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雀巢投资者因高管动荡要求董事长辞职

    据英国金融时报,雀巢投资者呼吁董事长Paul Bulcke辞职,原因是一年多内公司第二位CEO离职,他们指责Bulcke造成了公司在一段时期内的不稳定和业绩不佳。雀巢上周解雇了首席执行官Laurent Freixe,后者一年前刚刚被Bulcke任命,解雇原因是与一名直属下属存在未公开的恋情。股东们表示,Freixe的任命以及对其行为的调查方式加剧了他们对雀巢公司治理的担忧,并导致他们对Bulcke的决策产生质疑。“Bulcke辞去董事长职务,而不是等到明年四月,这事关体面和尊重,”雀巢一位前30大股东在谈到董事长预定的离职日期时表示,“Bulcke已经失去了投资者的尊重和信任。”(和讯网)

    5小时前
  • 蒙牛集团与华体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由北京市体育局主办,华体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华体文旅承办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体育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期间,蒙牛集团与华体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领域优势,通过资源整合与创新协同,共同推动中国体育产业与乳制品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为建设体育强国注入新动能。(证券日报)

    5小时前
  • 淘宝闪购:预计今年双11将有千量级品牌入驻

    9月15日消息,阿里妈妈日前举行双11增长策略发布会,阿里妈妈市场部及商业化运营中心品牌业务负责人虎豹(花名)透露,“预计今年双11将有千量级(数千家)品牌入驻淘宝闪购。过去品牌通常希望线上引流到线下门店,但不同渠道的流量切换、价格体系均是挑战,随着许多线下门店和库存资源丰富的头部品牌进入淘宝闪购,淘宝双11将进一步整合商家线上线下资源和货盘。目前许多行业小二在推进与品牌商家的相关沟通。

    5小时前
  • 婴幼儿配方液态乳纳入注册管理

    9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决定》,自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法采取“小切口”模式,针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和婴幼儿配方液态乳监管作出完善,“婴幼儿配方液态乳”即将与“婴幼儿配方乳粉”实行同样的注册管理、生产等要求。

    5小时前
  • 京东洽谈收购英国第二大日用品零售商

    当地时间周六,英国第二大连锁超市集团森宝利(J Sainsbury plc)发布公告,确认正在就出售子公司Argos的潜在事宜与京东进行讨论。森宝利强调,目前尚未达成协议,现阶段也无法确认是否会推进任何交易。据悉,Argos是英国第二大日用品零售商,拥有英国第三大访问量的零售网站以及超过1100个取货点。

    5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调理型门店“由盛转衰”?一线实战派分享经营之困与破局之法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618

( 0 )

( 0 )

( 0 )

2025-09-10 10:01

作者/新母婴店


导读:曾是行业增长亮点的调理型门店,正遭遇客流锐减、口碑下滑的挑战。

 

面对“由盛转衰”的现状,一个问题摆在从业者面前:究竟是调理服务本身出了问题,还是门店做调理的方式出了问题?我们通过深挖一线先行者们的经历,来寻找一些破局的智慧。


一、定位之惑:从“治病”到“养护”,重塑门店价值锚点


许多调理型门店在遭遇客流下滑时,首先面临的困惑往往是“我们到底能为顾客做什么?”这种困惑的根源,在于对自身定位的模糊。不少门店在起步阶段,无意中将调理服务等同于治疗,试图解决孩子已发生的病症,从而与专业医疗机构产生了不必要的竞争。 


宜良亲亲宝贝的方世萍就曾深陷这种困境。她早期的调理项目不温不火,团队信心屡受打击。她发现,来找她的顾客,孩子往往已经生病了,调理效果不稳定,有时孩子调理后甚至还需要住院。这让她意识到,当门店试图承担“治病”的角色时,不仅能力有限、风险高,更重要的是,违背了消费者对医疗体系的固有认知。 


方世萍后来对门店定位做了根本性调整:“治病是医生的事,我们能解决的是如何让宝宝少生病和长得更好。” 认清自己的“能”与“不能”,不与医院抢赛道,而是把重心放在“预防”和“日常养护”上。我们的价值在于通过持续的调理,增强孩子的体质和抵抗力,从源头减少生病,优化成长


 这种定位,也意味着要杜绝“产品导向”的伪专业。江西伊心敏的胡冬冬曾观察到,门店在顾客咨询孩子拉肚子问题时,不问缘由直接推荐益生菌,结果顾客觉得“什么毛病都没搞明白,你就给我推荐产品。”这种做法,把调理服务简单化成了“卖产品”,缺乏对生命系统性认知的支撑,自然难以建立长期信任。 


此外,要构建稳固的价值锚点,还需强化基础品类,确保“流量入口”的稳固。广西多爱创始人杨绿提出:“无奶粉不母婴,保健品是增项而不是主项。”调理服务必须以门店的基础流量品为协同。南宁优乐宝贝的秦嘉敏也强调,奶粉、纸尿裤等基础品类,是门店与消费者建立首次链接、培养初步信任的“敲门砖”。没有这些基础品类吸引客流,调理服务即便再专业,也可能面临客流枯竭的风险。我们需准确认识到各品类在母婴消费链条中的“生态位”,通过基础流量品,为调理服务的高门槛信任建立入口。


二、深化专业:从“产品推销”到“生命管理”,构建系统解决方案


当门店认识到要转向“养护”时,新的挑战接踵而至: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专业”,提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客流下滑,往往也折射出顾客对门店专业能力的质疑。 


南宁优乐宝贝母婴创始人秦嘉敏讲:“想把调理型营养品做好肯定是一把手工程,所以我亲自抓。” 她强调,一个深刻理解健康调理的老板,才能带领团队构建门店真正的专业壁垒。 


那么,“真专业”具体该如何构建?母婴产业专业导师杨帆认为:“健康不是独木桥,调理矩阵才是王道。” 这句话背后蕴含着对生命健康的整体性认知:孩子生病或体质弱,往往是饮食、运动、生活习惯、情绪等多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只靠某一种产品或方法,很难解决根本问题。从不同角度去综合调理,才能触及生命的深层机制。


 比如,他建议从中医的“肾主骨”底层理论入手,解释孩子“肾经不足”可能导致的问题,并给出食疗、气疗等非产品化的居家调理建议,让家长对健康源头有更深的理解。杨帆还强调,门店的话术要将产品功效转化为家长最能感知的“育儿结果”和“情绪价值”,如推荐DHA时说“宝宝吃DHA,会让你觉得很省心,因为他会坐得早,会爬得早,会说话早,会走路早”,这种“结果导向”的话术,能够精准连接产品价值与家长痛点,快速促成交易。 


此外,在过敏调理领域,江西伊心敏的胡冬冬老师建议,将专业体系的深化和医养结合视为构建信任、赢得客户的关键。他指出,过敏本身是疾病,医生是最专业的人士,但医生无法做随访跟进和饮食调整。母婴店的价值,正是在于弥补医生的不足,解决随访跟踪和饮食调整问题,并通过营养品干预过敏。 


他建议,门店应对过敏医学文献、销售话术和案例进行系统研发和人员培训。这种与现有医疗体系的协同和功能补充,也是门店赢得信任的关键。


 三、维系信任:从“功能消费”到“情感共鸣”,打造家庭的“生命港湾”


即使门店专业能力提升了,许多老板发现,顾客也可能只是“买一次”,难以成为忠实的回头客,更难主动转介绍。仅仅满足功能需求,已经不足以打动新一代的年轻父母


宜良亲亲宝贝的方世萍老板,她即是从对宝宝身体的关注,转向了对妈妈情绪的关注。她发现,妈妈们从“老婆”升级为“妈妈”后,心理和生理压力都很大。于是她喊出了一个口号:“我们懂宝宝的育儿需求,更懂妈妈的焦虑。” 年轻父母需要的不只是一件商品,更是一种情感支持和理解。当我们能倾听妈妈的烦恼,比如育儿焦虑、家庭关系困扰,并给予共情和引导,让门店成为家庭关系协调者时,便能建立起极高黏性和排他性的信任,才能真正实现口碑传播和客户留存


这种信任关系的维系,还体现在服务场景的创新与拓展上。七步堂创始人梁从彪就洞察到,“产品是聊天聊出去的,聊天高手就是销售能手。”为促成这种“聊销”模式,梁从彪建议门店可拆掉部分货柜,设置会议桌,烧好养生茶,邀请顾客坐下交流,通过更深度、更自然的互动,形成服务黏性


同时,门店还需拓展服务宽度与深度,成为“全家健康生命伙伴”。比如梁从彪就觉察到,客户的家是促成营养品交易大单的关键场所。当导购踏入顾客家中,进入的是一个私密且信任感强的场景,一切关于家庭生活及健康的话题都可以更轻易展开。


综上所述,调理型门店真正的出路,在于重构门店与家庭的“生命信任”关系。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