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税务总局:营养保健食品制造收入同增6.9%

    7月16日,税收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银发经济发展呈现三大亮点。从生产制造看,营养保健食品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较全国制造业平均增速分别高出1.7个百分点。健康消费增速亮眼,上半年,助行助听产品、老年营养和保健品、健康监测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2.2%、30.1%、7.5%。健康消费预防性支出显著增长,反映出健康意识从被动医疗向主动管理转变。(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

    13小时前
  • 奶酪消费迎来复苏迹象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六届奶业大会“中国奶酪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凯度消费者指数业务总监廖为新在此次研讨会上分享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奶酪品类市场销售呈现复苏迹象,渗透率有所上升,但与其他乳制品相比,仍有较多增长空间。截至2025年6月13日,奶酪销售额同比下降幅度已缩小到0.1%,市场渗透率也从2025年3月的28.8%提升至2025年6月的29.2%。(新京报)

    13小时前
  • 天猫健康官宣青少年营养品新商策

    日前,天猫健康保健行业资深专家昭觉透露,母婴、药企、营养品品牌正在加速上天猫健康,布局儿童及青少年营养品赛道。对此,天猫健康加码推出专享新商政策,母婴品牌跨界营养品赛道,将可享受一对一,一日开店等新商专属服务。天猫健康还针对新手、进阶、高阶品牌推出三档新商成长政策,包括50%淘客佣金,20%流量加码等,单店最高可享受150万元经营激励金。

    13小时前
  • 伊利三赴链博会发布品质公约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作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交流平台,本届链博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50余家企业与机构参展。伊利集团作为中国奶业“链主”企业,已连续三届应邀亮相,并在本届盛会上重磅推出全产业链供应链成果展。开幕当天,伊利携手中国国际商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国研网、搜狐网等,共同发布了以伊利为样本的《中国奶业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中国奶业的实践成果与发展路径。同时,伊利首创奶业AI互动演讲,以前沿科技手段沉浸式讲述中国牛奶的品质跃迁与产业变革,并联合全球合作伙伴缔结《中国奶业供应链品质公约》。

    13小时前
  • 贝因美:控股股东申请预重整

    贝因美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浙江小贝大美控股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6日向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预重整申请。截至公告披露日,小贝大美控股共持有公司股份132,629,47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28%。其中,被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为131,105,171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98.85%。小贝大美控股的预重整申请尚未被正式受理,小贝大美控股后续实施重整程序,可能导致其在公司的股东权益发生调整。

    13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李宁频频收购老牌鞋服品牌,Clarks能否成为下一个“FILA”?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4161

( 0 )

( 0 )

( 0 )

2020-10-15 09:47

导读:10月13消息,中国香港私募基金公司莱恩资本Lion Rock Capital正在洽谈收购英国百年鞋履品牌Clarks的股份,涉及资金约为1亿至1.5亿英镑。一同参与竞购的还有专门为陷入困境的零售商提供资金的公司Alteri Investors,关于交易的讨论将在下个月结束。值得关注的是,莱恩资本现任董事长正是国内运动服饰巨头李宁的创始人李宁。这意味着李宁或许就是莱恩资本此次出手收购Clarks的授意者,也是最大的受益方。


作者:童装观察


2019年中旬,李宁集团与莱恩资本合作成立私募基金,投资大约6100万美元,希望通过该基金收购欧洲的相关业务品牌。


李宁频频收购老牌鞋服品牌,意在何为?


Clarks品牌历史可追溯到1825年,至今已有195年的历史。1992年,Clarks在中国开设了第一家专卖店,并于2004年在中国设立品牌公司。名号打响后的Clarks迅速扩张,除英国本土市场外还在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超过一半收入来自国际市场,巅峰时期每年能卖出5400万双鞋子,目前在全球拥有逾1400家店,其中有400多家位于中国。目前,Clarks已成为全球第一非运动鞋品牌,同时也是全英国第一的男女鞋品牌,全英国第一的童鞋品牌。


然而面对愈发拥挤的赛道,Clarks的财务状况自2014年就不容乐观,Clarks的利润自2014年开始下滑,2018年开始亏损,2019年亏损达到8290万英镑。Clarks于去年11月发布盈利预警,并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关闭大量门店。


今年5月份,李宁旗下非凡中国宣布收购罗家圣持有的堡狮龙10.93亿股股份,占堡狮龙总股本的66.6%,共计4662万港元。收购完成后,非凡中国与罗正杰分别占有财团80%及20%的股份。


从2014年开始,堡狮龙的业绩表现近年来每况愈下,年度利润已连续四年呈下滑趋势,其2014至2017年分别录得1.27亿港元、1.15亿港元、2500万港元、488.6万港元。2018年起亏损更是不断扩大,在截至今年6月底的财年内,该集团收入同比大跌27%至10.92亿港元,净亏损较上一年的1.39亿扩大至3.68亿港元。


无论是堡狮龙还是Clarks,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拥有一定的历史底蕴或情怀,但因品牌老化而日渐衰落。


其实不仅仅是堡狮龙和Clarks,李宁同样属于老牌鞋服品牌,同样经历过品牌老化,不同的是,李宁经过各种有效改革,最终“转危为安”。有分析认为,一边是时尚老牌纷纷面临关店潮,另一边则是新兴时尚品牌抢占了半壁江山,李宁此时拾起堡狮龙和Clarks等老牌子,或许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看到潜伏的机遇,试图复制他在“拯救李宁”这一历史任务中的成功经验,再加上被收购品牌多年的沉淀,重新焕发活力的可能性非常大。


Clarks能否成为下一个FILA?


李宁一直贯彻“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的发展策略,并且在这种策略的推动下,李宁用一年时间从连续亏损30多亿到实现盈利。


相比于同样发展迅猛的运动品牌安踏,它们的策略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安踏一直秉承“单聚焦,多品牌,全渠道”的战略。除主品牌安踏之外,FILA、迪桑特、始祖鸟等收购的品牌也在不断爆发。关于李宁近来不断收购成熟品牌的动作,尤其是此次的鞋履品牌Clarks,有人认为,李宁可能有意打造能对标FILA的品牌。


此前,李宁曾有过多次收购的动作,但是和安踏收购FILA大中华区业务取得的巨大成功相比,李宁集团的收购成果逊色不少,收购品牌停留在红双喜,羽毛球品牌凯胜等规模。


FILA与Clarks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追根溯源,FILA属于意大利品牌,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同样面临品牌老化、发展无力的局面。安踏于2009年收购FILA在中国的商标使用权和专营权时,遭到业内人士质疑。因为FILA当年处于亏损状态,高达5000万元;并且彼时的安踏作为一个大众偏低端运动品牌运作高端国际品牌的能力同样受到质疑。


近些年,FILA的成功不仅改变了大众对安踏的固有认知,对安踏业务的运作也有一定提振作用。FILA经过改造,实现了老品牌焕新。Clarks同样属于优质的传统国际鞋服品牌,李宁凭借其经验,将Clarks塑造成具有特点的经典品牌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同时,这也将完善李宁在国际市场的布局。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