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可靠股份拟收购汉合纸业不低于60%的股权

    近日,可靠股份公告称,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上海汉合纸业有限公司不低于60%的股权,并实现对汉合纸业的控股。目标公司100%股权的整体估值暂定为不高于人民币6.5亿元。目标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生活用纸ODM/OEM业务,拥有较为成熟的生产工艺及设备,主要产品包括面巾纸、擦手纸、厨房用纸等,以出口为导向,大部分出口至日本、南美、欧洲等地。

    2025-10-31 11:58
  • 伊利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81%

    据财报数据,伊利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03.4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净利润104.26亿元。其中,第三季度伊利实现营收285.64亿元,实现净利润32.26亿元。分业务板块来看,前三季度内伊利奶粉及奶制品实现营收242.61亿元,同比增长13.74%。

    2025-10-31 11:57
  •  汤臣倍健董事长:将用三年时间创出收入新高

    汤臣倍健董事长梁允超为汤臣倍健30周年庆典致辞。他说,30周年的汤臣倍健正直面成长历史上内外双击下的重大挑战;过去两年在百亿收入这道关卡前急刹车和大回撤,有医保政策、购买力下降带来药线VDS整个品类持续大幅下挫等外部因素,更有跨境x抖音新周期主要增量和势能渠道缺失等内部因素。他指出,在2026-2028年,公司将用三年时间创出收入新高,预计中国VDS在未来五年仍将保持高个位数的年增长。(公司发布)

    2025-10-31 11:57
  •  妙可蓝多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09%

    妙可蓝多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9.57亿元,同比增长10.09%;实现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106.88%。其中,第三季度妙可蓝多实现营收13.9亿元,同比增长14.22%;实现净利润0.43亿元,同比增长214.67%。分业务板块来看,前三季度内妙可蓝多奶酪业务实现营收33.02亿元,同比增长17.43%。

    2025-10-31 11:57
  • 卡夫亨氏公布第三季度销售额

    卡夫亨氏公布第三季度销售额。期内,公司销售额为62.4亿美元。首席执行官Carlos Abrams-Rivera表示,尽管经营环境仍然充满挑战,但其看到的情况正在好转,部分原因是公司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投资,旨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且价格合理的产品。今年早些时候,卡夫亨氏宣布将拆分为两家公司。今天,公司表示分拆仍按计划进行,预计将于明年下半年完成。(华尔街日报、彭博)

    2025-10-31 11:57

 母婴行业观察

10万港人北上养老,90亿市场谁先分羹?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690

( 0 )

( 0 )

( 0 )

2025-10-22 10:33

导读:北上养老,正在成为香港老人的“新时尚”。


公开资料显示,过去十年间选择北上养老的香港老人数量增长了40.5%。另据香港官方披露的文件,截至2024年,有近10万名65岁或以上香港老人选择定居广东省。与此同时,香港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2024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23.9%;按照这个趋势,到2050年,每3名港人中预计就有约1名老人。


一边是香港本地养老资源承压,一边是北上养老需求攀升,这种供需变化与老龄化压力叠加,正在推动一个跨界养老生态市场的成熟。


扎堆广东,

因香港养老太贵?


香港老人扎堆选在广东养老,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


首先是显著的成本差距,香港普通护理院月费普遍超过2万港元,高端机构甚至达到4万至6万港元;而大湾区内地城市同类服务价格仅为香港的1/3到1/5。比如,深圳某民营养老院,夫妻二人每月总花费约2万元,比香港同水平机构节省近一半。要知道,在香港,每月上万港元可能只够租一个狭小的单间,更别说享受专业的养老护理服务,这种成本优势对普通收入的香港老人来说吸引力极大。



其次是政策持续加码,香港自2014年推出“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2025年10月后合作机构将增至24家,覆盖大湾区8个内地城市,通过该计划入住的长者,食宿、护理等费用均由香港政府承担,大幅降低了经济压力。


最后是生活适配性强,珠三角城市住房面积普遍是香港的2至3倍,且粤语交流、茶楼文化、饮食习惯与香港高度一致,老人无需花费大量时间适应新环境。


90亿市场,

谁在抢占跨境养老先机?


港人北上养老的刚性需求,带动多个领域市场活跃,各赛道已纷纷布局抢占先机。


保险企业是最先发力的核心领域。早在2023年,中国太保和中国太平就率先瞄准香港用户,将保险产品与内地养老社区入住资格直接挂钩。2024年,中国太保开通“保单直付”功能,支持非人民币保单直接支付内地养老费用,为港人北上养老提供了便利。


到了2025年,北上养老趋势愈盛。泰康保险集团作为康养领域的头部玩家,透露已启动香港寿险牌照申请过程,并于下半年落地香港子公司,计划打通两地养老服务。通过“保险+养老社区”的模式,这些企业正在为香港长者提供跨境养老服务综合性解决方案。



同时,最关键的医疗与配套服务市场也预计将有巨大的需求。目前虽有21间内地医疗机构纳入香港“长者医疗券”试点,实现大湾区9城覆盖,但服务仍局限于门诊,住院、日间手术、药物购买等核心需求仍无法覆盖。且“医健通”虽能互通病历,但未登记长者需现场办理,部分偏远地区仍缺乏粤语医护团队。叠加跨境医保衔接不畅、慢病管理服务断层等痛点,精准适配港老的医疗服务供给严重不足,成为亟待填补的空白市场。


此外,不仅内地企业,香港企业也盯上了这块市场。今年10月,香港联交所上市企业、香港规模最大的医疗集团之一“盈健医疗集团”,拟斥资1.5亿港元以战略入股形式投资内地“正华康养”,将借双方优势互补整合港式医疗标准与内地康养资源,共同打造“港式医疗+内地康养”服务平台,进一步印证了跨境养老赛道的吸引力。


从市场潜力来看,目前香港65岁以上人口超170万,北上养老比例尚不足6%。若未来这一比例提升至15%,将新增超15万潜在用户,按人均月均养老消费5000元计算,市场规模将突破90亿元/年。随着跨境医疗数据互通、保险直付等政策逐步落地,这条赛道的商业价值还将持续释放。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