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湖南鼓励生育新政出炉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十条措施》,其中包括:婚假产假延长,鼓励用人单位在国家规定婚假的基础上,将职工的婚假延长至20天;对符合法定生育条件的女职工,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的基础上,延长产假至188天。无痛分娩进医保,《措施》将孕产妇们关注的“无痛分娩”,即椎管内麻醉,纳入医保甲类诊疗项目,个人自付比例降低到0%。此外,还包括优化生育津贴发放流程,将生育津贴发放到女职工本人;增加托育服务供给;逐步免除学前教育保育教育费等政策。

    1天前
  • 美素佳儿联动车企开启跨界营销

    荷兰皇家菲仕兰旗下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美素佳儿“抢先出圈”,官宣携手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启动主题为“守护无界,去见世界”的跨界营销。双方还将在2026年春季正式开启“10000公里守护接力挑战”,邀请亲子家庭带上美素佳儿,驾驶沃尔沃XC70,完成一场横跨亚欧大陆的家庭成长之旅。

    1天前
  • 乐舒适启动招股

    10月31日,乐舒适(02698.HK)在香港启动全球招股。公司计划全球发售9088.4万股股份,其中国际发售部分为8179.56万股,香港公开发售部分为908.84万股。本次发行获多家基石投资者参与,包括Arc Avenue、BA Capital(受新加坡金管局监管)、北京顺澳、HCEP、NewTrails、南方基金、富国基金、易方达、华夏基金(香港)等。基石投资者已同意在满足相关条件后,按发售价认购总金额约1.39亿美元(约合10.8亿港元)的发售股份。

    1天前
  • 安奈儿三季度亏损收窄

    营业收入约为1.06亿,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36%,而年初至报告期末的营业收入约为3.69亿,同比下降18.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0.34亿,同比有所改善,增长了28.61%,年初至报告期末的净利润约为-0.63亿,同比增长19.3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约为净利润-0.34亿,同比增长28.10%,年初至报告期末约为-0.65亿,同比增长18.65%。

    1天前
  • 雅戈尔发布最新财报

    根据最新披露的财务报告,尽管雅戈尔集团在2025年前三季度的整体营收面临下行压力,但其以品牌服装为核心的时尚板块却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2025年前三季报显示,雅戈尔实现营业总收入67.77亿元,同比下降19.32%。时尚板块逆势而上,营业收入50.37亿元,同比增长9.86%。其中,新成员与孵化品牌贡献了重要增量。特别是法国奢侈童装品牌BONPOINT的并表,为集团注入了新的活力。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破局阶段性依赖!从“育儿”到“育家”,场景越广增量越稳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703

( 0 )

( 0 )

( 0 )

2025-10-20 10:31

导读:从争夺“婴儿的第一口奶”到抢占“家庭的未来十年”,母婴行业的生意逻辑正在重塑。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母婴行业的核心赛道高度集中在育儿领域,从宝宝出生后的奶粉、纸尿裤等刚需快消品,到成长过程中的童装、玩具,再到早期启蒙的绘本、益智教具,几乎都围绕着0-3岁、0-6岁的婴幼儿展开。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单点聚焦模式虽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早期实现了快速拓荒,却也在无形中固化了“阶段性生意”的属性。


一方面,用户生命周期短,“做一单少一单”的焦虑如影随形,品牌和渠道被迫陷入一场永无止境的新客争夺战,无法享受用户长期价值的复利;另一方面,品类单一致使竞争同质化,价格战、营销战渐成常态,不仅让品牌失去了创新动力,更加速消费者端的审美疲劳。


当阶段性依赖成为制约行业长期增长的核心瓶颈,转型“育家”真的能让增量更稳吗?


11.jpg


孩子王的实践给出了极具参考性的答案:其率先从育儿服务进化为育家服务,旨在构建一个新家庭的美好健康版图。譬如加快布局全龄段儿童生活馆,打造中国首个真正满足1大1小家庭需求的平台,为-1-14岁亲子家庭提供优质、丰富、潮流的商品和专业的服务;又如大力深耕本地亲子成长服务,依托“孕产加”“成长加”“亲子加”三大服务平台,全方位全场景深度满足会员本地生活需求等。从育儿到育家,不仅是产品覆盖和服务范围的拓展,更是用户价值与商业模式的升维。


无独有偶,Babycare的“育家”转型则从“产品理念”的层面打开了新切口。今年其正式发布「家庭共育」新主张,将长期以来“为妈妈设计”的产品核心升级为“为家庭协作设计”,不再只聚焦妈妈在育儿中的单一需求,而是综合考虑爸爸、祖辈等家庭成员在育儿场景中的痛点,同样为破解阶段性依赖、稳定增量提供了新思路。


无论是孩子王以“场景拓宽”构建家庭服务生态,还是Babycare借“理念升级”重塑家庭共育模式,都并非概念的微调,而是以亲子家庭为核心,着力构建一个全家参与、长期陪伴、可持续性的服务生态。


12.jpg


然而,需要警惕的是,“育家”转型的高价值背后,也暗藏“盲目扩张”的陷阱。从行业实践来看,不少企业在转型中折戟沉沙,往往是陷入了三大典型误区:


一是,品类扩充表面化,跟风堆砌成人洗发水、洗衣液、保健品等商品,却没有结合家庭场景和需求做出差异化,反而挤压了核心育儿品类的空间;二是,服务供给空心化,仓促推出亲子教育、家庭保险等大量育家服务,却缺乏专业能力支撑,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其三,战略定位断裂化,过度侧重育家业务,却忽视了长期积累的育儿核心优势,导致新旧业务脱节,最终陷入“两边不讨好”的困境。


上述这些案例,恰恰反衬出“育家”转型并非“选择题”,而是“方法论命题”——当母婴行业的“育儿红海”里,同质化竞争、用户流失快的内卷愈发激烈,跨越到“育家”的新蓝图中拓宽增长空间已是必然,只是问题的关键,不再是要不要转身,而是如何找准支点,精准落地。


文章来源:孩子王,Babycare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