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母婴行业观察
 热文
美团闪购奇袭618,母婴品牌集体涌向“30分钟达”新战场
2025-06-05 11:55
TOP TOY、52TOYS领衔,潮玩公司排队IPO
2025-06-16 11:57
母婴行业的下一个必争之地,不在全家营养?
2025-05-09 10:54
用致癌物充当抗氧化剂?辛巴自创卫生巾品牌“棉密码”疑似塌房
作者/卫品商业情报
导读:近日,辛巴自创网红卫生巾品牌“棉密码”,深陷于健康争议。目前看来,事态发展要比“糖水燕窝”事件严重得多。
消费者集体送检的检测报告显示,从2019年9月到2025年1月,该品牌多个批次的茶氧夜用、茶氧日用及樱花·舒缓型卫生巾均检出超高含量硫脲,其中樱花·舒缓型产品的硫脲含量甚至高达16653.4679μg/g。
今年6月,由某官方机构送检的14份样品中,其中一款卫生巾硫脲含量甚至高达16653.4679μg/g。
卫生巾多个批次检出硫脲
使用者有30余人确诊甲状腺癌
硫脲是一种被《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收录的含硫有机化合物,国际癌症研究联盟将其列为第3类致癌物。尽管卫生巾产品的国家标准未对硫脲含量作出具体规定,但对比同样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化妆品标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明确将硫脲列为禁用成分,检测限为1mg/kg(1μg/g)。这意味着“棉密码”部分产品的硫脲含量远超安全阈值数万倍,潜在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据悉,硫脲对人体的危害已有多项研究佐证。北京某三甲医院前主任医师邢玲玲指出,硫脲可能通过皮肤渗透干扰甲状腺激素合成,诱发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细胞损伤。长期接触硫脲的职业人群调查显示,其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生殖毒性(如月经紊乱、流产率增加)存在关联。
同时,棉密码消费者的健康反馈进一步印证了这一风险:数百名用户自述使用后出现红肿瘙痒、妇科炎症、甲状腺病变等症状,其中30余人确诊甲状腺癌,另有约10例孕妇报告胎停、葡萄胎或新生儿甲亢。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的李英(化名)与女儿长期使用“棉密码”后,女儿出现经期紊乱和严重痤疮,李英本人则于2024年确诊甲状腺癌并接受手术。尽管医学上难以直接证明个案与产品的因果关系,但流行病学统计和动物实验数据均指向硫脲的潜在危害。
抗氧化茶多酚被“狸猫换太子”,
硫脲疑似添加在卫生巾芯片中
“棉密码”是顶流主播辛巴(辛有志)于2017年创立的品牌,主打“茶多酚卫生巾芯片抗氧化”概念,辛巴曾在直播中宣称该产品为“亲自参与研发”,并拥有千万用户。
然而,调查发现,卫生巾芯片正是硫脲检出的重灾区。业内人士透露,硫脲具有与茶多酚类似的抗氧化特性,且成本极低(茶多酚价格约为40-60元/公斤,硫脲则廉价得多),不排除人为添加以替代茶多酚的可能性。芯片专利方佛山市顺德区州福慈鑫无纺布有限公司的刘洲福承认曾供货,并称“国标未对芯片添加物严格管控”,侧面反映行业监管的灰色地带。
碘伏溶液与相同浓度的硫脲、茶多酚与抗坏血酸(俗称维生素C)进行反应实验,静止3小时后的褪色效果对比。受访者供图
面对质疑,辛选集团于2025年7月24日回应称,汕头市监部门的抽检结果显示产品“合法合规”,并出示了5月13日的检测报告(未检出硫脲)。然而,该报告仅针对个别批次,与消费者送检的多批次阳性结果矛盾,且未解释为何不同批次差异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7月实施的新国标已将硫脲列入卫生巾禁用成分,但旧批次产品仍可销售至保质期结束,导致问题商品持续流通。此次事件暴露了直播电商模式下品控的严重隐患。消费者因主播背书而信任产品,却可能因企业降低成本、钻监管空子而付出健康代价。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卫生巾作为女性刚需用品,其安全标准长期滞后于技术创新。芯片等功能性部件的化学添加缺乏专项规范,企业则利用标准漏洞追求利润。
新国标的实施是进步,但唯有加强常态化抽检、明确供应链责任,并提升消费者维权意识,才能避免类似事件重演。当“性价比”成为营销核心时,健康不应成为被牺牲的代价。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