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再次递表港交所

    8月15日,高端育儿品牌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更新招股书,向港交所主板再次发起冲刺。其今年1月首次递表。据悉,在1个多月前,不同集团成功拿到中国证监会的境外上市备案“通行证”。

    6小时前
  •  哈药加码婴童护理

    近日,哈药集团三精儿童大药厂连推两款儿童防晒新品,"小鹰安安儿童保湿舒缓防晒乳"与"小鹰乐乐儿童特护物理防晒乳"完成备案。(C2CC新传媒)

    6小时前
  • 361度:拟与斯坦德开展合作

    361度在港交所公告,公司一家全资附属公司三六一度(厦门)体育科技有限公司与斯坦德机器人(无锡)股份有限公司订立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利用双方各自的优势及资源,在机器人穿用的服装、鞋类、配饰等装备及具身智能机器人材料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此外,集团计划将斯坦德的具身智能机器人逐步引入到全球鞋物零售门店。同时,集团打算在全球门店展示及销售这些具身智能机器人。(36氪)

    6小时前
  • 辛巴宣布退出直播行业

    8月18日晚,主播辛巴在直播中表示,“跟大家做个告别,从今天开始辛巴再无能力承载直播这份工作,今天正式宣布退出直播行业。”此后,由他妻子初瑞雪接管辛选集团管理权。

    6小时前
  • 爱婴室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17%

    8月18日晚,爱婴室发布2025年半年报,期内营业收入18.35亿元,同比增长8.31%;归母净利润为4673.82万元,同比增长10.17%。经营现金流为1.46亿元,同比下降8.42%。

    6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抖音小红书与产业发展结合的新实战总结

三杯以后

察察

阅读数: 954

( 0 )

( 0 )

( 0 )

2025-04-30 09:28

1_1.jpg

(只聊干货,只说实话,核心摘要)


1、有钱的大品牌和对炒作精通的品牌(例如麻六记)还比较好,例如英氏已经不是服务公司决定他生意好坏了,英氏生意的整体规模和势头已经起来了。所以说还是垂直细作、精耕细作,英氏垂直细分的势能越来越能体现出后坐力了,整体辅食下降的情况下,他们还能保持增长。


2、纸尿裤是一潭大浑水,最近宜婴增长很好,得益于它“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以便宜取胜。纸尿裤玩流量、中间派的越来越难做。


3、2023年会有一波比较明确的分水岭的状态,就是母婴各个领域垂直头部的形成会是一个态势,消费降级先倒下的就是中腰往上这波讲故事的企业。


4、商家比较理智了,做节点营销找得都是最便宜的媒介,大部分企业已经更理智地来对待这个事情了。


5、营销端有点回归态势,有些品牌开始重新看待品牌营销这件事了,不再盲目追求ROI,回归品牌思维。


6、儿童药品和儿童保健品在营销端是比较猛的,以前一些简单投放垂直网站的品牌现在也开始布局社交媒体。儿童医药和保健品会迎来一波非常大的涨势。


7、后面还可能有一波新的业态是数字艺术品的营销态势,有可能会成为2023年一个小的营销趋势或便宜流量入口。


8、不求母婴有大增量了。


9、现在社区团购很火,然后我发现“团长”跟原来的经销商开始走一样的路数了。原来社区团购是低价就能卖出去,现在很多“团长”要求有营销动作,选品时会看是不是网红产品等,跟线下经销商一个逻辑了。


10、现在很多门店老板自己组社群。有些团长的逻辑是,不求某个品卖爆,就是品类丰富,例如折后品、力推品、毛利品,一直滚动。


11、品牌营销变回成型的预算了,企业主的预算更具体了,比如一些初建企业会说我这是动销的预算,所以后续可能会出现一批动销公司。品牌可能会降一降营销的预算,然后花在动销上。


12、江南春说过:“接下来我不相信有任何一个品牌可以通过垂直人群和垂直流量的细作就可以把品牌力拉起来。”这可能也是后面的一个逻辑,泛流量重新被提及,有钱的做分众,没钱的做影响整个人群的事件营销,这可能是个趋势。


13、小红书要求300%的销售业绩增长,这个媒体的玩法就回归平台了,它会越来越像抖音的逻辑。你只要跟平台的流量一起走,你慢慢会很难做水下动作,例如你私下合作一些达人就可以起来,监管得越来越严格。所以现在的流量逻辑会变得稍微复杂一点,整体变成既要有技术赋能、也要有内容赋能。


14、我们现在整个营销都已经开始回归要监测客户的销售了,比如监测电商搜索量来验证哪些达人投放是有意义的,但是把所有玩法都玩透后会发现,还是产品为王。


15、现在人们大部分的需求其实已经被满足了,如果还有新的需求那就是新的增长点了。我觉得亲子户外会成为一个有意思的趋势,现在还没有品牌、没有资本注意到这件事,一两年后应该会出现亲子民宿、亲子体验游等新业态。


16、2023年整体商业市场给几个关键词: 


1、去泡沫化。不管是国家的营造的泡沫、行业的泡沫,还是互联网的泡沫,越来越实,大家都不玩虚的。

2、市场乱战期,民众信心不足,一些客户开始理性看待品牌这个逻辑了。 

3、个人IP爆发元年,从小不点到商业大佬,而且趋势越来越明显,个人也越来越个人化。个人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

4、所有人都很难,真正有突破和创新的还是少。大家肉搏在低价 、主播带货上。大时代环境推动着,人特别急,企业家都有点急。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