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中国玩具3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长6.4%

    3月,中国玩具(不含游戏)出口额为30.0亿美元,同比增长6.4%;1-3月,中国玩具(不含游戏)出口额累计为80.0亿美元,同比下降5.3% 。按海关编码统计,95030089(未列名玩具及模型)编码下产品出口额最高,为15.9亿美元,同比增长0.8%;95030021(玩具动物)编码下产品出口额为3.0亿美元,同比增长37.5%,增幅最大。


    1天前
  • 舒比奇中国婴幼儿专业敏感肌纸尿裤新品上市

    近日,英氏控股集团旗下高端婴童品牌舒比奇于长沙盛大举办 “中国婴幼儿专业敏感肌纸尿裤上市发布会”,旗下中国婴幼儿专业敏感肌纸尿裤亮相的同时,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归口、舒比奇牵头起草的《医敏特护婴儿纸尿裤》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据悉,该标准首次明确界定 “适用于敏感肌肤婴幼儿护理的婴儿纸尿裤、纸尿片、纸尿垫”,在基础性能、微生物指标、产品卫生安全指标等核心指标上,均远超行业现行标准,为产品安全性筑牢坚实背书。

    1天前
  • 孩子王发布化妆品类成分抽检规范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打造安全可信的购物环境,孩子王制定并发布《化妆品类成分一致性抽检规范》,委托国家认证的第三方质检机构每月匿名在孩子王平台购买样品抽检,履行商品监督管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守护消费者的美丽与健康。4月全球购例行神秘抽检已完成,检测结果确认“对照品与样品一致”。



    1天前
  • 好奇品牌母公司金佰利发布2025Q1财报

    4月22日,好奇品牌母公司金佰利(Kimberly-Clark)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的业绩报告。报告期内,金佰利的净销售额为48.4亿美元,营业利润则为7.69亿美元。从业务划分来看,2025年金佰利对业务部门重新作出了规划,从过去的个人护理、生活用纸、K-C专业业务,改为了国际个人护理业务(International Personal Care)、国际家庭护理与专业协会(International Family Care & Professional)、北美业务(North America )三大板块。


    1天前
  • 泡泡玛特:第一季度整体收益同比增长165%-170%

    泡泡玛特发布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整体收益(未经审核)较2024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165%-170%,其中中国收益同比增长95%-100%,海外收益同比增长475%-480%。中国各渠道收益同比增长分别为线下渠道85%-90%,线上渠道140%-145%。海外各区域收益同比增长分别为亚太345%-350%,美洲895%-900%,欧洲600%-605%。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一度逼近健合、汤臣倍健营收规模,“开局即巅峰”的西王食品还能否重整旗鼓?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1618

( 0 )

( 0 )

( 0 )

2024-04-24 10:12

导读:2024年1月30日,西王食品披露2023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300万元至2500万元,尽管相较于上年-6.19亿元的净利润表现,企业亏损已大幅收窄,但西王食品似乎仍未能走出业绩提振困难的窘境。


1713924236453.jpg


增长阴影下,西王食品也曾尝试通过收并购的方式跨界求生。2016年,西王食品砸下超50亿元巨资收购加拿大运动保健品公司Kerr,由此正式切入营养保健品领域。然而近8年过后,被寄予厚望的运动营养品业务发展似乎并不及预期,面对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环境,这位昔日的“玉米油之王”将何去何从?


从小村落到“玉米油城”

西王食品的崛起之路


1992年,山东邹平西王村村民委员会筹资十万元,以西王福利油棉厂、建材门市部等为主体组建成立了邹平县西王实业总公司,此即西王食品母公司西王集团的前身。


后来,花费了五十余万元买到玉米淀粉质造甘油专利的村支部书记王勇,成为了西王集团的董事长,而山东省邹平市韩店镇的西王村这个曾名不见经传的小村,也逐渐成为闻名全国的“玉米油城”。


2009年,曾长期为金龙鱼、福临门等食用油巨头提供代工服务的西王食品,率先在业内推出了小包装食用油产品,并通过邀请明星代言、投放媒体广告等方式,一步步将这个诞生自农村的粮油企业,打造成消费者熟知的中国玉米油第一品牌,其产品还远销亚、欧、非的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2011年2月23日,“西王食品”正式登陆挂牌深交所,其背后的西王集团,也成长为了涵盖玉米深加工、特钢、物流、金融等多个领域的巨型企业。


但在一片繁荣热闹之下,危机同样存在。受我国居民饮食习惯的原因及玉米油深加工农副产品属性的影响,玉米油在我国食用油市场的占有率仅在10%左右,其市场规模仅为百亿量级。坐拥玉米油品类30%市场份额的西王食品,依然要面临市场容量较小、发展相对受限的问题。


一番研讨下,西王食品将目光投向了前景无限的大健康产业。


为跨界豪掷数十亿

不料遭遇开局即巅峰


2016年10月,西王食品斥资人民币51.65亿元收购了加拿大运动保健品公司Kerr,顺利跨界至大健康赛道。


西王食品收购的保健品公司Kerr在北美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该企业旗下共有四个品牌及十余条产品线,如Muscle Tech 和 Six Star聚焦在运动营养品领域,而Hydroxycut 和 Purely Inspired主要生产减肥产品。


这一“蛇吞象”式收购,曾一度大幅抬高了西王食品的股价,且由于保健品业务并入财报的关系,企业销售额与毛利率显著增长。据前瞻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西王食品已跃居国内保健品企业营收排名第三位,仅次于健合集团和汤臣倍健。


1713924492647.jpg



然而在美好的开局过后,西王食品的保健品业务并未能摆脱“高开低走”的噩运,在2018年的企业年报中,尽管营收与利润指标仍有显著增长,但同比增速已经开始放缓,西王食品的发展疲态,也就此开始逐渐显露。


直至2019年,西王食品因Kerr计提商誉减值损失实现净利润大额亏损7.52亿元,并在此后长期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泥沼中。


后疫情时代,大众的健康意识普遍觉醒。可为何 “主业维稳,副业加持”的商业战略,并没有让西王食品收获预期增长?


“蛇吞象”债务埋雷

一代“油王”能否驰骋双赛道?


实际上,西王食品将产业从食用油拓宽到营养保健品,就已然是其在食用油赛道逐渐失去主导地位的破局之举。


一方面,受食用油商品涨价影响,2022年我国人均年食用油消费量首次出现下滑,消费者对食用油的需求由“多油”向“好油”转变。价格升高、需求减少的恶性循环使得行业情势陷入低迷。


除了变幻莫测的大环境,食用油赛道逐渐饱和、益海嘉里等强劲对手的不断涌现,无疑给西王食品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据Chnbrand发布的2023年中国品牌力指数SM(C-BPI®)品牌排名可见,金龙鱼已连续十一年位居榜首,而长寿花、厨邦等新品牌也势头凶猛,西王则位居第七名。


而此次“大手笔”的收购背后,公司也承担了巨额债务负担。据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西王食品收购Kerr公司时的资产总额为22.18亿元,收购价格高于西王食品资产规模的两倍之多。收购令西王食品资产负债率猛升,从2015年22%的负债率飙升至2016年的69.5%。


内卷不利只好向外突围。然而,负债收购的Kerr公司不仅在国内市场未见亮眼成绩,海外市场的营收也在5年中减少了6.64亿元。


究其原因,西王食品虽拥有Muscle Tech和Six Star强势品牌,但这些品牌还只局限于运动营养的版块,亟待破圈。同时随着更多海外品牌不断涌入,康比特等国产运动营养品牌的崛起,运动营养保健品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西王食品旗下“蓝帽子”产品的长期缺位,更是加重了品牌开拓国内市场的困难度。


2024年4月1日,西王食品在答记者问中回应,目前公司肌肉科技(Muscle Tech)等运动营养和体重管理产品主要以电商销售为主。「营养品情报」在京东、淘宝两平台搜索发现,Muscle Tech在两平台均有官方旗舰店,Six Star则未见品牌入驻,多为第三方店铺在售。而在京东平台“运动类蛋白粉“排行榜中,Muscle Tech的一款增肌粉位列榜单第六名,其余旗下品牌皆未进入榜单。除此之外,在进入品牌旗舰店后所显示的详情页中并未有任何与“西王食品”相关的信息。


图片


后疫情时代,生命健康成为全球讨论的重大议题,加入大健康产业必然是明智之举。西王食品能否另辟蹊径,转危为安,让这个老牌企业走上新路?值得我们期待。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