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孩子王上半年营利双增

    8月18日,孩子王发布2025年中报,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利润、现金流三增长,其中营业收入为49.11亿元,同比增长8.64%;归母净利润为1.43亿元,同比增长79.4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9.98亿元,同比增长18.28%。截至上半年,孩子王门店总数超1300家,精选加盟店已开业61家,在建及筹建门店同步推进,合计超200家。2025年孩子王加盟精选店目标500家。

    13小时前
  • a2发布最新财报:营收双位数增长,中国市场份额创新高

    a2牛奶公司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5财年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9.02亿新西兰元,同比增长13.5%;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税后净利润(NPAT)增长21.1%至2.029亿新西兰元。在各区域业务表现方面,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营收增长13.9%;美国地区营收增长22.5%;马陶拉乳业(MVM)营收增长42.7%;澳新地区营收持平。从产品类别看,婴配粉总营收增长9.9%,中标产品营收增长3.3%,英标产品营收增长17.2%,液态奶营收增长14.4%,马陶拉乳业原料营收增长41.9%。

    13小时前
  • 三丽鸥2026财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49.1%

    近日,三丽鸥公布了2026财年第一季度的合并财报(即自然年2025年4月1日-6月30日)。该财季,公司销售额达到430.97亿日元,同比增长49.1%,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实现了37.8%的同比增长,达到141.9亿日元。这得益于其强大的IP打造能力以及海外业务大幅扩张,尤其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地区授权业务成为主要驱动力。


    13小时前
  • a2官宣从蒙牛手中全资收购雅士利新西兰工厂

    8月18日,知名新西兰乳企a2牛奶公司宣布,以总对价约为2.82亿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约12亿元)收购雅士利新西兰乳品有限公司,出售方为蒙牛乳业旗下子公司雅士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该工厂是雅士利的全资子公司首家运营的海外工厂,也是中国企业在新西兰第一家从零开始建设的奶粉工厂。据悉,该交易已获新西兰海外投资办公室(OIO)批准,预计9月1日完成交割。 a2将启动现有两款中文标签注册产品的变更申请,预计耗时最长12个月;第三款中文标签产品注册预计需数年。

    13小时前
  • Arla Foods向巴林工厂投资4亿元

    近日,Arla Foods宣布投资509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4.25亿元)扩建其巴林生产基地,以巩固其在中东和北非(MENA)地区Puck®品牌奶酪玻璃瓶装产品的市场领先地位。该品牌奶酪在该地区广受欢迎,尤其在斋月和开学季需求激增。投资将提升约30%的生产能力。自2019年收购巴林工厂以来,公司持续升级设施,使其成为MENA地区关键生产基地。此次投资包括生产设施和仓库扩建,预计创造20个新就业岗位,并通过安装太阳能板和优化冷却系统降低碳排放。建设将于2025年底启动。(公司发布)

    13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飞鹤发布全球领先乳蛋白鲜萃提取科技,开启功能营养新纪元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1423

( 0 )

( 0 )

( 0 )

2025-01-09 18:39

导读:1月9日,中国飞鹤乳蛋白鲜萃提取科技暨爱本跃动蛋白新品上市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陈瑞,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科学普及分会名誉会长郭树彬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共同见证飞鹤乳蛋白最新技术突破和飞鹤爱本跃动蛋白新品上市。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飞鹤爱本生命营养研究中心”揭牌仪式顺利举办。


会上,飞鹤发布全球领先“乳蛋白鲜萃提取科技”,依托领先的蛋白深加工技术,实现各类优质活性乳蛋白原料的精准提取和功能激活,不仅实现了乳蛋白原料生产的自主国产化,更在乳品品质上实现了“换道超车”。基于全球领先的母乳研究和乳蛋白技术,飞鹤加速布局全生命周期定制营养产品,让婴配粉更贴合母乳,让功能营养产品精准满足国人健康所需。


深度打开乳蛋白,全面激活新鲜营养


陈卫表示,食品行业要精准对接国民对“多元、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让国人真正享受到食品科学进步带来的“健康红利”。在这方面,飞鹤展现出卓越的前瞻性和行动力,加速食品科技的创新迭代,拓展优化产品矩阵,引领行业进入食品科学大发展的黄金期。


会上,飞鹤发布了全球领先“乳蛋白鲜萃提取科技”,涵盖新鲜活性低温分离、层析超滤、定向酶解三大核心技术,颠覆传统奶酪制作的点酸酶凝等工艺,通过物理方式直接从飞鹤自有优质鲜奶中精准提取和激活各类活性蛋白成分,深度“打开”乳蛋白的丰富营养,引领行业进入“鲜奶蛋白”的全新历史时期。


乳蛋白包含人体全部8种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模式更接近人体。同时,乳蛋白也是重要食品原料,直接影响乳制品的品质与营养功能。过去,我国受限于饮食习惯、技术工艺等因素,乳蛋白深加工产业基础相对薄弱,脱盐乳清、乳铁蛋白等婴配粉核心原料长期依赖国外进口。


为实现核心原辅料自给,科技部相继成立多个食品科技创新专项。飞鹤从2011年起便启动乳蛋白深加工研究,与上海交大、江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共同攻坚国家级技术,先后承接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突破乳铁蛋白、脱盐乳清等多个原料生产的“卡脖子”问题,极大提升了中国乳业的全球竞争力。

此次飞鹤发布的乳蛋白定向酶解专利技术为行业首创,能够将乳蛋白转化为更易于人体消化吸收的小分子乳蛋白,并释放多种生物活性肽,在调节生理功能、抗氧化、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功效。


d4798aa5-1d1c-491d-8f4d-c2d74ad098fd.png


飞鹤发布全球领先“乳蛋白鲜萃提取科技”


据介绍,飞鹤的技术突破,也得益于其在过去近20年间打造的全球最大婴配粉产业集群,实现了产品的“新鲜活性”营养。飞鹤在北纬47°黄金奶源带,拥有13个自有万头牧场,产出的鲜奶品质,不论在蛋白质含量还是菌落指数上都远超欧盟标准。同时,飞鹤通过产业集群布局,形成了“2小时生态圈”。从牧场挤出的鲜奶,快速被降至0-4℃,通过冷链运输至飞鹤工厂,全程不超过2小时,最大程度保留了鲜奶中的活性营养。


依托全球领先母乳研究,率先实现产业化突破


目前,飞鹤乳蛋白定向酶解专利技术已实现产业落地,并于2024年底取得水解乳蛋白生产许可证,依托飞鹤克东工厂落成的全新一代水解乳蛋白生产线,致力于给国人带来更好的小分子乳蛋白功能营养产品。


作为乳业的“学术状元”,飞鹤长期深耕乳蛋白深加工领域,不断跨越从理论到实践、从实验室到产线之间的“死亡之谷”,在行业率先实现多项技术的产业化落地。


据悉,飞鹤已落地国内首条大规模自动化乳铁蛋白生产线、全新一代小分子水解乳蛋白生产线等5条规模化产线,实现了脱盐乳清、乳铁蛋白等多种重要原料的工业化生产,针对乳糖、乳矿物盐、骨桥蛋白等重要原料生产完成了技术储备。


飞鹤首席科学家蒋士龙表示,飞鹤实现乳蛋白深加工的全面布局,与其长期的母乳研究密不可分。通过承接国家、省市级重点研发项目,飞鹤建立起国内最早、最大的母乳数据库之一,并依托“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全国6个饮食文化区采集5800余份母乳,深入探索中国母乳中的活性蛋白成分和营养组合物应用。


image.png


首都医科大学-飞鹤爱本生命营养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近年来,飞鹤持续与哈佛医学院、北大医学部、江南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联合攻关,在母乳研究及相关的原料开发、产品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取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为活性蛋白研究和深加工打下了扎实基础。


聚焦精准营养创新,布局全生命周期定制化营养产品


“营养是治疗所有疾病的基础,是健康生活的基础。”郭树彬表示,精准营养的实现必须以科学、优质的产品为依托,飞鹤通过不断拓展优化产品矩阵,肩负起了企业在推动我国精准营养发展中的重要责任,助力全民营养健康。


image.png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科学普及分会名誉会长郭树彬现场分享


凭借多年母乳研究积累,飞鹤在婴配粉中添加多种新鲜营养,让配方更贴近母乳,助力宝宝聪明成长。同时,飞鹤持续发力儿青产品、成人功能营养品等领域的产品创新。此次,飞鹤重磅发布的爱本跃动蛋白营养粉,依托飞鹤全球领先的乳蛋白鲜萃提取科技,针对35岁以上人群,突破了传统的单一营养补充模式,添加飞鹤独家自研的活性小分子乳蛋白“爱本跃动蛋白”,四维养护行动力,为广大新中年群体提供了肌肉骨骼一起补的全新功能营养解决方案,助力腿脚有力、生活跃动。


image.png飞鹤发布爱本跃动蛋白营养粉新品


为进一步深化国人体质及营养需求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飞鹤爱本生命营养研究中心应运而生,共同推进功能营养食品在中国的发展。首都医科大学与飞鹤爱本将以均衡营养改善成人体质,延缓衰老,改善亚健康、慢病和体质衰弱等健康问题,通过主动健康实施健康中国建设。


未来,飞鹤将持续打造“以母乳研究、大脑营养研究为底座,以乳品产业技术创新为路径,以全生命周期产品为应用落地”的领先科技生态,为不同生命阶段人群提供精准营养支持,提升每一个个体的生命质量,让人们更健康、更聪明、更长寿。


文章来源: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