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正式公布,伊利、蒙牛、飞鹤、君乐宝等上榜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其中,九家乳品企业上榜。被评为“时代优品”的企业包括:伊利、蒙牛、飞鹤、君乐宝、三元、新疆石河子花园乳业有限公司(品牌“花园”)。被评为成长企业的企业为:天津海河乳品有限公司(品牌“海河”)、陕西红星美羚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美羚”)、新疆凯瑞可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品牌“瑞缘”)。

    22小时前
  • 贝因美股价连续多个交易日涨停

    4月13日,贝因美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交易价格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经核实,公司未发现前期披露的信息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近期公共传媒未报道可能或已经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本公司未公开重大信息。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近期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或预计将要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本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公司股票异常波动期间,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未买卖公司股票。公司不存在违反公平信息披露规定的情形。(公司公告)

    22小时前
  • 美团“反攻”即时零售,“闪购”将成独立品牌

    4月12日上午,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在社交媒体上透露,美团非餐饮品类订单已突破1800万单,并宣布美团将在下周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标志着美团将进一步发展即时零售业务。据悉,王莆中提到的“美团即时零售品牌”是美团闪购,目前美团正在小范围灰度测试APP首页的“闪购”一级入口。过去“美团闪购”没有APP独立入口,主要依托于美团外卖,区别只是买餐或买非餐食。(亿邦动力)

    22小时前
  • 澳门特区婴幼儿每年将获发1.8万澳门元津贴

    4月14日,中国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在立法会发表上任后首份施政报告(《2025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题为“革新谋发展,奋进开新局”。岑浩辉宣布,澳门特区政府将推出“育儿津贴”计划,向澳门永久性居民中三岁以下婴幼儿每月发放1500澳门元,每年合共发放1.8万澳门元津贴。此外其他惠民措施也有所调整,出生津贴调升至6500元、结婚津贴调升至2200元。据悉,澳门特区2024年全年新生婴儿为3607名,同比减少105名,出生率下跌0.2个千分点至5.3‰。

    22小时前
  • 海南:拟出台育儿补贴办法,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提振和扩大消费三年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加大生育养育保障支持。出台育儿补贴办法。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形成政策合力。开展省级层面消费领域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发挥供销系统、乡村振兴队伍等作用,精准实施消费帮扶。鼓励将工会经费用于职工节日慰问品、健身、文体等消费。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实现弹性错峰休假,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22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没有窜货,母婴店的奶粉就一定能卖出高价吗?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2414

( 0 )

( 0 )

( 0 )

2022-07-07 10:22

导读:假使窜货可以杜绝,奶粉就一定能卖出高价吗?利润就一定会高吗?


”即便不是100%,奶粉生意应该也会比现在好。“


“在我看来,窜货就是万恶之源,没了窜货,不只奶粉,其他品类也会好。“


”奶粉低价也难卖就是窜货造成的,如果没窜货,至少不会像现在一样人人都喊奶粉难卖。“


当问及“没有窜货,母婴店的奶粉就一定能卖出高价吗?”这个问题时,不少母婴店从业者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有的斩钉截铁,窜货问题猖獗难治,几乎没有一家门店可以置身事外,也因窜货成疯导致奶粉利润持续收窄。有一位中小连锁母婴店主直言,现在所有奶粉利润都低,200+以上客单价奶粉单罐赚50都算高毛,20%的毛利都没有。


但同时,也有从业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窜货乱价确实让母婴店的奶粉销售难上加难,窜货带来的危害虽然不容忽视,但不能说奶粉卖不好,原因就只是窜货这一个问题。“


聚焦在母婴店的奶粉生意上,用户需求、品类现状、渠道变化对销售都是有影响的。


作者:新母婴店


奶粉大品牌通货化,渠道商受殃及


做大通货太累,压货都压死了,谈何利润?


一位婴儿食品省级经销商向我们表示,“奶粉大品牌已经把母婴店绑架了,基本不赚钱,但门店不得不卖,不为赚钱,只为引流,因为你不卖别人就会卖,顾客就会被别的门店撬走。而且,大品牌出了新系列大家还是要抢,撑门面、做引流,面子还是得有。”


这两年,我们能明显感觉到,随着奶粉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的背景下,大品牌厮杀价格,渠道商受殃及。有一位小连锁母婴店老板坦言,“奶粉毛利走低,但零售价也不见得降了多少,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窜货带来的毛利降低,二是拿货价不断的上涨,到渠道手里的价格也一直在上涨。“


那门店如果尝试不卖大通货品牌奶粉呢?这样不就有更高的利润了吗?对于这一问题,一母婴店老板给出的回复是,“你奔着高利润去,就可能根本没销量,你卖都卖不出去,谈什么利润。”


巨头加速垄断、大品牌通货化,对于大连锁来说,影响或不危及生意本质,但于中小门店来说,意味着毛利需求无法满足、门店话语权式微,可操作的空间愈发有限,利润减少已是必然。


年轻爸妈太“懂”了,购买途径也越来越多


就当下的母婴消费市场来看,买家比卖家更懂产品、更了解品牌,甚至他们可能是自己看过了小红书搜过、比过、选好后直接进门店拿产品,她可能会听你的推荐,但大多时候更相信自己的判断。


这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知名的通货大品牌利润低,卖出去了也挣不到什么钱,利润高但知名度不够的小品牌得不到消费者青睐,门店再怎么热推也不太容易卖出去。此外,她们更精细化的要求也倒逼母婴店经营者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但有不少渠道给到的反馈时,“目前的困境就是在员工管理和自我提升上,之前也经常出去学习,但听的时候觉得全对,自己回来一试觉得哪哪都是问题。尤其是在员工的专业性培训上,更是很难落地。


同时,有些奶粉厂家给到的支持和赋能也不够,之前在#母婴观察#视频号直播中,就有一区域连锁老板直言控诉,“疫情下有不少重赋能重服务的奶粉品牌却不见了踪影,在关键时刻当逃兵。”


在”人“专业性不足之外,“场”越来越多也是制约母婴店奶粉销售的一大因素。


从过去的奶粉专卖店、母婴店独大,到现在购买渠道遍地开花,新生代年轻爸妈购买奶粉的途径越来越多,无论是在电商平台还是直播带货中,奶粉的活动价越来越低,很多消费者一囤就是一箱,母婴店想在价格上打赢就必须联合厂家一起做活动,例如买一箱送两桶等等,但可以预见的是,通过促销活动成交的订单会使得消费者至少未来一个月或者两个月都不会进店再买奶粉,显然会掉进另外一个恶性循环中,“提前透支了消费者未来消费,但仍旧无利可赚”。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未来没有窜货,母婴店的奶粉销售就一定能更容易吗?“会变好是一定的,但母婴店想凭借奶粉这一主力品类重回当年的高光时刻,或许还是有难度的。”8月18日-20日,上海,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2022第八届母婴生态大会”,来现场,一起想办法、找出路。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