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再次递表港交所

    8月15日,高端育儿品牌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更新招股书,向港交所主板再次发起冲刺。其今年1月首次递表。据悉,在1个多月前,不同集团成功拿到中国证监会的境外上市备案“通行证”。

    6小时前
  •  哈药加码婴童护理

    近日,哈药集团三精儿童大药厂连推两款儿童防晒新品,"小鹰安安儿童保湿舒缓防晒乳"与"小鹰乐乐儿童特护物理防晒乳"完成备案。(C2CC新传媒)

    6小时前
  • 361度:拟与斯坦德开展合作

    361度在港交所公告,公司一家全资附属公司三六一度(厦门)体育科技有限公司与斯坦德机器人(无锡)股份有限公司订立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利用双方各自的优势及资源,在机器人穿用的服装、鞋类、配饰等装备及具身智能机器人材料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此外,集团计划将斯坦德的具身智能机器人逐步引入到全球鞋物零售门店。同时,集团打算在全球门店展示及销售这些具身智能机器人。(36氪)

    6小时前
  • 辛巴宣布退出直播行业

    8月18日晚,主播辛巴在直播中表示,“跟大家做个告别,从今天开始辛巴再无能力承载直播这份工作,今天正式宣布退出直播行业。”此后,由他妻子初瑞雪接管辛选集团管理权。

    6小时前
  • 爱婴室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17%

    8月18日晚,爱婴室发布2025年半年报,期内营业收入18.35亿元,同比增长8.31%;归母净利润为4673.82万元,同比增长10.17%。经营现金流为1.46亿元,同比下降8.42%。

    6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中国市场节节败退,阿迪达斯为何被年轻消费者抛弃?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4039

( 0 )

( 0 )

( 0 )

2022-09-07 11:10

导读:在中国市场,国外巨头品牌耐克和阿迪达斯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尤其是阿迪达斯,在大中华区业绩已经连续5个季度下滑。阿迪入驻中国市场多年,为何遭遇了滑铁卢?在童装板块中,阿迪表现又如何?


作者:童装观察


阿迪达斯败走中国市场


相较阿迪达斯的受挫,2022上半年,本土品牌安踏、李宁都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安踏集团实现总收入259.65亿元,同比增长13.8%;李宁营收124.09亿元,同比增长21.7%。运动品牌半年报盘点:安踏、李宁、特步、361°各家表现如何?


而在大中华区,阿迪达斯业绩已经连续5个季度下滑。


财报数据显示,从2021年第二季度开始到今年第二季度,阿迪达斯大中华区同比大跌15.9%、14.6%、24.3%、34.6%、35.1%。


8月9日,公司首席执行官罗斯特德(Kasper Rorsted)在接受德国《商报》(Handelsblatt)专访时表示,阿迪达斯在中国犯下了错误。“我们不够了解消费者,所以我们为那些做得更好的中国竞争商家们留下了空间......如今的中国消费者,喜欢(产品)有一种‘中国的感觉’


8月22日,阿迪达斯在官网上宣布, 公司首席执行官罗斯特德(Kasper Rorsted)将于明年离职,较原定合同期提前三年解约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除了新冠疫情的影响,负责人将原因归为不了解中国消费者。


产品端:打折促销

产品款式单一,不再“时尚”


在商业的世界里,打败你的从来不是长久以来的竞争对手,而是客户。


阿迪达斯作为运动品牌巨头,一直被视为行业标杆。2013年,阿迪达斯革命性的推出垫付中底技术的Boost技术,深化品牌专业形象。但近年来,阿迪达斯的产品创新弱于耐克,在跑鞋领域中,除了Boost技术,科技 4D 中底及 Lightstrike 中底认可度较弱,产品技术矩阵呈现青黄不接。


而2017 年耐克推出的革命性创新的碳板跑鞋 Vaporfly,让耐克在跑鞋领域重建统治性优势。阿迪难以追赶耐克,又面临李宁、安踏崛起的压力,2021 年,李宁推出鞋底技术“氮”科技,在科技的加持下,不仅提升产品专业性,还可以站在台前与国际品牌打擂台。


阿迪达斯不但在专业运动领域丢失市场,在重点发力的时尚运动领域也被年轻消费者抛弃,不再是时尚、潮流的代名词。在2016年以后,消费者对阿迪达斯的鞋类爆款依然停留在传统经典三叶草“贝壳头”、 Yeezy 联名款。消费者对阿迪达斯的反应也直接表现在童鞋市场,据Nint任拓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阿迪达斯线上销售额2.1亿,同比下滑26.2%,而耐克、安踏则分别增长31.4%、16.7%。


款式落后,品牌价值也遭遇了严重的挑战。消费者对产品不买账,更是导致库存问题让阿迪达斯备受折磨,2022年阿迪达斯第二季度财报中,公司库存增加了35%,达到54.83亿欧元。


据悉,在疫情没有爆发之前,阿迪达斯就面临高库存与低现金流压力。根据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12月,阿迪达斯的库存达到48.5亿欧元,现金流则只有8.73亿。这也不难解释,过去几年中,阿迪达斯为何打折促销频频,更甚至优惠力度到3折、5折。只是从长期发展来看,打折促销虽然有利于销售额和现金流,但对品牌伤害极大,降价容易涨价难。


过渡依赖经销商渠道,

营销创新错过风口


对于优质消费品牌公司,企业核心竞争力还是要归为产品、渠道和品牌营销。阿迪达斯2021年财报显示,阿迪达斯电商渠道占比19%,自营门店占比20%。但是阿迪达斯全球经销商渠道占62%,耐克为58%(大中华区为54%),而对比国内品牌,李宁已经降到50%以下,安踏则是30%多一点。从中可以看出,阿迪达斯基本还是依赖经销商销售产品。


然而,过渡依赖经销商,可能会忽视一些消费的核心诉求,我们知道在经济下行中,一些时尚头部品牌会推出经典款应对行业的变化,但在运动赛道大热的当下,阿迪的选品更多的是在满足经销商的喜好,比如三叶草的选品更多的是以“黑白灰”保守款为主,但主流消费者更倾向多元化、个性化的穿搭选择。


市场需求倒逼阿迪达斯谋求改革,我们看到近年来安踏DTC转型取得不错的成绩,今年上半年,来自DTC的收入为66.4亿元,同比增长79.3%。阿迪达斯也将目标瞄向了DTC,在阿迪达斯的计划中,到2025年,DTC业务将占到公司收入的50%左右,并贡献80%以上的收入增长。2022年第二季度,阿迪达斯的DTC业务占总体业务的比例为20%,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幅度。


此外,相较其他品牌而言,lululemon、安踏等品牌都在尝试全新的营销方式,以lululemon为例,通过KOL营销的强关系,在小红书等线上社区平台进行种草,进行精准触达,不仅实现了“降本增效,还在极大减少营销费用的前提下实现了用户的高转化和高忠诚度。


在营销端,阿迪达斯曾经一直对签约代言人情有独钟,现在也在尝试“种草”新营销,今年618全面发力抖音平台,不过,产品小视频热度平平。艾媒咨询CEO张毅指出,此前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被消费者追捧,是基于大家把它当做一种时尚来看待,然而客观地来看,今天中国市场新消费模式崛起,种草和直播等新式营销深入人心,阿迪达斯显然没有跟上这个潮流。


此外,今年以来阿迪达斯也一直在通过改变寻找一些“中国的感觉”,反思品牌建设、重视线上渠道。但对于国外品牌而言,想要变革创新适应本土消费者需求,在鞋服行业独立分析师程伟雄看来,“生产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推行真正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举措,潜心研究中国这个市场,才有可能把握住中国运动服饰市场增长的窗口期,否则,消费者的忠诚度将有可能逐渐淡化。”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