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营利双增!澳优发布2025半年报

    8月27日晚,澳优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财报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澳优实现营业收入38.87亿元,同比去年增长5.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4.1%。

    2天前
  • 飞鹤发布2025年半年报:营收91.5亿元,海外门店数增长270%

    8月28日,中国飞鹤(6186.HK)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5亿元(人民币,下同),净利润10.3亿元,现金流充沛达64.8亿元,展现出稳健的经营基本盘与财务韧性。2025年上半年,飞鹤婴配粉全渠道市场份额及销量继续稳居市场第一。期内,飞鹤以硬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发布“乳蛋白鲜萃提取科技”及国内首个HMOs全谱系数据库,科技壁垒持续加固。国际化战略提速成效显著,北美市场进驻商超超1500家,海外门店数同比增长270%。东南亚布局同步推进,成功登陆菲律宾市场。

    2天前
  • 蒙牛2025上半年实现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3.4%

    8月27日,蒙牛发布2025年度中期业绩公告。公告显示,蒙牛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15.7亿元,经营利润35.4亿元,同比增长13.4%,经营现金流实现同比增长,经营利润率提升1.5个百分点至8.5%。


    2天前
  • 2025年上半年伊利实现营利双增

    8月28日,伊利股份发布2025年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达619.33亿元,同比增长3.37%;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同比增长31.78%,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奶粉及奶制品营收165.78亿元,同比增长14.26%,伊利整体婴幼儿奶粉(含牛奶粉和羊奶粉)市场份额更是升至18.1%,跃居全国零售额市场份额第一。

    2天前
  • 小鹿蓝蓝在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37亿

    8月27日,三只松鼠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三只松鼠实现营业收入54.78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8亿元。其子品牌、定位“儿童高端健康零食”的小鹿蓝蓝在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37亿元,占总营收的7.97%,业绩报告显示,小鹿蓝蓝在报告期内实现持续增长并盈利。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Made in USA”突然火了,亚马逊卖家能将美国“国货热”转化为溢价与销量吗?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1333

( 0 )

( 0 )

( 0 )

2025-05-21 11:15

导读:近日,美国消费者对本国制造产品热情高涨,据电商分析公司SmartScout数据,在关税期间,“made in USA products only”搜索结果激增220%。


另外,“made in America products only”搜索结果增长130%,“American flag made in America”更是飙升250%,4月“made in the USA”搜索结果同比增长了五倍。


其中,最具标志性的商品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红帽、“TRUMP 2024”T恤及配件不仅销量惊人,且价格不菲,平均售价比同类产品高出20%以上。更令人关注的是,这些商品无一例外在显眼位置标注“Made in USA”。



据悉,在2024年大选期间,特朗普团队陆续推出各类周边商品,包括帽子、T恤、马克杯、贴纸等,这些产品大多通过“特朗普官方店铺”登陆亚马逊。每一件商品的设计都极具象征性,例如经典的“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红帽子、印有“TRUMP 2024”字样的T恤,甚至还有印着美国国旗图案的烧烤围裙。


但最引人注目的并非设计本身,而是商品详情页上高调标注的“Made in USA”标签。一些售价比同类商品高出20-30%的商品,评论区却几乎是一边倒的好评,不少买家留言称:愿意多花钱支持美国制造、为理念买单、值得收藏。


过去,“Made in USA”一度被认为是“边缘化”的标签,然而近年受到地缘政治、供应链安全、消费者价值观重构等多重影响,“美国制造”正在卷土重来。


对此,Vyper Industrial(美国工业品生产厂) 创始人 Dayne Rusch 表示:“现在,在更新创意方面,我们正大力推动,真正把旗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据了解,Vyper近期销量有所回升,Rusch 将此部分归因于消费者对其产品产地的认知度不断提高。“以前,这种做法效果并不好,”他说,“但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它。”



当“Made in USA”成为溢价标签,除了特朗普周边,许多品牌也开始将“Made in USA”标志和美国国旗元素前置到商品主图,一改过去放置在较后图片位置的做法。还有部分非美本土品牌也借势营销,如佛罗里达州某品牌,产品在柬埔寨生产,却在标题中注明“Not Made in China”,以应对美国对从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高额关税。


对于亚马逊卖家来说,“美国制造”或许并非每个人都能拥有,但理解这波“标签消费”的趋势,却是未来立足平台、突破同质化竞争的关键一步。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