是母婴产业典型的“慢热型生意”,想要顺利挖掘到营养品品类红利,门店还需从专业性打造与选品等维度入手。


强化“专业属性”


“营养品非强刚需且对专业性的要求更高,所以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才能做好。”三明立婴特贸易总经理刘顺平在走访过程中向我们谈到。


相较于其他品类,营养品的专业知识更为复杂,消费者在门店选购时往往需要店员、导购给出专业性的建议。而在现实的情况中,绝大多数的母婴门店导购并未受过成体系的培训,故只能基于自身的从业经验,采用传统的低价促销、组合销售等方式推荐营养品,面对消费者提出的关于产品主要成分、作用机理、功效预期的相关咨询,或是含糊其辞,或是一味夸大,售出后又未对顾客使用情况进行及时跟踪,最终也只会将营养品生意做成“一锤子买卖”


“有的‘宰客’比较严重的,一次能给用户配一万多甚至两到三万的营养品。”


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在于渠道商本身缺乏打造专业性的能力,同时上游品牌商也未能提供相应的赋能支持。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母婴消费人群中90后、Z世代年轻用户占比的走高,营养品消费高端化、品质化、专业化需求日益凸显,来自消费端的需求转变,已在推动渠道及品牌加速专业化打造。


福州爱婴室副总经理江良生谈到此时表示:“我们今年也设立了专柜,配备了专业营养师。”凯睿海恩CEO苏中原也谈到:“我们的培训师、业务负责人都是公共营养师和健康管理师,公司对此有专项补贴,为的就是力求全流程专业化。”


注重“品质属性”


“营养品的选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产品品质有保障,品控过关。”


尽管热度居高不下,但仍应明确的是,当前母婴营养品行业仍处在“大而散”的状态,其市场集中度远低于奶粉、纸尿裤等成熟品类。据相关的调研数据显示,年营业额低于5000万的营养品品牌占比超过50%,而年营业额超过5亿的头部品牌占比仅为7.4%。较低的市场集中度意味着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但与此同时也容易滋生出产品良莠不齐、品牌鱼龙混杂的市场乱象。


走访福建母婴市场的过程中,某位代理商朋友就此谈到:“有的营养品品牌没有抱着做长久的想法,只看重短期利益,基因上缺乏奶粉企业打造百年品牌、注重价格管控的思维。”


品牌商的“短视”,不仅会导致自身迟迟无法打磨出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会“连累”到代理商/门店出现不必要的客情损伤。因此母婴渠道在做营养品的选品工作时,应从多个维度出发甄选品牌,这其中“品质属性”尤为关键。唯有以优质产品为基础,秉承“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的宗旨经营营养品生意,才能得到新生代父母的信任,进而强化用户与终端门店的粘性,切实挖掘到母婴营养品的品类红利。


转做母婴营养品的滚滚浪潮中,优秀从业者们积累了哪些实战干货?2024年2月29日,福建厦门海沧正元希尔顿逸林酒店,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新渠道大会&增长品类大会”将重磅来袭,来现场,与行业大咖一同探讨母婴营养品经营技巧及发展趋势。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