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孩子王Q1净利润同比增长165.96%

    4月24日晚间,孩子王(301078.SZ)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孩子王实现营业收入24.03亿元,同比增长9.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00.81万元,同比增长165.96%,现金流持续保持良好,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68亿元,同比增长18.09%。在2024年全年实现营利双增的基础上,孩子王又打响了2025年“开门红”,持续拓展自己作为母婴童行业领跑企业的发展韧性。孩子王将业绩增长归于三扩战略的推进带来的运营改善和单客价值提升,推动存量业务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同时通过直播和加盟拉动了新增量。从规模来看,孩子王已拥有超过1200家门店,全国50万人以上城市覆盖率达75%。同时,孩子王还实现了“直营门店×加盟店×仓店×即时零售×电商×直播”全域场景覆盖。


    持续增长的业绩让孩子王成为母婴童行业首家营收破百亿元的企业,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一季度,孩子王在AI领域大展拳脚,与火山引擎共同打造“BYKIDs AI伴身智能硬件孵化器”,还与辛选集团合资创立了泛母婴生态创新平台“链启未来”。

    11分钟前
  • 雀巢中国换帅

    4月25日消息,全球最大食品饮料企业雀巢宣布:任命现任菲律宾市场负责人马凯思(Kais Marzouki)为大中华区市场负责人,此任命自2025年7月1日起生效。现任雀巢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西强决定搬到上海以更多陪伴家人,并将在集团外寻求新的职业发展机会。

    11分钟前
  • 母婴头部达人彩虹夫妇宣布暂停直播

    4月25日消息,拥有1500万粉丝的抖音网红彩虹夫妇近日宣布账号将暂时停播,二人表示,自己5年内直播带货超过1000场,场均在8个小时以上,身体早已透支,需要思考下未来的路。第三方数据平台显示,2024年彩虹夫妇主账号带货直播191场,场均销售额500万~750万,2023年带货直播362场,带货销售额场均250万~500万。若取最高值估算,彩虹夫妇2年带货销售额约为32亿元。彩虹夫妇的达人标签为美妆/母婴宠物/个护家清,聚焦在母婴领域,按带货销售额排名,2024年彩虹夫妇可位列达人榜前10。2024年学习机/教育伴学机是其带货的第一大品类,占比为9.37%,婴童营养品位列TOP3,占比达6.81%。

    11分钟前
  • 山东:三周岁以下婴幼儿父母各每年累计不少于10天育儿假

    在4月22日举行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葛玉桂介绍,山东省始终将强化生育支持政策供给、推进家庭健康促进行动和弘扬新型婚育文化作为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聚焦政策供给、服务创新与文化引领精准施策。具体包括,着重强化生育支持政策供给。推动新《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落地实施,将婚假由3天增加至15天,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的,再增加婚假3天;产假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再增加60天;设陪产假15天;三周岁以下婴幼儿父母各每年累计不少于10天育儿假,并且明确假期内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保持不变,从制度层面减轻家庭生育负担。

    11分钟前
  • 杭州生育津贴发放大变化,将直接拨付个人银行账户

    据杭州发布,为更好地保障女性职工产假期间的权益,杭州医保在现有的生育津贴“省心办”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发放流程,从2025年5月1日起,已按规定参加杭州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的各类企业、民办非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用人单位在职职工,符合生育津贴申领条件的,可由参保人员或所在用人单位经办人申请,经医保经办机构审核通过后发放至参保人员本人银行账户。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在2025年5月1日前申领生育津贴的,医保经办机构按原渠道拨付至参保人员所在用人单位银行账户。

    11分钟前

 母婴行业观察

圣牧陷价格困局如何自救 两大业务板块迎双降

产业

行行

阅读数: 1343

( 0 )

( 0 )

( 0 )

2017-09-15 10:04

导读:“圣牧业绩的下滑背后是整个奶制品行业整体低迷的缩影,上半年整个奶制品市场需求减弱,而这影响了圣牧的销售”

“中国最大的有机乳品公司”——这是中国圣牧有机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牧”)在其官网对自身定位的介绍中向外界传递的信息。

而如今,在赴港上市三年后,这家身背“中国有机牛奶第一股”光环的乳品企业却遭遇了经营业绩上的最严重的一次挫败。

圣牧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其共计实现销售收入为11.52亿元,同比下滑28.7%。

销售收入在下滑,圣牧的利润同样在下滑,并且更加严重。

财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圣牧溢利为1.31亿元,同比下滑75.4%;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0.06亿元,同比下滑98.4%。

对于业绩出现如此巨大变动,圣牧在财报的字里行间中解释为“原料奶售价同比下滑”“自有品牌降价”“受归属于母公司的生物资产公平值减销售费用的变动产生较大亏损”等因素所致。

然而,对于这样的解释,来自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似乎并不“买账”。

东方财富网信息显示,在圣牧首次发布2017年上半年《盈利警告》时,其股价即逆市大跌11.35%。

“圣牧业绩的下滑背后是整个奶制品行业整体低迷的缩影,上半年整个奶制品市场需求减弱,而这影响了圣牧的销售。”深圳中为智研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员张雷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两大业务板块迎双降 

是哪些业务板块拖了圣牧的后腿?

公开资料显示,圣牧旗下共有两大业务板块,即奶牛养殖业务、液态奶业务。而如今,从2017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圣牧的这两大业务板块都在大幅下滑。

财报显示,圣牧在奶牛养殖业务方面实现13.35亿元,较2016年的13.17亿元实现小幅增长。不过,在奶牛养殖业务方面,圣牧的原料奶销售实际多数属于内部消化,这一部分大概占了60.5%。

所谓“内部消化”是指圣牧奶牛养殖业务中的原料奶用于内部液态奶业务的生产。

也因此,如果仅从圣牧奶牛养殖业务实现外部销售收入来看,圣牧的原料奶销售实际并不良好。

财报显示,圣牧奶牛养殖业务实现外部销售收入为4.5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8.49%。

具体而言,在圣牧原料奶的外部销售中,圣牧主打的有机原料奶实现外部销售收入为2.3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20.34%;优质非有机原料奶实现外部销售收入为2.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6.35%。

与此同时,下滑的还有圣牧的液态奶业务。

财报显示,圣牧液态奶业务实现销售收入为6.97亿元,较上年同期同比下滑34.14%。

在6.97亿元的液态奶业务销售收入里,圣牧的有机液态奶业务占了很大比重,为6.8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33.5%;此外,其高端非有机液态奶销售收入为0.09亿元,同比下滑61.33%。

当然,下滑的并非仅有圣牧“销售收入”这一财务指标。圣牧的毛利、毛利率同样表现不佳。

总体来看,圣牧在2017年上半年共计实现毛利(抵消后)为5亿元,同比下滑35.32%。这其中,圣牧的奶牛养殖业务和液态奶业务分别实现毛利(抵消后)为1.67亿元、3.33亿元,同比下滑分别为30.71%、37.41%。

与此同时,圣牧的毛利率也下降明显。财报显示,圣牧在2017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为43.4%(抵消后),较上年同期的47.8%减少4.4个百分点;这其中,奶牛养殖业务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43.2%降为36.7%,液态奶业务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50.3%降为47.8%。 

原料奶售价下跌超10%

“原料奶价格持续走低已成为圣牧业绩下降或亏损的最主要因素,而此轮原料价格走低与上游去产能趋势紧密相关。”谈到圣牧业绩下滑的原因,张雷说,“由于以往进口奶冲击以及。国内产能过剩,原料奶价格持续走低,成为其上半年业绩下降的最主要因素。”

来自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区)的生鲜乳平均价格已经从今年1月的3.55元/公斤,下降至6月的3.42元/公斤。

圣牧财报也印证了张雷的说法。

整体来看,圣牧的原料奶在2017年上半年实现29.41万吨,这一数字比上年同期的27.83万吨增长了5.68%。

可是,圣牧原料奶的售价却在大幅下跌,而这也直接造成了销售收入的下滑。

财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圣牧原料奶的平均售价为每吨4540元,较上年同期的每吨4732元下滑了4.06%。

从上述数据来看,可能感觉圣牧的原料奶售价降幅并不太大。这是因为圣牧销量的58.53%原料奶在靠“内部消化”维持价格。

如果我们从圣牧对外销售的结果来看,圣牧的原料奶售价下跌的更加明显。

圣牧的原料奶分为有机原料奶和优质非有机原料奶两部分。财报显示,圣牧有机原料奶在2017年上半年外部销售平均售价为每吨4194元,较上年同期下跌10.37%;同时,圣牧优质非有机原料奶外部销售的平均售价为每吨3335元,较上年同期下跌11.82%。

不过,除了行业大背景的影响因素,业内人士同时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圣牧在2017年的表现不佳也跟自身在液态奶业务上的策略有关。

“由于养殖成本较高,圣牧自有液奶品牌走的是高品质、高价格的高端路线,与目前国内市场需求并不一致,这才是导致其液奶品牌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张雷坦言。

财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圣牧的有机液态奶销量为7.09万吨,较上年同期下滑23.8%;平均售价也由上年同期的每吨1.11万元降为0.97万元,下滑12.8%。

不过,对此,圣牧则称其在过去的半年一直是在“稳定价格,提升圣牧的品牌形象”。

“2017年以来,面对国内乳品行业进一步加剧的竞争态势,圣牧提出‘提升品牌、稳定价格、深耕渠道、创新发展’的市场策略,在这一策略的指导下,今年1月至5月圣牧在终端市场上主动退出价格战,全面地稳定了价格,提升了圣牧的品牌形象。”圣牧称,“尽管在稳定价格维护品牌形象的过程中,与去年同期相比,市场份额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品牌形象的提升对于圣牧品牌长远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如何自我拯救

现状之下,一贯宣扬“有机品牌”的圣牧该如何自我拯救破局?

“圣牧现在应该逐步加强调整经营策略,延长产业价值链,扩大知名度。”张雷建议。

张雷举例,譬如圣牧可以开发牧草种植与养牛规模,下游则应拓展有机婴幼儿配方奶粉、成人奶粉及低温品类;积极开发奶酪、半浓缩奶制品、高端儿童乳制品等终端产品。

“未来有机婴幼儿奶粉、奶酪有一定发展空间。在上游环节,圣牧可利用沙漠有机产业链优势开发多种种植和养殖产品。”张雷说。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向法治周末记者表达了相同的建议。

“圣牧从根本上改变圣牧的经营结构,围绕沙漠有机农业展开,打造奶肉兼用型牛,发展高附加值的养殖产业。”宋亮说,“可以种植有机的蔬菜、水果,如蓝莓、沙棘、有机甜瓜等。”

“从经营层面讲,中国圣牧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原奶销售和下游产品销售的问题。”中研普华研究员茹俊波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在原料奶的销售上,中国圣牧需要寻求大客户。”茹俊波说,“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圣牧五大客户合共占集团销售收入总额的49.5%,最大客户占集团总收入额的23.4%。五大供应商占集团总采购额的37.5%,最大供应商占集团总采购额的17.7%。”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