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飞鹤发布首个中国儿童行为发育AI评估工具

    11月26日,飞鹤携手儿心量表创始人金春华教授,发布首个中国儿童行为发育AI评估工具。据悉,“儿心量表”是中国首个基于本土儿童发育数据自主研发的评估工具,由首都儿科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联合编制。

    11小时前
  • 瑞哺恩发布国宝新IP

    11月25日,由新华社主办的“2025熊猫嘉年华晚会”全网播出。晚会上,蒙牛集团旗下婴幼儿奶粉品牌瑞哺恩,携全新国宝IP形象“瑞瑞”“恩恩”正式亮相,成为全场聚焦的温情焦点。瑞哺恩通过此次国宝IP焕新发布,将“守护国宝”的品牌行动与“守护中国宝宝”的情感使命紧密连结,诠释其“国宝级呵护”的品牌理念。


    11小时前
  • 恒天然下调2025/26产季奶价预测

    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宣布,将2025/26产季的农场奶价区间收窄至每公斤乳固体9-10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35.89-39.88元),并将中点下调至9.5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37.88元)。公司同时上调牛奶收购量预测,从15.25亿公斤乳固体提高至15.45亿公斤。恒天然CEO郝万里(MilesHurrell)表示,新西兰及全球主要产奶国的强劲供给使大宗乳制品价格承压,因此调整奶价预测。尽管如此,恒天然称新预测仍反映稳健的预期,并将继续通过优化产品组合、强化客户关系及风险管理来提升股东回报。(公司发布)

    11小时前
  • 好奇携手世界健康基金会启动全新母婴健康公益项目

    近日,金佰利旗下Huggies®好奇品牌携手世界健康基金会(Project Hope)正式启动了为期两年的“与她同行,为最好的新生呵护”公益项目。项目通过建立早产儿的长期随访工作,关注早产儿出院后到其3岁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及时提供指导和干预,帮助早产儿更好地成长,预计惠及7个省市的150万母婴群体。

    11小时前
  • 2025淘宝双12狂欢节招商规则正式发布

    11月26日,2025年淘宝双12狂欢节招商规则日前正式发布。活动节奏上,现货商品报名时间为2025年11月25日12:00:00至2025年12月10日23:59:59,符合条件的卖家在活动报名入口签署相关协议,设置店铺大促玩法并完成活动商品提报后即视为完成本活动的报名。活动预热时间为12月6日00:00:00至12月7日23:59:59;活动将于12月8日00:00:00至12月12日23:59:59开始正式售卖。2025年淘宝双12狂欢节的活动玩法主要是官方立减。

    11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没有窜货,母婴店的奶粉就一定能卖出高价吗?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2846

( 0 )

( 0 )

( 0 )

2022-07-07 10:22

导读:假使窜货可以杜绝,奶粉就一定能卖出高价吗?利润就一定会高吗?


”即便不是100%,奶粉生意应该也会比现在好。“


“在我看来,窜货就是万恶之源,没了窜货,不只奶粉,其他品类也会好。“


”奶粉低价也难卖就是窜货造成的,如果没窜货,至少不会像现在一样人人都喊奶粉难卖。“


当问及“没有窜货,母婴店的奶粉就一定能卖出高价吗?”这个问题时,不少母婴店从业者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有的斩钉截铁,窜货问题猖獗难治,几乎没有一家门店可以置身事外,也因窜货成疯导致奶粉利润持续收窄。有一位中小连锁母婴店主直言,现在所有奶粉利润都低,200+以上客单价奶粉单罐赚50都算高毛,20%的毛利都没有。


但同时,也有从业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窜货乱价确实让母婴店的奶粉销售难上加难,窜货带来的危害虽然不容忽视,但不能说奶粉卖不好,原因就只是窜货这一个问题。“


聚焦在母婴店的奶粉生意上,用户需求、品类现状、渠道变化对销售都是有影响的。


作者:新母婴店


奶粉大品牌通货化,渠道商受殃及


做大通货太累,压货都压死了,谈何利润?


一位婴儿食品省级经销商向我们表示,“奶粉大品牌已经把母婴店绑架了,基本不赚钱,但门店不得不卖,不为赚钱,只为引流,因为你不卖别人就会卖,顾客就会被别的门店撬走。而且,大品牌出了新系列大家还是要抢,撑门面、做引流,面子还是得有。”


这两年,我们能明显感觉到,随着奶粉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的背景下,大品牌厮杀价格,渠道商受殃及。有一位小连锁母婴店老板坦言,“奶粉毛利走低,但零售价也不见得降了多少,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窜货带来的毛利降低,二是拿货价不断的上涨,到渠道手里的价格也一直在上涨。“


那门店如果尝试不卖大通货品牌奶粉呢?这样不就有更高的利润了吗?对于这一问题,一母婴店老板给出的回复是,“你奔着高利润去,就可能根本没销量,你卖都卖不出去,谈什么利润。”


巨头加速垄断、大品牌通货化,对于大连锁来说,影响或不危及生意本质,但于中小门店来说,意味着毛利需求无法满足、门店话语权式微,可操作的空间愈发有限,利润减少已是必然。


年轻爸妈太“懂”了,购买途径也越来越多


就当下的母婴消费市场来看,买家比卖家更懂产品、更了解品牌,甚至他们可能是自己看过了小红书搜过、比过、选好后直接进门店拿产品,她可能会听你的推荐,但大多时候更相信自己的判断。


这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知名的通货大品牌利润低,卖出去了也挣不到什么钱,利润高但知名度不够的小品牌得不到消费者青睐,门店再怎么热推也不太容易卖出去。此外,她们更精细化的要求也倒逼母婴店经营者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但有不少渠道给到的反馈时,“目前的困境就是在员工管理和自我提升上,之前也经常出去学习,但听的时候觉得全对,自己回来一试觉得哪哪都是问题。尤其是在员工的专业性培训上,更是很难落地。


同时,有些奶粉厂家给到的支持和赋能也不够,之前在#母婴观察#视频号直播中,就有一区域连锁老板直言控诉,“疫情下有不少重赋能重服务的奶粉品牌却不见了踪影,在关键时刻当逃兵。”


在”人“专业性不足之外,“场”越来越多也是制约母婴店奶粉销售的一大因素。


从过去的奶粉专卖店、母婴店独大,到现在购买渠道遍地开花,新生代年轻爸妈购买奶粉的途径越来越多,无论是在电商平台还是直播带货中,奶粉的活动价越来越低,很多消费者一囤就是一箱,母婴店想在价格上打赢就必须联合厂家一起做活动,例如买一箱送两桶等等,但可以预见的是,通过促销活动成交的订单会使得消费者至少未来一个月或者两个月都不会进店再买奶粉,显然会掉进另外一个恶性循环中,“提前透支了消费者未来消费,但仍旧无利可赚”。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未来没有窜货,母婴店的奶粉销售就一定能更容易吗?“会变好是一定的,但母婴店想凭借奶粉这一主力品类重回当年的高光时刻,或许还是有难度的。”8月18日-20日,上海,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2022第八届母婴生态大会”,来现场,一起想办法、找出路。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