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母婴行业观察
 热文
忽然一周 | 5个系列婴配粉批件信息公布;政协委员:建议将法定婚龄调至18岁;达能最新财报发布,爱他美表现亮眼
2025-03-03 17:06
AI技术赋能母婴育儿迈入深水区,哪些品类有望最先爆发?
2025-02-26 10:59
2025母婴行业新风口!五大消费趋势驱动行业增长
2025-02-24 10:44
天猫发布买贵双倍赔规则,低级战略再升级,对上京、抖、拼
导读:日前,天猫发布《买贵双倍赔服务规范》,继续拓展其低价策略布局。目前该服务仅面向天猫品牌旗舰店商家,品类仅限服饰类商品,赔付金额为差价的两倍。“买贵双倍赔服务”的保障期限为用户支付成功后的48小时。
价格对标京东、拼多多、抖音,
买贵赔双倍差价
具体来看,如果消费者发现自己在天猫品牌旗舰店购买的带有“买贵双倍赔”标识的商品价格高于京东、拼多多、抖音这三个特定平台的同品牌旗舰店的同款商品(品名、型号、售卖方式等单一维度的系列基本信息均一致)的价格,就可以提供有效证据,申请赔偿。
不过,用来比价的特定平台同品牌旗舰店的同款商品还需要满足用户可以自由购买且已售超过(含)100件这一条件。
另外,天猫和特定平台比价只比较标价扣减普惠优惠后的价格,不计入用户享受的特殊优惠。
“买贵双倍赔”由商家支付对消费者的补差赔付。相比于“买贵必赔”,这一服务政策对商家的约束力度更大,也有助于强化平台在消费者心中的低价心智。不过,“买贵必赔服务”覆盖的品类更多,对比的维度也不同。
根据今年5月新增的淘宝、天猫《买贵必赔服务规范》,两种情况下,消费者可以申请让商家赔偿差价。
第一种情况关联价格保护服务,消费者购买的商品降价则可以根据平台规则申请补、退差价。
第二种情况是涉及到淘内同款商品对比和特定平台、频道、直播间的同款商品对比两种细分维度。
买贵必赔渐成电商平台标配
天猫京东拼多多等都在加码
其实,淘宝、天猫早就开始尝试推出“买贵赔”一类的服务,力求用低价战略吸引更多用户。2016年,天猫超市上线“贵一赔十”商品专区;2017年618期间,天猫家电会场推出“买贵补差活动”;同年10月,天猫发布《买贵必赔服务规范》。当时天猫主要“瞄准”的是京东自营业务。
2020年时,淘宝、天猫再次加码,先是天猫聚划算百亿补贴同样也上线了“买贵必赔服务”,对标起了京东、拼多多,随后,淘宝特价版(后改名淘特)也推出“买贵必赔”服务,覆盖更多淘系电商业务。
此外,在2022年时,淘宝还上线“价保中心服务”,提供90天内保最低价服务。
除了淘宝、天猫,其他电商平台也在纷纷推出类似的“买贵必赔服务”。
今年618期间,拼多多升级百亿补贴活动服务体系,提供买贵必赔、假一赔十等保障服务。
快手则是在去年时就尝试过“买贵必赔”的玩法,力求其平台商品更具价格竞争力。
而京东方面也在“快马加鞭”,今年2月就推出了“买贵双倍赔”服务,不过主要服务于平台大促期间。
这些玩家都希望给用户留下全网最低价的印象。
平台间的低价混战不止这些,早已蔓延到多个维度,例如大促补贴方面,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都在加大百亿补贴方面的投入;减少套路方面,如618大促期间,京东采取“直降+补贴”的活动方式,淘宝则推出了好价节等直降的活动,拼多多则强调“天天都是618”。未来,各平台之间的低价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