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婴幼儿专用饮用天然水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近日,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牵头起草的《婴幼儿专用饮用天然水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进一步明确界定了婴幼儿专用饮用水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感官指标、矿物质含量、微生物限量、包装与运输存储规范。据悉,伊利金领冠等参与标准起草制定。

    2天前
  • 京东物流拟从京东集团收购本地即时配送业务全资子公司

    京东物流发布公告称,将以2.7亿美元从京东集团收购从事本地即时配送业务的全资子公司,此次收购将有助于京东物流加强“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拓展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及服务组合,补充现有产品矩阵及业务版图,从而使企业能更好地整合资源以提升其履约能力、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助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2天前
  • 疯狂小杨哥或将在近日复播

    据媒体消息,疯狂小杨哥在停播一年后即将复播,重新开启直播带货。据悉,2024年9月,小杨哥因“香港美诚月饼”虚假宣传事件停播,所属公司三只羊网络被罚款6894.95万元。2025年3月,合肥市联合调查组通报显示,三只羊公司足额缴纳罚没款,累计赔付消费者,89项整改措施通过验收,具备恢复经营条件。(鞭牛士)

    2天前
  • 强生爽身粉案迎来最新进展

    当地时间10月7日,美国洛杉矶县法院一陪审团裁定,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须向一名死于间皮瘤的女性的家属支付9.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8亿元)赔偿金,认定其滑石粉产品致癌,公司应承担相应责任。这是针对强生爽身粉产品致癌指控的最新一宗判决。早前,美国强生公司(J&J)2023年4月4日发表声明称,计划在未来25年内支付89亿美元赔款,以解决针对其婴儿爽身粉及其他含有滑石粉产品涉嫌致癌的相关索赔。该公司曾于2022年8月发表声明称,于2023年在全球范围内停止销售用滑石粉制成的婴儿爽身粉。


    2天前
  • 耐克CEO称公司扭亏为盈计划初显成效

    耐克CEO Elliott Hill周一表示,公司的扭亏为盈计划已初显成效,但要恢复盈利增长仍需一段时间。至于被问及预期能够恢复中、高个位数的收入增长和强劲的利润率时,Hill承认需要时间,但他表示,公司有实现该目标的途径。(财联社)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中小母婴连锁卷入渠道整合潮,是“主动迎合”还是“被逼无奈”?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2050

( 0 )

( 0 )

( 0 )

2024-04-17 10:17

导读:近两年,头部母婴连锁动作不断,一系列并购整合事件频频上演。先有爱婴室收购贝贝熊,后有孩子王收购乐友65%的股份,与此同时,区域头部连锁也同步跟进,比如孕婴世界积极整合当地实力连锁,南国宝宝则联合山东婴贝儿、贵州婴之坊、江西豆豆、广东多爱一婴、广西多爱等区域知名连锁共创海南宝贝天下。此外,123专业母婴、绿臣贸易和妈仔谷也达成战略合作,意图通过联合打造区域连锁品牌。


目前来看,渠道整合已然成为母婴零售行业热词,这一趋势不仅改变了线下渠道的竞争格局,也为中小母婴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头部母婴连锁整合浪潮的全面提速,市场资源进一步向大型连锁集中,中小母婴连锁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等待他们的似乎只剩下主动迎合抱团或被动退出两条路径。


那么,来势汹汹的母婴渠道整合潮对于中小连锁来说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单打独斗难生存?


据新母婴店调研数据显示,近五成从业者认为2023年母婴店淘汰率在30%以上,甚至有从业者预测,2023年母婴门店从大约25万家减少至12万家,2024年可能只留存8万家。


毋庸置疑,在市场持续萎缩、大连锁加速并购整合争夺市占率的双重压力下,中小母婴连锁若仅凭自身单一力量谋生恐难以为继。细究之下,目前中小连锁的生存困境或来自以下原因:


一是进货成本高,价格不占优势。头部连锁凭借庞大的门店数量和采购规模,在和品牌拿货谈判时,在价格上通常更有优势,能获得较低的进货成本及较高的利润空间,但中小连锁由于采购数量有限,往往难以享受与大连锁同等的采购价格优惠,这导致它们在价格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二是门店规模相对较小,难以成为优质品牌首选。大连锁除了在进货成本上更具优势外,他们还能依靠门店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吸引优质品牌主动与其合作,从而为其门店提供丰富的产品选择。而中小连锁由于规模较小、影响力较低,在与品牌对峙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难以得到知名品牌的青睐。在新母婴店走访广州市场时,就有一代理商表示:“部分母婴店的整合其实是被品牌商逼的,因为中小连锁的规模和体量较小,一般难以承接品牌的需求,所以才去做整合。”


三是管理机制僵化,难以适应市场变革。相较中小连锁,大连锁拥有更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专业运营团队,无论是商品陈列、促销活动还是售后服务,大连锁都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标准化、专业化的服务。反观中小连锁由于成本、资源、管理水平等因素限制,在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上难与大连锁相抗衡。


抱团取暖或是大势所趋?


面对种种不利因素,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小母婴连锁该何去何从?


从现状来看,中小连锁走出困局最佳方式或在于顺应渠道整合大潮,或是提升自己综合实力,被大连锁收购;或是抱团求生,与当地关系较好的中小连锁主动联手运作品牌,做大做强。在走访线下渠道时,湛江一代理商就曾和新母婴店反映说:“在服务门店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许多单体门店也在积极主动地寻求联合,比如联合起来去和品牌拿货,拿完货再各自售卖。”


事实上,头部母婴连锁并购扩张的本质并非要优化掉中小连锁,长远来看,这对于促进线下母婴零售行业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一方面被收购的中小连锁可以得到大连锁机构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扶持,帮助中小连锁扩大市场规模,使其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中小母婴连锁向头部连锁品牌靠拢,也有利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帮助货品供应、库存商品、数字化使用、人员管理等一系列运营流程更加规范化整合。


总体而言,对于销量、利润均进入低增长甚至负增长的线下母婴零售行业来说,头部母婴连锁提出的并购整合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当前线下母婴零售经营效率低下的瓶颈,中小连锁也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将当前的危机转化为发展契机,努力在线下母婴零售市场中开创新局面。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