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孩子王发布2024年年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

    4月2日,孩子王(301078)发布2024年年报。财务数据显示,孩子王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显示出坚定的业务布局能力和强劲的增长动力。全年,孩子王营业收入达93.4亿元,同比增长6.7%;归母净利润达1.8亿元,同比增长72.4%;扣非净利润达1.2亿元,同比增长90.8%。亮眼的还有现金流和全年分红与回购数据,前者达到11.8亿元,同比增长46.5%,展现了孩子王良好的财务状况;后者占比归母净利润达60%,传递出孩子王对回报股东和企业长远发展的责任与信心。

    1天前
  •  森马服饰发布2024财报,儿童服饰营收103亿

    森马服饰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146.26亿元,同比增长7.06%。其中,儿童服饰业务实现收入102.68亿元,同比增长9.55%;休闲服饰收入为41.90亿元,同比增长0.44%。休闲服饰占总营收比重为 28.65%,儿童服饰占总营收比重为70.21%。(童装观察)

    1天前
  • 江西明确:向0-3岁婴幼儿家庭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

    近日,2025年江西省十件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今年,“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被纳入了省政府民生实事。针对这项工作,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将推动城市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机构建设,并实施政府购买托育服务消费券项目。


    具体来看:2025年,江西拟在全省支持新建、改扩建不少于100个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设施。江西将实施政府购买托育服务消费券项目,鼓励各地采取政府购买托育服务方式,面向辖区有意愿入托的0-3岁婴幼儿家庭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托育服务消费券采取线上申领的形式,拟于6月份由省卫生健康委统一组织并分批次向婴幼儿家庭发放。婴幼儿家庭可通过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的平台领取,领取后限期内(6一10月)在定点托育机构核销使用。托育消费券设定面值为200元/张,每个0-3岁婴幼儿每月限使用1张,2025年累计使用托育消费券金额不超过1000元,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消费券面值。

    1天前
  • 8批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不合格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3月29日发布2024年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质量省级专项监督抽查结果,结果显示,滨州市滨城区朴与素品牌童装店、东营市东营区厚里童装店、郓城县卜吉熊童装店、寒亭区梦想妈咪孕婴生活馆、潍坊宝多宝母婴用品有限公司创业街分公司、郓城丘豆豆童装店、浙江幼米服饰有限公司、浙江厚里服饰有限公司、卜吉熊(福建)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杭州未喔服饰有限公司、杭州幼米服饰有限公司、北京酷羽宝宝服饰有限公司、东莞市童谣服饰有限公司等生产或销售的8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pH值、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纤维含量、绳带要求、羽绒含绒量、绒子含量。不合格产品主要有卫衣、动感字母印花连帽卫衣、拼色星星字母连帽卫衣、休闲长裤、羽绒服等。

    1天前
  • 妙可蓝多:将加速与蒙牛奶酪战略协同

    3月31日,妙可蓝多披露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会议纪要。针对“公司毛利率波动的原因及后续有哪些应对措施”,妙可蓝多表示,公司2024年的产品毛利率较2023年有提升,主要因为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下降以及使用国产原辅料替代进口原料等积极措施导致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上升;公司2024年的产品毛利率较2022年和2021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为产品结构变化导致。妙可蓝多与蒙牛奶酪进行业务整合,毛利率相对较低的餐饮奶酪占比提升。展望未来,随着蒙牛奶酪收购完成,后续将加速战略协同以提升毛利率水平。(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母亲节鲜炖燕窝销量暴涨,被“贵妇”吃上市的「燕之屋」棋落何处?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1726

( 0 )

( 0 )

( 0 )

2024-05-17 10:40

导读:上游产量的激增叠加现代工艺的加持,燕窝这一昔日稀缺珍品如今已逐渐成为中高产家庭日常消费品。根据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母亲节消费观察》,在今年的母亲节,传统保健品成为消费者的心头好,其中鲜炖燕窝的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0%。


品类热度持续攀升,市场潜力充分释放,从业者应如何透视市场、抢占赛道?本篇内容,「营养品情报」将聚焦于燕窝领域的头部品牌「燕之屋」,与大家一起探寻燕窝在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品类痛点与增长机会。


1715913251762.jpg


十三年闯关五次

终成“燕窝第一股”


燕窝即几种雨燕和金丝燕通过其唾液与其他物质混合所筑成的巢穴,它属于药食同源类的高端滋补品,具有滋阴润燥、益气补血、美容养颜等功效,一直以来深受女性群体的追捧,也因此,吸引了一众品牌企业加速入局,这其中,行业领跑者燕之屋的发展备受关注。


将时间拉回到上世纪80年代,1989年,燕之屋创始人黄健放弃中学老师的“铁饭碗”,入职韩资企业,在任职期间常往返于马来西亚,借此机遇,他发现了燕窝这个还未在中国兴起的巨大蓝海市场。


1997年,黄健回国创立燕窝公司「双丹马」,于2002年将公司名改为“燕之屋”,并在厦门开出第一家燕窝专卖店,截至目前,燕之屋坐拥超700家门店。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2年零售额计算,燕之屋是中国溯源燕窝市场最大的燕窝产品公司,市场份额为14.0%。


然而,即便是一路高歌猛进的燕之屋也在迈向“燕窝第一股”的路上多次撞上南墙。据悉,燕之屋曾在13年间连续5次冲击IPO,最终于2023年12月才在港交所挂牌交易。


纵观其上市之路,可谓是波折重重。


早在2011年,燕之屋就开始了赴港上市的准备。然而,同年发生的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几十倍的“毒血燕”事件让燕之屋的品牌形象受损,其门店数量从500余家骤降至100余家,首次上市计划全盘覆灭。


与燕之屋一同遭遇灭顶之灾的还有整个燕窝市场,国燕委数据显示,中国燕窝行业销售规模从2011年的65亿元开始下滑,在 2013年短暂回升至60.5亿元之后再无明显增长。


直至2017年,燕窝市场才逐渐回温。于是,沉淀两年之后的燕之屋再次赴港上市,但或许由于其未在香港取得经营燕窝的资质,“二进宫”依然铩羽而归。


两次赴港上市失败后,燕之屋将目光放在了A股。然而,2022年9月,面对证监会近两万字反馈意见和57条追问,其中包括要求公司说明燕窝营养价值权威出处的考题,燕之屋选择默默离开了考场。


两个月后,燕之屋再次递交上市辅导备案材料,重启A股上市,但一直杳无音讯。直至2023年12月,燕之屋终于历时十三年完成了其赴港上市的美梦。


也正是透过其困难重重的上市经历,可以窥见目前燕窝产品在市场上面临着的困局。其一,从品类本身来看,燕窝的实际功效一直缺乏充足的研究成果证明,其备受吹捧的明星成分“唾液酸”,人类肝脏就能够自给自足;其二,从产品层面来看,燕窝产品在创新上也一直未见突破性进展,从干燕窝到鲜炖,更多局限在产品形式的创新上,这其中的发挥空间是相对有限的。


市场需求持续扩容

产品研发成痛点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是燕窝最大的消费市场,占全球消费份额的百分之八十。


燕之屋作为国内“燕窝第一股”,在上市后发布的首份财报中显示,2023年其总营收高达19.64亿元。虽营收乍看亮眼,但实际净利润却并不算高。并且这种情况并非偶发,2020年-2022年,燕之屋的每年的收入都高达十几亿,但其对应的净利润最高的年份也仅有2.06亿元。


究其原因,或许可以归因于其“以流量打天下”的商业策略。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2年及2023年前五个月,燕之屋的广告及推广费分别为2.36亿元、2.69亿元、3.26亿元、1.25亿元。“豪掷千金”邀请刘嘉玲、赵丽颖、巩俐等重量级女星作为代言人,同时还入驻全国各地知名商圈、商场等流量聚集地,狂刷品牌“存在感”。和营销投入相比,燕之屋的研发显得“相形见绌”。2020年-2022年燕之屋的研发开支仅在两千万上下。


重营销轻研发的打法下,燕之屋又是否能够在逐渐“白热化”的牌局中站稳脚跟?从市场格局来看,无论是初出茅庐的「小仙炖」还是老字号「同仁堂」等都已在这一赛道加码布局。如后起之秀「小仙炖」已先后完成5轮融资,并自2017年起连续六年强势登顶全国鲜炖燕窝销量第一的宝座。


《2022-2028中国燕窝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燕窝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元。总的来看,此赛道虽市场增量不断,但从业者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例如,不仅仅要解决原料本身功效不明确、可替代性强以及产品创新度不够等诸多问题,还要持续夯实自身壁垒以抵御更多实力强劲的竞赛者。


可以说,随着滋补类营养品不断占据大众视野,燕窝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降低营销力度、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找准方向打造差异化产品或是燕窝品牌把路越走越宽的机会所在。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