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孕婴世界冲刺北交所再进一步

    11月10日,成都孕婴世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孕婴世界”)收到了第二轮问询。此前,孕婴世界上市申请于6月25日被受理,7月21日进入问询阶段。根据招股书,孕婴世界拟募资1.91亿元,1.43亿元用于销售服务网络建设项目、4843.88万元用于数智化中心建设项目。孕婴世界前五名供应商主要为伊利股份、飞鹤乳业、健合、金佰利等,2022-2024年,向前五名供应商的采购占比分别为69.43%、76.37%、84.29%。(卫品商业情报)

    28分钟前
  • 多爱10月扩张7店

    广西本土连锁品牌多爱,宣布在10月份开出了7家新店,覆盖广西的横州、玉林、东平、陆川、贵港五大区域。(新母婴店)

    28分钟前
  • 五个女博士上新儿童双钙营养包

    近日,五个女博士推出儿童双钙营养包,称 6大“0”添加,不含14项过敏源,350mg微米海藻双钙满足每日钙缺口。

    28分钟前
  • 巨星传奇与宇树科技成立合资公司

    11月12日午后,港股巨星传奇股价直线拉升,盘中大涨超20%。消息上,巨星传奇12日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11月11日,巨星传奇全资附属公司星创艺(昆山)文娱有限公司(下称“星创艺”)与宇树科技的全资附属公司北京灵翌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灵翌科技”)订立合资企业合作协议书,双方同意共同成立宇星娱乐科技有限公司,星创艺及灵翌科技各自将持有合资公司50%权益。(中新经纬)


    28分钟前
  • 乳品进口重回正增长,高端产品需求强劲

    进博会期间,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曹德荣在“新形势下我国乳业优化升级发展政策宣讲会”上表示,2022年-2024年,中国乳制品进口有所下降,但2025年以来,乳制品进口重新实现正增长。从1-9月进口数据来看,乳清粉、奶油、奶酪等品类的突出表现,带动我国乳制品进口量、进口额重回增长轨道。其背后是中国消费者对低脂、低糖、高蛋白、有机、无添加等功能性乳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茶饮、烘焙等新业态对高质量乳品的需求不断扩大,促使中国乳制品行业向高附加值产品及原料进行结构性转型。

    28分钟前

 母婴行业观察

mini模式狂奔,中小业态成母婴店未来大势?

产业

关关

阅读数: 2516

( 0 )

( 0 )

( 0 )

2020-11-18 09:52

导读:近年来,零售业大型商超独占鳌头的时代似乎已经结束。今年尤甚,疫情影响下的大型实体零售商疲软态势进一步加剧,从已经发布半年报的零售业上市公司数据来看,关店、倒闭、裁员频出,业绩一片惨淡。与此同时,欣欣向荣的“小店”在不断崛起,不少商超巨头纷纷推出mini店积极抢占市场,街头巷尾社区、医院等周边的小业态门店开始以惊人的复制能力迅速扩张。


作者/新母婴店


早前,有消息称,大润发mini店“小润发”在江苏南通开业,取名小润发RT-mini,这也是大润发在与盒马联合推出“盒小马”之后,再次进行业态迭代。事实上,在小业态的探索和扩张上,大润发并非个例。


早在2018年年初,华润万家CEO徐辉就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小业态,今年一月份,继万家MART之后华润又推出一新品牌便利超市——万家LIFE,服务半径为步行5-10分钟社区居民。永辉超市也是一样,从去年开始就在全国尝试近社区场景的mini店型,上半年mini店共完成对19个省份50个城市的覆盖,开业398家,平均面积488平米,合计营业收入5.5亿元。此外,京东7FRESH也致力于打造24小时社区好邻居。


以上,不难看出,不论是传统超市巨头大润发、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永辉还是新零售巨头盒马,或是家电巨头京东、苏宁和国美,对于小业态门店都显露出了极大的兴趣。


mini模式狂奔,中小业态才是未来?


如果说传统的商超大卖场是零售业的一头头大象,那么如今快速扩张随处可见的mini小业态门店无异于是零售行业的蚂蚁雄兵,已然成为能与线下大卖场和电商平台分庭抗礼的一股十分强势的力量。


据凯度消费者指数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在户内消费的场景下,小业态快速发展,销额增长+10%,大多数消费者会在小业态中购买多样化品类的商品。此外,以婴幼儿奶粉为例,AC尼尔森曾发布调查报告称,在商超传统卖场,婴幼儿奶粉的销售额出现负增长,相反,母婴专卖店、电商平台则大幅增长。基于此,可以看出,当下的小业态门店聚焦在较少品类做到极致,更加贴近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有极高的生命力。


2020111808.png


事实上,小业态的兴起有其必然性。从零售商角度出发,成本可控,可以用最小的面积吸引更多更广泛的客流,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于社区之中,从而提升门店的坪效;从消费者层面来说,则是解决了线下零售“最后一公里”的痛点,小而美、小而精更符合新一代年轻消费者的购物需求。


小业态不在“小”,专业、效率、便捷才是核心


相比与包罗万象的大卖场,其实mini店更能体现出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水平,小业态的关键不在于门店面积单一层面上的“小”,反而是为了解决消费者提出更多的问题,未来,母婴零售小业态的方向应该是更加专业且有效率,与消费者离得更近。


聚焦在母婴零售行业,以大店模式迅速发展起来的孩子王已然成为标杆,让众多玩家望尘莫及,这已然说明,大店模式并非是伪命题,只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母婴店都有孩子王的强大技术和专业人员等的加持,能做到“商品+服务+社交”三轮驱动。对于中小母婴店来说,小业态似乎为母婴零售生意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


第一,拓展服务边界。当产品越来越聚焦,就要尝试把代收快递、送货上门等便民服务更好地融入到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一般来说,小业态的门店服务用户有限,因此母婴店要转变流量思维,认真对待每一个用户,当消费者和门店老板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复购率,长时间保持极强的粘性。


第二,针对不同需求的品类进行差异化营销。对于奶粉和纸尿裤这种刚需产品,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更大,因此,无论是赠品还是优惠政策要尽可能多一些,为门店培养忠实的用户群体。而对于一切功能性的宝宝个护品类,消费者更习惯先试用再购买,商家可以推出更加便捷的包装,同时,还可以结合消费者进店购买路径,优化店内产品的陈列。


第三,实体门店小不可怕,让社群成为团购交易平台。首先要逐步培养用户掏钱的习惯,培养她们在本群付费的意识,从1块钱在到 5 块钱再到 10 块钱;第二,基于大多数是妈妈群体,且有可能是全职妈妈居多,宝妈群体的产品需求是生活用品,从人性需求来说,有占便宜,从众心里等,分析完需求开始找流量,积极邀请他们参与;最后,只要团购成为习惯,自然就会成为门店的忠实顾客,交易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总的来说,小业态虽火热,入局还需谨慎,无论是大卖场还是mini小店,零售生意的本质终究还是要回归到消费者最核心的需求。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