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微信小店开放保健品类目

    微信小店调整保健食品/膳食营养补充食品等类目的开放政策。保健食品下可定向准入增强免疫、骨骼健康、肠胃养护、缓解疲劳、减肥塑身等十余种功效保健品;普通膳食营养补充食品下可准入蛋白粉、运动营养食品、维生素等十种类目。这是微信小店首次开放保健食品类目,保健品一向是高利润但难监管的争议性类目。小店升级以来,开放了如燕窝、冬虫夏草、药食同源等滋补品,与保健食品在商品结构上有很大相似。不过该类目准入门槛依然较高:仅接受企业主体店铺入驻,申请入驻公司注册资本需高于100万,并且仅支持认证后获得”品牌自营“标识的店铺,且品牌需为保健食品/膳食营养补充食品品牌。此外,品牌需在天猫、抖音、京东等任一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并正常经营。此外,该类目仅允许在微信小店货架售卖,暂不支持通过视频号橱窗推广,不支持直播间/短视频挂车。这意味着,商家想要通过微信售卖,最好的方式是结合“养生+送礼物+推客”,通过社交裂变推广。(亿邦动力)

    7小时前
  • 雀巢健康科学推动牛奶蛋白过敏认知提升

    近日,由雀巢健康科学和新华网联合发起的“中国儿童营养特护计划”在海口举办,聚焦牛奶蛋白过敏防治。雀巢健康科学全球CEO安娜·莫尔表示,牛奶蛋白过敏是全球婴幼儿面临的共同挑战,雀巢在该领域投入多年,形成了成熟的产品与解决方案。雀巢健康科学大中华区业务负责人顾欣鑫强调,科学的医学营养理念是改善牛奶蛋白过敏的关键,雀巢将持续推动相关教育和知识传播,助力中国儿童营养健康。(新华网)

    7小时前
  • 纸尿裤企业婴舒宝今日港交所成功上市

    3月27日,舒宝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Soft International Group Ltd(02569.HK),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舒宝国际此次全球发售2.5亿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167.09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部分获1.02倍认购,最终募资净额约8600万港元。舒宝国际商业模式以ODM为主,自有品牌为辅,旗下已拥有包括主营婴童护理用品的“婴舒宝”、主营女性护理用品的“五月私语”、主营成人失禁用品的“康舒宝”等品牌。公开资料显示,婴舒宝成立于2010年,主要在中国从事个人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开发、生产及销售,专注于欧亚大陆新兴市场的婴童护理类用品,包括俄罗斯、东南亚及哈萨克斯坦斯坦等。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3年的出口值计,婴舒宝是中国出口俄罗斯的第二大婴童护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出口商,市场份额3.7%。

    7小时前
  • 菲仕兰全球CEO称要在华强化下沉

    日前,菲仕兰全球首席执行官范晏德(Jan Derck van Karnebeek)在谈及他近日访问亚洲市场的行程时表示,他在中国市场从低线城市的父母、零售商和经销商那里获得了宝贵见解,凸显了菲仕兰扩大覆盖中国低线市场和影响力的必要性。除了中国市场,他还在此行到访了越南、印尼等地。(小食代)

    7小时前
  • 蒙牛发布2024年报,经营利润达72.6亿元,婴配粉重回增长轨道

    3月26日,蒙牛乳业发布2024年度业绩公告。面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行业周期性调整等多重挑战,蒙牛全面推进“一体两翼”战略,通过一系列精细化管理举措提质增效,全年实现收入886.7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至39.6%,经营利润达72.6亿元,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至8.2%。其中,国内奶粉婴配业务重回增长轨道,“瑞哺恩”实现双位数增长,“悠瑞”紧抓银发经济打造中老年人群专属配方。海外奶粉品牌“贝拉米”不断夯实“澳洲有机奶粉销量第一”地位,并在东南亚市场实现快速增长;奶酪板块完成业务整合,协同发展提质增效,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7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五人死亡,近百人住院,小林制药保健产品不“保健”也不“保命”?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2895

( 0 )

( 0 )

( 0 )

2024-04-02 10:42

作者:营养品情报


导读:原本用来促进身体健康的保健品,不料成了导致消费者生病甚至死亡的元凶......


事态加剧

死亡人数增加至5人


3月2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就服用日本小林制药公司生产的红区胆固醇颗粒等产品致消费者死亡一事,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应立即停止服用相关产品,积极配合召回。


据日本朝日电视台相关报道,截至3月29日,已有5名服用小林制药日本消费者死亡,此外,还有93人因相同原因正在接受住院治疗。


6·1.png

图源: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


在此之前,小林制药公司曾于22日宣布因有消费者服用该公司含红曲成分保健品后出现肾脏疾病等健康问题,决定紧急召回3款含红曲成分的保健品。26日,1名消费者连续3年服用相关产品后死亡,此后相关死亡人数逐渐增加。


日本国民级品牌“翻车”,引起国内外消费者的轩然大波,随着事态的不断发酵,27日,小林制药在官网上发布公告,对日本国内消费者将根据商品种类和数量进行赔偿。


28日,小林制药(中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小林制药株式会社召回的三款产品中只有红曲胆固醇颗粒60粒包装这款产品,通过官方跨境电商平台销售了7195份,目前这款产品已经下架。已购买的消费者无论通过何种渠道购买含有红曲原料的相关保健品的消费者,都可以凭产品实物进行退货退款。


日本百年药企

保健品业务前景渺茫


纵观小林制药的发家史,从批发零售到转型为药品研发与生产,虽经历了日本经济衰退的寒冬,却依然通过“小池塘里养大鱼”的策略,在众多医药品牌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2023年,小林制药销售额来到1734.55亿日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时企业利润达257.8亿日元,实现连续26年增长。


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日本医药巨头,小林制药的保健品在国内消费市场的存在感并不算太高,其在国内热销的产品主要有一次性使用怀炉系列“暖宝宝”、退热冷贴系列“冰宝贴”、芳香剂系列“爽花蕾”及“香居源”等。


不过,小林制药近段时间在中国市场也有新的业务布局动作。据天眼查App显示,小林制药(中国)有限公司在2024年2月的工商变更中新增了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药品批发、药品零售、药品进出口等业务。这意味着小林制药正在扩展其在中国的保健品业务,但此次保健品致死事件,无疑给小林制药的保健品业务带来致命打击。


6·2.png

图源:CCTV国际时讯


业内猜测此次召回事件可能会使这家拥有近140年历史的制药厂商从此退出营养补充剂保健品市场。


市值蒸发900亿

老牌企业“翻车”影响有多大?


据日本共同社27日报道,在日本厚生劳动省26日对小林制药公司进行的听证会中,小林制药公司方面报告称,小林制药累跌近20%,总市值较3月22日收盘蒸发超900亿日元。


据公开资料显示,小林制药公司在2023年共生产约18.5吨红曲原料,其中约2.4吨为该公司生产保健品自行使用,余下的约16.1吨被销售给其他企业。相关人士表示,小林制药可能在信息披露环节上存在问题,未能及时向公众和监管部门通报产品的安全问题。


这不由让人联想到不久前曾因销售不合格碳酸钙D3产品被开除1.34天价罚单的朗迪制药,原料层面而此番小林制药风波,同样不仅会影响到国内外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任度,更会牵涉到日本药妆店,以至于影响到花王、资生堂等等日本品牌的企业形象。


目前,小林制药公司称,出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产品混入此前“意想不到”的来自霉菌的成分,但尚未弄清具体原因。在等待调查结果的同时,此次事件所反映出的行业安全问题也给了相关从业者巨大的警示,而老牌企业的“翻车”,会给整个行业带来哪些深远影响,犹未可知。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