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母婴行业观察
 热文
忽然一周 | 5个系列婴配粉批件信息公布;政协委员:建议将法定婚龄调至18岁;达能最新财报发布,爱他美表现亮眼
2025-03-03 17:06
AI技术赋能母婴育儿迈入深水区,哪些品类有望最先爆发?
2025-02-26 10:59
2025母婴行业新风口!五大消费趋势驱动行业增长
2025-02-24 10:44
泡泡玛特越来越像“奢侈品”?
导读:泡泡玛特今日盘中股价一度触及212.2元,创上市以来新高,距离2022年10月份的低点9.54元,两年涨幅已超2100%。
近期,泡泡玛特发布新品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再次风靡全球。除了国内门店引发抢购热潮,在海外市场诸如美国洛杉矶、英国伦敦等线下门店都出现了大排长龙的盛况。二手平台上,原价99元/盒的Labubu 3.0出现不同程度溢价,其中隐藏款盲盒出价高达2300元,相比官方售价溢价超20倍。
业内人士纷纷感慨,泡泡玛特越来越像“奢侈品”了。
奢侈品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而泡泡玛特正凭借独特的市场表现,趋近于这一定义,成为潮玩领域中具有奢侈品属性的品牌。
泡泡玛特旗下每个 IP 都有其独特的人物设定和风格,比如MOLLY、SKULLPANDA、DIMOO、THE MONSTERS、Hirono 等 IP 都是通过专业且富有创意的设计师精心打造,从角色的外貌、服饰到表情,都蕴含着丰富的细节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与其他同类型产品有着明显的区别。以 SKULLPANDA 为例,其暗黑又极具个性的风格在潮流玩具中独树一帜,吸引了大量追求独特的消费者。而LABUBU 拥有两只长长的耳朵,笑起来会露出九颗尖尖的牙齿,而这一独特设计,也让该IP形象具有极高的辨识度。
其中,泡泡玛特旗下四大顶流IP诸如MOLLY、THE MONSTERS、SKULLPANDA、CRYBABY贡献超75亿元营收,其中,THE MONSTERS实现营收30.41亿元,同比增长726%,贡献了公司总收入的23.3%,是泡泡玛特2024年最赚钱的IP。
稀缺性更是泡泡玛特产品的一大显著特征。
泡泡玛特经常推出限量版、隐藏款产品。例如,在一些特定系列中,隐藏款的出现概率极低,可能是几千分之一。这种极低的概率激发了消费者的收藏欲望,为了获得隐藏款,他们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反复购买盲盒。比如泡泡玛特小野 Hirono与VANS推出的联名手办,不仅数量有限且获取方式极为苛刻。在活动期间,消费者需要在泡泡玛特小程序购买指定商品,且单笔订单消费满 1699元才有机会获赠,且仅在两家活动门店赠送,每家店限量 1000 个,每日限量200个 。这种严格的数量限制和高消费门槛,使得产品变得极为稀缺,也有了奢侈品的典型特征。
在玩法上,泡泡玛特也采用了与奢侈品相似的市场策略。
比如,配货制度原本是奢侈品行业惯用的捆绑销售方式,如今在泡泡玛特也实行了这一玩法。在新加坡,消费者为了购买泡泡玛特旗下IP Labubu 第三代新品,需要搭配购买一代或二代产品 。这种配货方式不仅维护了品牌价值,还在一定程度上出清了部分库存。
同时,泡泡玛特积极与高端品牌、场所合作,提升自身品牌调性。2024 年 3 月,其在英国伦敦奢侈品百货哈罗德开设独家快闪空间,展示 Labubu 家族 “The Monsters” 新系列等产品,并与时尚品牌川久保玲的设计师买手店 Dover Street Market 进行独家合作,推出《PERFECT》x Labubu 。通过与这些奢侈品渠道的合作,泡泡玛特成功地将自己与奢侈品联系在一起,增强消费者对其品牌的高端认知。
不过,与传统奢侈品相比,泡泡玛特的部分产品价格还是比较亲民的,可以让更多消费者买得起,是多数人可负担的“奢侈品”。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