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孩子王发布2024年年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

    4月2日,孩子王(301078)发布2024年年报。财务数据显示,孩子王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显示出坚定的业务布局能力和强劲的增长动力。全年,孩子王营业收入达93.4亿元,同比增长6.7%;归母净利润达1.8亿元,同比增长72.4%;扣非净利润达1.2亿元,同比增长90.8%。亮眼的还有现金流和全年分红与回购数据,前者达到11.8亿元,同比增长46.5%,展现了孩子王良好的财务状况;后者占比归母净利润达60%,传递出孩子王对回报股东和企业长远发展的责任与信心。

    1天前
  •  森马服饰发布2024财报,儿童服饰营收103亿

    森马服饰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146.26亿元,同比增长7.06%。其中,儿童服饰业务实现收入102.68亿元,同比增长9.55%;休闲服饰收入为41.90亿元,同比增长0.44%。休闲服饰占总营收比重为 28.65%,儿童服饰占总营收比重为70.21%。(童装观察)

    1天前
  • 江西明确:向0-3岁婴幼儿家庭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

    近日,2025年江西省十件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今年,“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被纳入了省政府民生实事。针对这项工作,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将推动城市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机构建设,并实施政府购买托育服务消费券项目。


    具体来看:2025年,江西拟在全省支持新建、改扩建不少于100个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设施。江西将实施政府购买托育服务消费券项目,鼓励各地采取政府购买托育服务方式,面向辖区有意愿入托的0-3岁婴幼儿家庭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托育服务消费券采取线上申领的形式,拟于6月份由省卫生健康委统一组织并分批次向婴幼儿家庭发放。婴幼儿家庭可通过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的平台领取,领取后限期内(6一10月)在定点托育机构核销使用。托育消费券设定面值为200元/张,每个0-3岁婴幼儿每月限使用1张,2025年累计使用托育消费券金额不超过1000元,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消费券面值。

    1天前
  • 8批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不合格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3月29日发布2024年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质量省级专项监督抽查结果,结果显示,滨州市滨城区朴与素品牌童装店、东营市东营区厚里童装店、郓城县卜吉熊童装店、寒亭区梦想妈咪孕婴生活馆、潍坊宝多宝母婴用品有限公司创业街分公司、郓城丘豆豆童装店、浙江幼米服饰有限公司、浙江厚里服饰有限公司、卜吉熊(福建)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杭州未喔服饰有限公司、杭州幼米服饰有限公司、北京酷羽宝宝服饰有限公司、东莞市童谣服饰有限公司等生产或销售的8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pH值、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纤维含量、绳带要求、羽绒含绒量、绒子含量。不合格产品主要有卫衣、动感字母印花连帽卫衣、拼色星星字母连帽卫衣、休闲长裤、羽绒服等。

    1天前
  • 妙可蓝多:将加速与蒙牛奶酪战略协同

    3月31日,妙可蓝多披露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会议纪要。针对“公司毛利率波动的原因及后续有哪些应对措施”,妙可蓝多表示,公司2024年的产品毛利率较2023年有提升,主要因为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下降以及使用国产原辅料替代进口原料等积极措施导致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上升;公司2024年的产品毛利率较2022年和2021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为产品结构变化导致。妙可蓝多与蒙牛奶酪进行业务整合,毛利率相对较低的餐饮奶酪占比提升。展望未来,随着蒙牛奶酪收购完成,后续将加速战略协同以提升毛利率水平。(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阿里被曝大规模裁员 大厂瘦身进入关键期?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3390

( 0 )

( 0 )

( 0 )

2023-05-26 09:59

导读:2023年,大厂瘦身运动在持续,市场行情之冷可见一斑。


最近几天,阿里大规模裁员传闻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消息称,此次阿里裁员板块涉及淘天集团、菜鸟、本地生活、云智能集团、大文娱,总裁员名额2.5万人,其中淘宝天猫产研裁员25%,阿里云智能裁员7%等。


1.png


随即,阿里云回应了此事,表示每年都会进行组织岗位和人员优化,此次调整时间为5月,是在4月底发放年终奖后启动的,整体优化比例约7%,补偿标准为N+1+1。此外,24日晚间,菜鸟内部人员对裁员消息予以否认。截至目前,阿里集团及其他业务集团对裁员传闻则均无回应。


降本增效先从内部“开刀”


近两年来,无论是大厂、还是中小规模公司,降本增效、减肥增肌成为企业集体共识,裁员也因而频繁发生在各行各业。


以国内几家大厂为例,财报显示,最近一年阿里员工减少了近两万人,仅在今年第一季度,就减少了4524人;今年第一季度,腾讯较去年同期减少了约1万人,较上个季度减少了2215人,因为员工的减少,腾讯的总薪酬成本减少了约20亿;去年12月字节全员会后,被爆出大裁员消息,今日头条、抖音、飞书、TikTok、商业化、Data、懂车帝等业务线均有优化指标,整体优化规模约10%。


今年以来,我们在走访市场过程中,最明显的感受是,企业家与创业者们在战略上仍然表示乐观,战术上却十分谨慎。相比于开源,大家更在意节流。


今年初,全球领导力发展机构伟事达联合中欧商业评论调研数据显示,仅有43%的受访经营者在未来12个月内计划增加固定投资支出总额,较去年下降11%。而21%的受访经营者由于企业状况未见好转而计划减少固定投资支出。经营者在人员招聘方面也减缓了步伐,48%的受访经营者在未来12个月内计划增加员工总数,较去年下降9%。而17%的受访经营者表示将缩减员工数量。


2.png


大厂的风吹草动总能让人浮想联翩,裁员的背后,一方面表明阿里这艘大船的变革正走入深水区;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当行业进入微利时代,大厂造富泡沫破灭后,企业的用人思维、薪酬和需求正在发生转变,大厂的精英们也要重新适应市场的变化。


一场旷日持久的瘦身运动


作为一个业务庞大复杂的平台经济体,为了保持企业的活力,让组织更敏捷,决策链路更高效,市场响应更快,这些年来阿里的组织架构一直在变革更新。而今年3月的“1+6+N”改革则被称为“24年来最重要的一次组织变革”。


3月28日,张勇发布全员信,宣布启动1+6+N组织变革,成立云智能集团、淘天集团、本地生活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菜鸟集团、大文娱集团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个业务公司。此外,阿里最新财报宣布,计划在12个月内将云智能集团从集团完全分拆,独立走向上市,菜鸟、盒马启动上市计划,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启动外部融资,六大业务集团正式成立董事会。


因而,此次1拆6后,云智能成为集团最为关注的“头号选手”。“分拆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是阿里云面向未来二次创业的全新开始。未来,可以完全独立面向市场,进一步强化业务战略,优化组织和运营。”张勇在信中表示。


据了解,阿里云智能在2023财年总收入为772.03亿元,经调整EBITA利润为14.22亿元,同比增长24%,已连续两年实现盈利。但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云业务分部的收入为人民币185.82亿元,同比下降 2%。此外,最新财季表明,阿里云来自非互联网行业的收入同比增长稳健,贡献度为 55%;二是,阿里云在今年4月发布了AI大模型“通义千问”,目前已有超过20万家企业申请接入。


从行业角度来看,当前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云服务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以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百度云为首的云服务商,都试图在存量市场中获取优势,寻求新的发展蓝海。阿里云想要在12个月内完成拆分上市,其组织架构势必会加快调整,而此次阿里裁员传闻被曝出后,阿里云也是首个站出来回应的业务板块。


另外,在电商平台鏖战中,淘天业务的发展走向也备受行业人关注。此次1拆6,淘宝、天猫也快速响应并率先完成调整。据了解,此次调整,拆开了一年前合并在一起的产业中心,按照丰富性、品牌和高频驱动划分为三个行业发展部,这也被外界视为淘宝、天猫再次分拆。三大行业发展部门的核心点,行业一部负责产品丰富度、行业二部负责品牌驱动,最关键的是行业三部,将全面整合大淘系中的本地零售业务。


有意思的是,京东也在同期进行了架构调整,取消事业群制,整合为事业部制,将按照细分品类拆分为具体的经营单元,给予品类负责人更多的决策自主权,也包括人事任免等权利。可见,在电商行业异常激烈的竞争中,架构的精简和提效已成了老大哥们的必修课。总之,对于体型庞大的大厂来说,架构调整往往对应着结构性裁员。


轰轰烈烈的裁员潮,也代表着当前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四五年前,精英们从大厂A跳槽到大厂B,月薪翻倍司空见惯,为了养活一个高 P 的员工,公司付出的成本至少得在税前薪资和五险一金上再增加 50%。但伴随流量红利、资本红利的消失,创新已经迭代殆尽,互联网围绕增长讲的故事逐渐落下帷幕,非理性或不合理的人员成本问题被加速暴露出来,大厂造富神话的泡沫也随之破灭。曾经年薪百万的高P们,在当下“高不成低不就”的求职窘境中,也势必要重新思考自己的价值能力与出路。无论对于企业而言,还是大厂精英们而言,赚快钱、容易赚钱的时代都已经过去了。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