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母婴行业观察

 热文

2025母婴行业观察年中报告:品类、渠道突破口已现,用“二次创业”心态打好手里的牌
2025-08-06 10:07

忽然一周 | 16个系列婴配粉获批;李佳琦开启线下母婴选品会;newpage一页、爹地宝贝上半年业绩出炉;纽强线下直营首店开业
2025-09-09 18:39

单孩10800元生育补贴,多少会变成“奶粉钱”?
2025-08-06 10:31
靠“医养+保险”狂收37亿,平安好医生今年“赚麻了”
作者:老年行业观察
导读:近日,平安健康医疗科技(简称“平安好医生”)公布了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前三季度业绩。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总收入37.25亿元,同比增长13.6%;经调整净利润达2.16亿元,同比增长45.7%。

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公司,在2018年登陆港交所,如今已成为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的核心平台。
医险协同价值凸显, 居家养老权益用户增长41%
从业务板块来看,平安好医生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两大方向:一是通过"医险协同"模式持续拓展金融客户群体,二是居家养老和企业健康管理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
具体而言,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F端(金融端)及B端(企业端)企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5%,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其中,F端业务通过与平安集团的紧密合作,不断完善"保险+健康服务"的产品组合。截至2025年6月末,平安集团近2.47亿个人客户中,有近63%同时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这些客户的客均合同数、客均AUM(资产管理规模)分别为未享有生态圈服务权益客户的1.5倍、4.1倍。
B端业务则聚焦企业健康管理市场,为企业客户提供包含体检、健康管理等在内的综合解决方案。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服务企业客户数超过4500家,B端付费用户数较去年同期增长30.6%。2025年上半年,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平安人寿新业务价值占比近70%,进一步印证了医险协同的商业价值。

在居家养老方面,公司通过医联体、护联体、住联体和乐联体四种模式,全面覆盖健康管理、生活协助、慢病照护以及精神陪伴等十大服务场景。截至三季度末,其居家养老服务的权益用户数较2024年末增长41%,服务规模持续扩大。
家庭医生客均成本降52%, AI重塑医养服务模式
在人口结构变迁与政策支持的双重推动下,中国家庭医生与养老产业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根据民政部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3.1亿,占总人口22%。这一庞大群体对慢性病管理、定期健康监测等服务的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市场潜力巨大。
为应对这一需求,平安好医生积极构建强大的服务网络。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整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清华大学等优质医疗资源,建立起覆盖5万名医生、4000家医院、24万家药房的完善供应链体系。这一布局使其能够同时满足标准化服务与个性化定制的双重需求。
技术赋能成为提升服务效率的关键驱动力。2025年,公司推出“7+N+1“医疗AI产品矩阵,全面覆盖智能诊断、慢病管理、养老陪护等多个场景。通过AI技术的深度应用,家庭医生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52%,复杂疾病多学科会诊方案的准确率提升至近90%。这种技术与场景的深度融合,不仅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更确保了服务品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养老服务正在从零散化向系统化转变,企业之间的竞争重点也从单纯追求用户规模,转向了提升服务质量和资源整合能力。平安好医生的实践表明,在养老服务这个赛道上,单一的服务很难形成竞争力,只有把支付方、服务提供方和供应链等各个环节都打通,才能建立持久的优势。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