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妙可蓝多迎来新董事长

    5月17日,妙可蓝多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2024年4月25日收到卢敏放先生的辞职申请。卢敏放先生因工作安排变动,申请自公司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新任董事之日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职务,同时一并辞去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生效后,卢敏放先生将不再担任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职务。同日,公司董事会同意选举陈易一为公司董事长、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任期与第十一届董事会董事任期一致。新任董事长陈易一现任蒙牛乳业副总裁、战略管理负责人,此前曾先后服务于雀巢、国际纸业、华润创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12小时前
  • 达能完成出售俄罗斯业务

    5月17日,达能宣布已获得将其在俄罗斯的基础乳制品和植物基产品(EDP)业务出售给Vamin R LLC公司所需的俄罗斯监管部门批准,至此已完成此项交易。(公司发布)


    12小时前
  • 分析师不排除恒天然消费品业务IPO可能

    对于恒天然计划剥离消费品业务,新西兰投行Forsyth Barr分析师Matt Montgomerie表示,恒天然战略的逐步转变是一个值得欢迎的举动。他猜测,不排除恒天然有做出任何选择的可能性,包括将有关业务IPO。他估计,恒天然待售的业务在本财年的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将达到3-3.5亿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约13.21至15.42亿元),高于去年的2.27亿新西兰元;海外同类交易为该值的八九倍。(新西兰先驱论坛报) 


    12小时前
  • 布鲁可冲刺港交所,去年营收近9亿

    据港交所5月17日披露,布鲁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布鲁可)递表港交所主板,高盛、华泰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布鲁可是中国最大、全球领先的拼搭角色类玩具企业,在2023年实现约人民币18亿元GMV。公司是全球增速最快的规模化玩具企业, 2023年GMV同比增长超过170%。招股书数据显示,自2021 年至 2023 年,布鲁可的营收分别为 3.3亿元、3.26 亿元和 8.77 亿元;毛利润分别为 1.23 亿元、1.23 亿元和 4.15 亿元;毛利率则分别为 37.4%、37.9% 和 47.3%。今年第一季度,布鲁可实现扭亏为盈,营收达到 4.66亿元,同比猛增超过200%;净调整利润为1.22 亿元,较 2023 年全年的 0.73 亿元增长 66.8%。今年一季度,布鲁可玩具销量超2400万个。


    12小时前
  • 美赞臣品牌焕新

    5月19日,美赞臣举办“释放潜能 飞跃成长”品牌焕新暨新国标产品上市发布会,同时宣布举办首届小车神平衡车全国巡回大赛,倡导“营养+运动”的科学育儿理念。美赞臣“亲舒”系列还将联手百位专家,倡导“共同守护宝宝肚肚舒适”科普计划。美赞臣表示本次品牌焕新是本地化独立运营的重要成果,它融合展现了新美赞模式的三大优势:国际品牌百年科研真实有效的配方优势、中国监管最严标准的品质优势、聚焦中国新生代妈妈诉求的产品优势。为了配合产品配方升级,美赞臣蓝臻、铂睿、亲舒等在包装上也都进行了焕新设计,增加了更多年轻化的元素。(中国网食品)


    12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连续8年蝉联营养保健品出口榜首,「艾兰得」是如何把保健品卖到全球的?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820

( 0 )

( 0 )

( 0 )

2024-04-16 09:59

导读: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提升,近年来健康消费热度明显提升,多重因素助推下营养保健行业进入机遇期,也使得行业内的竞争卷向了更高维度。

来源:营养品情报 


本期我们拆解老牌营养品企业艾兰得。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发布的数据,艾兰得从2014年起已连续8年稳居中国保健品出口企业第一。


1-1.png


头部原料制造商转型

依托并购扎根欧美、布局全球


艾兰得前身原是全球维生素C原料巨头江山制药。1997年,面临内外部双重挑战的江山制药决定开发维生素C片剂以求出路。1998年,江山制药拿到了国内首个维生素C含片的保健食品批文,又迅速注册了“艾兰得”商标,正式进军营养保健品行业。


作为大宗原料药,维生素C行业周期性强,价格战严重,主业务仍为维生素C原料生产的江山制药也因此亏损严重。2006年,现艾兰得公司董事长常亮率投资团队收购了江山制药,并开始谋划战略转型。2007年,江山制药关闭部分原料药产能,加码保健品代工业务,并且将目光移向国际营养品市场。2010年,江山制药将其营养品业务独立为江苏艾兰得营养品有限公司。


也是在这一年,艾兰得开启了依托国际收并购打通全球营养品全产业链、增强技术实力的“征途”,也逐渐将其营养品品类布局拓展至维生素C以外的类目。


1-3.png


具体来看,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2009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等因素的影响,当时大批欧美企业估值缩水,而对于想要先在美国这一全球最大的营养保健品市场上站稳脚跟、而后借力走向全球的艾兰得来说,却是正遇良机。


2010年1月,艾兰得顺利完成了其第一笔海外收购,将美国老牌营养品企业、当时北美第二大营养保健品制造商International Vitamin Corporation(简称IVC,成立于1955年)纳入囊中。


2014年,艾兰得又成功收购美国Adam Nutrition营养品,完成了在美国东、西部海岸的布局。2016年,艾兰得不仅将收购目标企业范围扩至欧洲,还进一步加大了收购力度,先后完成荷兰健康草本调理品牌BLOEM、美国仿制药巨头Perrigo的营养品业务、英国最大营养品制造商Brunel和英国膳食补充剂渠道品牌Biocare等多起跨国收并购。


2019年,艾兰得则成功收购了GNC旗下的供应链工厂Nutra Manufacturing,该工厂可生产片剂、硬胶囊、软胶囊等多种营养保健品剂型。2021年,艾兰得继续扩展收购边界,完成了对加拿大VMS(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OTC(非处方药)制造商Vita Health Products的全资收购。


当然,艾兰得也没有忽视在中国国内的布局。2016年,艾兰得与恒基达成战略合作,规划在江苏靖江共建“恒艾健康产业园”。2017年,艾兰得组建了跨境运营团队,以开拓国内市场,将海外优质营养品引入中国。同年年底,艾兰得与英国基因检测健康公司Fitness Genes签署基因检查协议,开始规划从基因检测技术入手开发个性化定制营养解决方案。2018年,艾兰得注册成立了欧飞基因,继续深化在精准营养方面的布局。2021年、2022年艾兰得又陆续与恒天然、上海共晶医药、蓝色光标等达成战略合作共谋创新。


依托“美国创新+中国支持+全球市场”的发展战略,目前艾兰得已在全球拥有4大研究中心、十余个生产基地,销售网络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中国质量报报道,其2019年全球合并营收就已超60亿元。


1-2.png


剂型全面覆盖,储备海量方面

瞄准新人群、新趋势、新品牌


在搭建产业链的过程中,艾兰得在剂型、配方、产品创新和覆盖上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截止2022年上半年,艾兰得在营养健康领域已获得91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3项。


剂型方面,除传统的片剂、粉剂、硬胶囊、软胶囊外,艾兰得还注意到营养品消费者人群年轻化、功能食品大众化等趋势,加码凝胶糖果、压片糖果、营养软糖、果冻、功能饮品、乳液、植物软胶囊、微泡粉等创新剂型。2022年,艾兰得液体产线正式投产,自此完成了国内市场膳食补充主要剂型的全面覆盖。


在完善剂型体系的过程中,艾兰得不断创新配方、丰富产品矩阵,以匹配更多人群,例如仅蛋白粉一个品类,艾兰得就根据不同的细分需求,打造了增肌粉、乳清蛋白粉、美颜蛋白粉、复合蛋白粉等多种蛋白粉解决方案。目前,艾兰得已储备有上万个营养品解决方案,覆盖基础营养、骨骼健康、肠胃健康、心脑血管健康、运动健康、免疫健康等多个细分方向,关注母婴、老年人、女性、男性、青少年等多类人群。


得益于艾兰得在剂型和配方上的不断创新,其代工和自有品牌业务也逐渐壮大。代工方面,随着国内营养保健品市场蓬勃发展,众多玩家纷纷涌入其中,一些新锐品牌的快速增长使得小型代工需求爆发,同时对代工企业的响应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品牌想要快速小批量先行试水,再根据是否有爆品潜力再规划后续生产,以更快完成品牌化。艾兰得为此专门打造了C2M直连制造模式,缩短打板供货时间,在确保大型订单的基础上,服务好小型订单用户。


自有品牌方面,除了原有的艾兰得,以及收购的BioCare、Bloem等品牌外,艾兰得在近几年还根据营养消费热门趋势推出了多个新品牌,例如2019年,艾兰得推出了运动营养品牌艾兰得威、营养糖果品牌艾佳迪;2020年,艾兰得面向中国市场发布了母婴营养品牌养素贝儿等。


中国营养品市场方兴未艾,但想要趁势更上一层楼,艾兰得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从内部因素来看,以美国和欧洲为起点固然可以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和经验,但要反哺到国内市场仍不是易事;而从外部因素来看,众多营养品企业已展现出各自的强劲实力,未来营养品赛道的竞争势必将更加激烈。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