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母婴行业观察
热文
向内求,向外修!最新大会干货集锦揭示未来零售启示录
2025-02-26 11:05
忽然一周 | 广东连续7年成为第一生育大省;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参加2025民营企业座谈会;
2025-02-24 10:55
忽然一周 | 布鲁可、BeBeBus、纽曼思赴港上市新进展;36款婴配粉和5款特医食品获批;保健品相关企业近五年逐年递增
2025-01-07 19:57
药食同源玩转食饮圈,营养品前排吃瓜急入局?
作者:营养品情报
导语:继党参、铁皮石斛、西洋参、杜仲叶等9种物质纳入药食同源目录后,不久前的8月12日,地黄、麦冬、天冬、化橘红也获批加入此名单,截至目前我国药食同源目录内的物质已增至106种。本篇内容,「营养品情报」将为您分享这四种新增物质的相关资讯,与您共探药食同源的未来趋势与商业可能。
来源:官网截图
地黄
一种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海拔50~1100m的砂质壤土、坡地等处,其根部可入药,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依照炮制方法的不同,地黄又可分为鲜地黄、干地黄与熟地黄,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干地黄为凉血补血药,熟地黄则可以用于强身补益,三者在药性功效上有较大的差异。
地黄在国内的产区主要集中在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等省的黄河滩两岸,其中河南、陕西为主要产区,各占全国产量的百分之四十左右。
目前,从地黄中已经分离出环烯醚萜苷类、苯乙醇苷类、糖类、氨基酸类、有机酸及微量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相关研究表明,地黄具有一定降血糖、增强细胞免疫的功能,同时还能够促进造血、降压、预防骨质疏松,此外,其对脑缺血、脑损伤的病症也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我们熟知的“六味地黄丸”,实际上就是由宋代医学家钱乙以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六味药组成的良方,由于其在滋阴补肾方面发挥的良好作用而沿用至今。
麦冬
一种百合科沿阶草属草本植物,始载《神农本草经》,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阴湿处、林下或溪旁,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
按照传统道地药材,麦冬可以分为杭麦冬和川麦冬两大品系。相较于种植3年才能采收的浙江杭麦冬,川麦冬的种植收获周期短至1年,因此目前川麦冬的种植更为普遍。
《神农本草经》将麦冬列为“久服轻身,不老不饥”的上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麦冬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降低过氧化物含量以及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发挥良好的抗氧化功能。并且,麦冬多糖及皂苷能够激活免疫细胞,促进免疫因子的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除此之外,麦冬中含有的多种活性成分可以加强心肌收缩降低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缩小心肌梗塞范围,增加心输出量及冠脉流量,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降血压也有一定的作用。
天冬
天门冬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不耐严寒,忌高温,主要生长在山野的阴湿地带、丘陵地灌木丛等地,我国主产于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其中四川省内江市因产量大、质量高闻名,被誉为“中国天冬之乡”。
2020年版《中国药典》记载了天冬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功效,据资料显示天冬含有皂苷类成分55种、多糖类成分4种、氨基酸类成分19种、木质素类成分7种、甾体类成分8种,其中以皂苷类和多糖类的研究最为广泛。
研究证明,天冬水煎液、乙醇提取物和多糖成分均能延缓衰老,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自由基代谢相关酶的活性;皂苷类成分具有抗血小板凝聚作用,其中螺甾皂苷有比较强的抗真菌活性,总呋皂苷有抗肝纤维化活性。
化橘红
指芸香科植物化州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其主产于中国广东、广西、湖南,一般栽培于丘陵或低山地带。《本草拾遗》中记载其首要功效为化痰止咳,无论寒咳或干咳,服用橘红均可见效。除此之外,化橘红还具有健脾消滞、理气宽中、燥湿温通的作用,因此其自古以来就有“南方人参”、“中华咳宝”的美誉。
作为中国化橘红之乡的化州,据市卫健委的相关统计显示,目前全市种植化橘红面积超13万亩,年产鲜果6.2万吨,干果1.2万吨,产品远销欧美、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化橘红全产业链产值达102亿元。
据智研瞻统计显示,2019年中国药食同源行业市场规模129.87亿元,2024年Q1中国药食同源行业市场规模122.54亿元,现如今,一季度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五年前一整年的份额,可见药食同源凶猛的上涨势头。然而,在一路走高的发展态势下,药食同源产品也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随着市场日趋火热,各企业纷纷加码布局,市场上相关产品层出不穷,除了保健品行业外,在食饮圈,中药奶茶、养生面包等新品都以食补养生为噱头,吸引着消费者的目光,但实际上标签模糊、夸大宣传的现象时有发生,成分、剂量难以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
另一方面,由于产地、采收季节、加工方法等因素的差异,药食同源类原材料的质量波动对其最终功效的影响较大。因此,精确控制各种成分的配比和加工条件,加强质量控制,也是药食同源产品目前所需要完善的部分。
除此之外,聚焦于营养品来看,目前药食同源类成分在此类产品中的应用较为局限,多数以原料形式直接售卖,在产品研发上有着巨大的商业可能。
国潮兴起的背景下,药食同源品类热度业一路走高,为食饮界开辟了一片蔚蓝海域。而身在营养保健领域的从业者们,能否从中捕捉到更多的商业可能?10月15日,由营养品情报主办的「无尽的研发·中国精准营养大会暨绿橄榄颁奖盛典」将于上海盛大启幕,彼时,原料商、代工厂、品牌方、渠道商、服务商等产业上下游将齐聚现场,共探大健康产业的趋势与机会,欢迎扫码来现场~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