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孩子王上半年营利双增

    8月18日,孩子王发布2025年中报,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利润、现金流三增长,其中营业收入为49.11亿元,同比增长8.64%;归母净利润为1.43亿元,同比增长79.4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9.98亿元,同比增长18.28%。截至上半年,孩子王门店总数超1300家,精选加盟店已开业61家,在建及筹建门店同步推进,合计超200家。2025年孩子王加盟精选店目标500家。

    1天前
  • a2发布最新财报:营收双位数增长,中国市场份额创新高

    a2牛奶公司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5财年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9.02亿新西兰元,同比增长13.5%;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税后净利润(NPAT)增长21.1%至2.029亿新西兰元。在各区域业务表现方面,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营收增长13.9%;美国地区营收增长22.5%;马陶拉乳业(MVM)营收增长42.7%;澳新地区营收持平。从产品类别看,婴配粉总营收增长9.9%,中标产品营收增长3.3%,英标产品营收增长17.2%,液态奶营收增长14.4%,马陶拉乳业原料营收增长41.9%。

    1天前
  • 三丽鸥2026财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49.1%

    近日,三丽鸥公布了2026财年第一季度的合并财报(即自然年2025年4月1日-6月30日)。该财季,公司销售额达到430.97亿日元,同比增长49.1%,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实现了37.8%的同比增长,达到141.9亿日元。这得益于其强大的IP打造能力以及海外业务大幅扩张,尤其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地区授权业务成为主要驱动力。


    1天前
  • a2官宣从蒙牛手中全资收购雅士利新西兰工厂

    8月18日,知名新西兰乳企a2牛奶公司宣布,以总对价约为2.82亿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约12亿元)收购雅士利新西兰乳品有限公司,出售方为蒙牛乳业旗下子公司雅士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该工厂是雅士利的全资子公司首家运营的海外工厂,也是中国企业在新西兰第一家从零开始建设的奶粉工厂。据悉,该交易已获新西兰海外投资办公室(OIO)批准,预计9月1日完成交割。 a2将启动现有两款中文标签注册产品的变更申请,预计耗时最长12个月;第三款中文标签产品注册预计需数年。

    1天前
  • Arla Foods向巴林工厂投资4亿元

    近日,Arla Foods宣布投资509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4.25亿元)扩建其巴林生产基地,以巩固其在中东和北非(MENA)地区Puck®品牌奶酪玻璃瓶装产品的市场领先地位。该品牌奶酪在该地区广受欢迎,尤其在斋月和开学季需求激增。投资将提升约30%的生产能力。自2019年收购巴林工厂以来,公司持续升级设施,使其成为MENA地区关键生产基地。此次投资包括生产设施和仓库扩建,预计创造20个新就业岗位,并通过安装太阳能板和优化冷却系统降低碳排放。建设将于2025年底启动。(公司发布)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美国客户订单恢复了”!关税缓和引发补货抢发潮,也有人直言“未来得做多手准备”

跨境出海

察察

阅读数: 1304

( 0 )

( 0 )

( 0 )

2025-05-14 11:41

导读: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关税风暴,出海玩家们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作者:出海产业笔记


5月12日,中美双方公布了日内瓦经贸会谈的联合声明,宣布就部分关税问题达成初步协议,双方承诺将于5月14日前大幅下调关税,其中,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加征比例将由目前的145%下调至30%。


令不少跨境商家兴奋不已的,还有另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美国对小额包裹关税做了重大调整,对于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包裹,关税税率从120%降至54%,还维持了每件100美元的从量关税,原本6月1日要提高到200美元的计划也取消了。


消息一出,无论是外贸供应商、物流链,抑或跨境平台、卖家,身处上下游中的每一环都迎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补货、出货潮。


1、供应商:美国客户订单纷纷恢复,抢着补货、发货


关税一松口,紧随而来的就是美国客户的大量订单与催发货。


“好开心,今天三个客户下单。”中天厨具的执行总经理范锦润在采访中表示,两个订单来自美国,一个来自东南亚。美国客户中,一个是4月暂停的订单重启,另一个是新订单。 


被催着恢复订单的,还有江苏华腾个人护理用品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穆龙生。今天一早,他便收到了美国客户的贸易订单邮件,继续为合作过的超市提供牙刷、牙线等用品。


在4月关税战开始后,很多中国供应商的美国客户订单就进入了停滞状态。面对关税风险,众多美国进口商不得不取消或冻结了数十亿美元订单,而关税降低后他们抢单、抢艇补货的需求也尤为急切。


有从业者曾算过一笔账,表示很多北美商家也都已经处于岌岌可危的缺货状态了。部分北美客户为了生意还能做下去,即使在145%的高关税当口,也只能硬着头皮进货继续做,尤其是季节性商品,新品延迟很可能导致货架空空。


而关税一松,一位美国商家直言:“我们开始全面动起来了,必须立即联系中国卡车公司安排工厂提货,并抢订集装箱舱位。”


2、物流链:庞大需求下,对美海运爆“舱”


受此前高关税影响积压在中国工厂的货品,加之关税降低后紧急恢复的生产订单,中美海运物流在庞大的需求面前“炸舱”了。


5月12日晚,东南物流(越南)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刘祁峰告诉记者,当天的订舱和咨询量就已是近期的3~4倍。


ITS Logistics全球供应链副总裁Paul Brashier表示:“我的客户在中国预装了数千个集装箱,随时准备进港。” 他预计未来四到六周内,集装箱数量将激增,并称这 90 天的暂停期是“跨境供应链规划的关键时刻”。


不过也有物流从业者表示,“即使没有关税的因素,6月~9月也是传统美国航线的出货旺季。”除了4月囤货待发的货,叠加90天的缓冲期,这意味着8月上旬之前货就得到港,“为了不节外生枝,赶年底大节日的采购商势必集中到6月和7月出货”,这也将进一步助推美线迎来出货高峰。


3、电商平台:T86关税降了,Temu、Shein迎来“补货黄金期”


小额包裹关税从120%降至54%,直接缓解了跨境电商的成本压力。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此次关税调整为中国跨境电商(尤其是服饰类平台)提供了业务调整缓冲期,Shein、Temu 等跨境电商平台正利用 90 天窗口期通过海运集装箱批量补充美国仓库库存,减少此前常用的小批量空运直邮模式。


据悉,Temu 已暂停中国直邮业务,转向美国本地仓发货并招募本土卖家,Shein虽未公开声明但业内预计其供应链安排也会向提前备货美国仓库倾斜。两家公司会根据商品价格灵活选择 “从中国直发” 或 “集运到美国后分销”,超低价商品即使被征税仍具竞争力可继续直邮,头部企业正通过备库美国、转向海运和本地化配送降低高税率冲击。


4、90天缓冲期后:不能再只押宝美国市场


低关税的90天缓冲期,让跨境玩家们松了口气,但对于未来贸易谈判继续推进并达成更长期共识,则充满了未知性,若谈判失败仍有加征关税风险。


对此,“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似乎成为了有效解法。有部分外贸企业在面对央视采访时,曾直言尽管受到美国订单影响,但其他海外市场的新增订单足以弥补空缺,甚至出现了增长。


在美区之外,TikTok等跨境平台决心进击欧洲、拉美等其他海外市场,也是一样的道理。


不过,如何在全球市场寻找更多订单,防范新市场扩张风险(如不同国家的产品标准有所差异),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关税

出海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