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Arla和DMK合并成欧洲最大乳品合作社

    欧洲两大乳业巨头丹麦Arla Foods与德国DMK集团宣布合并意向,拟组建年营收达190亿欧元的欧洲最大乳品合作社。合并后实体将整合超1.2万名奶农资源,年牛奶处理量超190亿公斤,覆盖从原料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此次合并旨在应对欧洲奶源萎缩挑战,通过互补优势,整合Arla的全球分销网络与DMK的德国市场根基,提升抗风险能力。新公司保留Arla品牌,总部将设在丹麦的 Viby J,由原Arla CEO Peder Tuborgh掌舵,DMK CEO Ingo Müller将加入Arla 执行管理团队,担任合并后整合的执行副总裁。合并协议将于2025年6月提交给合作社代表委员会批准。(公司发布)

    7小时前
  • 伊利启动16亿元生育补贴计划

    4月10日,伊利宣布推出16亿元生育补贴计划,将于2025年4月正式实施,为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600元的生育补贴。除物质补贴外,伊利还提供从孕期到孩子3岁的全周期服务,如孕期健康管理服务、定制化知识服务,以及母婴专家咨询服务等,全方位护航婴幼儿健康成长。

    7小时前
  • 兰特黎斯将向巴西奶酪厂投资4700万欧元

    日前,兰特黎斯巴西分公司计划在当地投资4700万欧元建立一家新的奶酪厂,预计2027年完工。新工厂将每月加工1000万升牛奶,生产1000吨普拉托奶酪,并与现有的马苏里拉奶酪工厂合并。此次投资还包括扩大黄油产能,从每年3600吨提升至10000吨。(ESM)

    7小时前
  • 黄子韬称赌上未来和信誉做卫生巾,已收购一家工厂

    4月9日晚,艺人黄子韬开抖音直播,披露此前官宣涉足卫生巾行业的相关生产进展。直播间内,黄子韬坦言做卫生巾是一份自己会认真坚持的事业,同时为了对品质的强介入管理,黄子韬和团队收购了一家卫生巾工厂,并计划尽快完成行业内首个“透明工厂”的全部升级改造。他还表示,将在4月11日晚,上线5万份卫生巾给大家试用,只需要1分钱,“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反馈,最后将结合大家的反馈,敲定最终版卫生巾。”对于做卫生巾这件事,黄子韬称赌上了一切,“对我们来说是赌上了所有的未来,所有的信誉和所有的一切,我不允许这个事情发生任何不好。”

    7小时前
  • 孩子王携手辛选,开启泛母婴行业新生态

    4月9日,由孩子王与辛选联合主办的泛母婴生态共创大会在南京盛大启幕。孩子王联合创始人兼CEO、乐友国际董事长徐伟宏,孩子王副总裁侍光磊,孩子王助理总裁周震,孩子王商品总监王莉梅,孩子王电商总经理刘浩,辛选头部主播赵梦澈,辛选母婴主播茹小洛,链启未来CEO高叙斌,以及来自母婴童行业的知名品牌、生态伙伴、头部主播及主流媒体等数百位嘉宾,共同探讨行业资源整合与生态创新。孩子王联合创始人兼CEO、乐友国际董事长徐伟宏表示,“链启未来”将聚合双方供应链、电商及产研优势,整合全渠道资源并与直播电商深度融合,为品牌提供共创营销模式,打造高性价比产品与专业服务,推动泛母婴行业向“全域生态”转型,重塑行业生态与消费体验。

    7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营养品有今天要感谢奶粉?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1296

( 0 )

( 0 )

( 0 )

2024-09-04 10:56

导读:从一盘凉菜变成主菜,营养品爆火背后既得益于品牌的发力,又离不开渠道的推动,同时,还有这样的一个论断被反复提及,即“营养品有今天要感谢奶粉”。


这是客观事实还是主观臆断?从业者大多都有自己的体感和判断,今天我们尝试从用户侧和渠道端两个维度展开探讨。


用户需求:

从硬刚需到真痛点,精致喂养成为流行


奶粉如今已是绝对刚需,这一点毋庸置疑,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带来育儿理念的升级和购买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中国母乳喂养率持续偏低,在国家、市场、品牌厂家的共同推动和心智教育下,婴配粉才得以成为养娃标配。


发展到今天,伴随着新生用户精致喂养意识全面觉醒,年轻一代父母对于宝宝口粮的选购需求已经不局限在奶粉这单一品类,而是对兼具高端品质、科学配方、营养含量、功效成分的婴童食品均表达出旺盛的需求和明显的兴趣。


与此同时,聚焦婴幼儿后的中大童群体的营养补充需求,他们开始呼唤更多优质产品供给,同属婴童食品,从辅助补充到单独进补,用户对于营养品各细分品类的消费心智和需求日渐成熟,营养品逐渐成为继奶粉之后的另一高频消费品类。


具体到婴童功能需求上,比如长高、防敏、益智、视力保护、口腔健康、肠道呵护、健脾消食等极度细分且多元,因而,相较于奶粉,从人群延展、功能聚焦、成分升级、剂型创新等各个方面做延展,营养品能给予用户更细致、更全面的养育呵护。


渠道经营:

从压舱石到新引擎,利润决定长期价值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奶粉是母婴店的压舱石,是代理商的生意大头,几乎很少有从业者会选择放弃风头正劲且利润可观的奶粉去做其他“边缘品类”,但这两年,通货奶粉无利可赚、窜货乱价肆无忌惮、价格竞争残酷激增,越来越多的从业者直观感受到很难靠奶粉赚到钱,“赔本赚吆喝”似乎也成为线下渠道经营奶粉品类的普遍现状。


如果奶粉不行了,接下来还能向哪个品类要利润要增长?对于母婴消费者来说,什么需求愈发外显且十分高涨?放眼整个母婴行业,哪个品类保持持续高增长态势?诸多的问题都指向一个答案——营养品。


其一,相较奶粉,营养品所服务顾客的周期更长,从0-3岁奶粉核心用户可向后拓展至儿童、青少年群体甚至是整个母婴家庭成员;其二,从利润补充进阶为利润担当,补齐现阶段因奶粉利润走低门店所需的利润缺口。也因此,现在有不少从业者直言,“奶粉是渠道触达母婴消费者的基础媒介,零辅食是辅助,营养品则承担了提升门店盈利表现的重任。”


说到底,营养品能有今天是否真的要感谢奶粉,每个从业者或许都有自己已经认定的答案,不能说两者完全正相关,但必然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