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奶粉、纸尿裤涨价?品牌店铺称促销力度不同致价格波动

    8月3日消息,近日,有多位家长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奶粉、纸尿裤和辅食等母婴产品出现涨价,从10元到60元不等。有家长表示,奶粉和纸尿裤都是育儿“刚需”,婴幼儿适应一款产品后,很难更换别的品牌,只能接受涨价。据媒体调查,多家品牌电商旗舰店客服回复称,不同时期的促销活动机制、力度不同,价格会有所波动。

    3小时前
  • 辅助生殖企业运世达推出1亿生育补贴计划

    7月28日,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在此背景下,专注遗传与辅助生殖领域的运世达医疗集团宣布将于2025年8月初推出1亿元的专项生育补贴计划,为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有生育需求的家庭,提供和国家基础标准相同的3600元生育补贴。


    3小时前
  • 安踏回应收购锐步

    近期有市场传言称,安踏体育即将完成收购美国运动鞋品牌Reebok锐步。对此,安踏表示,不对市场传闻发表评论,建议以公司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3小时前
  • 食品类年营收500万及以上直播电商平台经营者应配备食品安全总监

    8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征求《直播电商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其中提出,提供食品交易服务的直播电商平台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依法配备与企业规模、食品类别、风险等级、管理水平、安全状况等相适应的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的岗位职责,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应当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食品类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直播电商平台经营者应配备食品安全总监。(证券时报)

    3小时前
  • 俄罗斯实施儿童玩具新国标:8月1日起强制执行

    8月4日消息,俄罗斯自2025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版儿童玩具国家标准(ГОСТ),该标准由俄罗斯联邦技术规范与计量署制定,全面规范玩具生产与销售。新国标首次系统分类玩具产品,按年龄组(0-3岁、3-6岁等)、活动类型、教育目的、主要材料及功能方式进行详细划分,并明确列出六大潜在危险类别:卫生安全(感染风险)、机械伤害(承重玩具等)、电气安全(电动玩具)、窒息风险(小零件)、生物危害(含自然材料玩具)以及化学危险(实验套装等)。标准特别要求生产商必须在产品说明中标注适用年龄及风险提示,并建议配套提供符合儿童发展阶段的玩具推荐清单。

    3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传统消费遇冷,年轻爸妈的钱都流向了这两大爆款赛道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2441

( 0 )

( 0 )

( 0 )

2025-04-27 10:57

导读:当95、00后升级为父母,母婴消费市场的风向彻底变了。


据德勤发布的《中国消费品和零售行业纵览2025》报告显示,消费者偏好向多元化发展,其中,情绪价值消费和质价比受到追捧。在母婴行业亦是如此,曾经占据绝对主导的传统刚需产品消费模式逐渐失宠,满足情绪价值、具备高质价比的消费异军突起。


来源:德勤


从养娃到悦己

情绪价值消费成母婴赛道新顶流

据《2024年情绪经济消费人群洞察报告》揭示,近半数年轻人愿意为“情绪”而买单,其消费领域广泛,涵盖潮玩、旅行、户外活动以及IP衍生品等多个类别。聚焦母婴行业,过去养娃,单纯强调实用功能,现在从孕到育,妈妈群体愈发重视自身情感满足与自我愉悦。


其中,毛绒玩具凭借其软萌可爱的外观和独特的情感承载能力,如今已经成为情绪消费增速最快的赛道,当选情绪消费赛道的现象级品类。根据魔镜洞察数据,综合天猫+淘宝平台,今年一季度,毛绒/玩偶/公仔/布艺类玩具销售额同比增长26.6%。


细究其高速增长背后的底层逻辑:


其一,产品定位从“哄娃工具”变身“生活搭子”。以往毛绒玩具的主要受众是婴童,被当作安抚其情绪的载体,如今更多的年轻父母把购买、收藏毛绒玩具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将其视为缓解自身育儿焦虑和烦躁生活的治愈神器。


其二,产品性质从“传统玩偶”到“智能伙伴”。跳脱出传统的作为安抚物件的功能边界,在技术赋能和设计创新的深度融合下,毛绒玩具摇身一变成为兼具情感陪伴与智能交互的新标配。具体来看,比如植入智能语音、AR互动、模拟人体体温等。


毛绒玩具之外,母婴赛道中与情绪价值相关的消费还有很多,例如,谷子也迎合了年轻人对情绪价值的需求,像是徽章、挂件、立牌等一度狂销热卖等等。


从跟风到务实质价比

消费成为母婴市场新标尺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消费主义浪潮汹涌,母婴市场也一度深陷品牌崇拜与高价及高质的怪圈。这两年,我们反复在提一个观点,即母婴消费赛道K型分化加剧,其中上端是“高质价比”消费持续升级,这一趋势背后,是新生代父母消费观念的加速迭代,他们不再盲目跟风追逐大牌,而是愿意为兼具高端品质、创新功能与情感价值的产品支付溢价。


质价比消费兴起的背后,是年轻一代爸妈在母婴消费决策上从感性冲动转为理性审慎。立足奶粉领域,曾几何时,不少家长对进口奶粉带有天然的品质滤镜,托人从海外大量代购的现象比比皆是,部分热门奶粉甚至被炒出天价。但如今,这种跟风消费的模式正在被打破,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代父母不再轻易被品牌和广告所左右,而是更关注奶粉的实际品质和自身明确需求,化身成分党、研究派,深入研究对比奶粉的奶源、配方及营养成分。


近几年横空出世的智能母婴小家电也同样见证了质价比消费的崛起。以常见的温奶器为例,品类发展之初,家长在选购时会更加关注品牌知名度和外观设计,现在则更聚焦在产品安全性、材质环保性与智能化水平,综合对比不同产品在加热速度、消毒程度、温控精准度等方面的差异化。于追求高质价比消费的用户而言,与其为品牌或单一功能买单,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真正解决育儿痛点、兼顾高端品质与合理价格的产品。


如今来看,从跟风到务实,质价比消费已然成为母婴市场的新标尺,而这不仅是消费理性回归的体现,长远来看,也是母婴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