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雀巢两项目今年将在青岛投产

    据媒体日前报道,莱西雀巢UHT超高温灭菌奶项目项目总投资11亿元,计划分三期实施。一期预计2025年9月投产,年产值10亿元,增加税收1亿元。该项目也是雀巢公司全球第一家奶业智能化、数字化“灯塔工厂”,将大大提高雀巢青岛奶制品生产能力,在更好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当地乳制品产业发展。此外,雀巢1.8g咖啡小条包生产项目也于近日开工建设,总投资1亿元,主要从事小包装速溶咖啡生产、销售,计划今年10月竣工投产。(信网)

    1天前
  •  美赞臣拟60亿元在美扩建奶粉工厂

    近日,美国密歇根州渥太华县公布的六月审查清单显示,美赞臣拟扩建泽兰(Zeeland)市婴儿配方奶粉工厂。美赞臣计划清理工厂旁边的两处住宅物业,为耗资超过8.3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60亿元)的扩建项目腾出空间。美赞臣表示,此次扩建和现代化升级改造对于维持其运营标准并遵守美国联邦法规至关重要。(Mlive)

    1天前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1.2亿单

    美团内网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7月5日22时54分,美团即时零售当日订单已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已超过1亿单。截至当日20时45分,美团内网显示平台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了1亿单。这也意味着,在2个小时的时间内,美团产生了超过2000万笔订单。公开报道显示,去年夏天美团的单日订单峰值超过了9000万单。(公司发布)

    1天前
  • 健合婴配粉上半年高个位数增长

    近日,健合集团发布上半年未经审核业务及财务表现。公告显示,公司上半年收入按同类比较基准录得中个位数增长,经调整可比EBITDA预计同比下降0%至5%,但经调整可比纯利预计同比增长1%至15%。分业务看,公司三大业务板块均获增长。其中,婴幼儿营养及护理分部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销量录得高个位数年增幅,得益于持续获得新消费者(尤其是电商及婴幼儿专卖店渠道)并扩大市场份额。Biostime在中国内地超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市场份额从去年的13%增长到截至2025年5月的15.8%。集团1段和2段婴幼儿配方奶粉强劲增长,在618大促期间成交总额获得103%的增幅。(营养品观察)

    1天前
  • 欧盟公布近30亿食品创新计划

    近日,欧盟委员会宣布了一项生命科学战略,包含3.5亿欧元资金(约29.5亿人民币),用于发酵技术研发,以帮助开发可持续食品成分和替代蛋白质,减少对粮食进口的依赖,减少排放,融入欧洲大陆新一轮生物技术创新浪潮。该战略重点关注两种方法:生物质发酵,利用农业副产品生产出模仿肉类味道和质地的食品;精准发酵,已用于奶酪制作,目前正被欧洲初创企业应用于生产乳清蛋白、棕榈油替代品和巧克力混合物等原料。(FoodBev)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mini模式狂奔,中小业态成母婴店未来大势?

产业

关关

阅读数: 2398

( 0 )

( 0 )

( 0 )

2020-11-18 09:52

导读:近年来,零售业大型商超独占鳌头的时代似乎已经结束。今年尤甚,疫情影响下的大型实体零售商疲软态势进一步加剧,从已经发布半年报的零售业上市公司数据来看,关店、倒闭、裁员频出,业绩一片惨淡。与此同时,欣欣向荣的“小店”在不断崛起,不少商超巨头纷纷推出mini店积极抢占市场,街头巷尾社区、医院等周边的小业态门店开始以惊人的复制能力迅速扩张。


作者/新母婴店


早前,有消息称,大润发mini店“小润发”在江苏南通开业,取名小润发RT-mini,这也是大润发在与盒马联合推出“盒小马”之后,再次进行业态迭代。事实上,在小业态的探索和扩张上,大润发并非个例。


早在2018年年初,华润万家CEO徐辉就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小业态,今年一月份,继万家MART之后华润又推出一新品牌便利超市——万家LIFE,服务半径为步行5-10分钟社区居民。永辉超市也是一样,从去年开始就在全国尝试近社区场景的mini店型,上半年mini店共完成对19个省份50个城市的覆盖,开业398家,平均面积488平米,合计营业收入5.5亿元。此外,京东7FRESH也致力于打造24小时社区好邻居。


以上,不难看出,不论是传统超市巨头大润发、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永辉还是新零售巨头盒马,或是家电巨头京东、苏宁和国美,对于小业态门店都显露出了极大的兴趣。


mini模式狂奔,中小业态才是未来?


如果说传统的商超大卖场是零售业的一头头大象,那么如今快速扩张随处可见的mini小业态门店无异于是零售行业的蚂蚁雄兵,已然成为能与线下大卖场和电商平台分庭抗礼的一股十分强势的力量。


据凯度消费者指数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在户内消费的场景下,小业态快速发展,销额增长+10%,大多数消费者会在小业态中购买多样化品类的商品。此外,以婴幼儿奶粉为例,AC尼尔森曾发布调查报告称,在商超传统卖场,婴幼儿奶粉的销售额出现负增长,相反,母婴专卖店、电商平台则大幅增长。基于此,可以看出,当下的小业态门店聚焦在较少品类做到极致,更加贴近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有极高的生命力。


2020111808.png


事实上,小业态的兴起有其必然性。从零售商角度出发,成本可控,可以用最小的面积吸引更多更广泛的客流,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于社区之中,从而提升门店的坪效;从消费者层面来说,则是解决了线下零售“最后一公里”的痛点,小而美、小而精更符合新一代年轻消费者的购物需求。


小业态不在“小”,专业、效率、便捷才是核心


相比与包罗万象的大卖场,其实mini店更能体现出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水平,小业态的关键不在于门店面积单一层面上的“小”,反而是为了解决消费者提出更多的问题,未来,母婴零售小业态的方向应该是更加专业且有效率,与消费者离得更近。


聚焦在母婴零售行业,以大店模式迅速发展起来的孩子王已然成为标杆,让众多玩家望尘莫及,这已然说明,大店模式并非是伪命题,只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母婴店都有孩子王的强大技术和专业人员等的加持,能做到“商品+服务+社交”三轮驱动。对于中小母婴店来说,小业态似乎为母婴零售生意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


第一,拓展服务边界。当产品越来越聚焦,就要尝试把代收快递、送货上门等便民服务更好地融入到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一般来说,小业态的门店服务用户有限,因此母婴店要转变流量思维,认真对待每一个用户,当消费者和门店老板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复购率,长时间保持极强的粘性。


第二,针对不同需求的品类进行差异化营销。对于奶粉和纸尿裤这种刚需产品,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更大,因此,无论是赠品还是优惠政策要尽可能多一些,为门店培养忠实的用户群体。而对于一切功能性的宝宝个护品类,消费者更习惯先试用再购买,商家可以推出更加便捷的包装,同时,还可以结合消费者进店购买路径,优化店内产品的陈列。


第三,实体门店小不可怕,让社群成为团购交易平台。首先要逐步培养用户掏钱的习惯,培养她们在本群付费的意识,从1块钱在到 5 块钱再到 10 块钱;第二,基于大多数是妈妈群体,且有可能是全职妈妈居多,宝妈群体的产品需求是生活用品,从人性需求来说,有占便宜,从众心里等,分析完需求开始找流量,积极邀请他们参与;最后,只要团购成为习惯,自然就会成为门店的忠实顾客,交易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总的来说,小业态虽火热,入局还需谨慎,无论是大卖场还是mini小店,零售生意的本质终究还是要回归到消费者最核心的需求。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