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孩子王发布2024年年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

    4月2日,孩子王(301078)发布2024年年报。财务数据显示,孩子王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显示出坚定的业务布局能力和强劲的增长动力。全年,孩子王营业收入达93.4亿元,同比增长6.7%;归母净利润达1.8亿元,同比增长72.4%;扣非净利润达1.2亿元,同比增长90.8%。亮眼的还有现金流和全年分红与回购数据,前者达到11.8亿元,同比增长46.5%,展现了孩子王良好的财务状况;后者占比归母净利润达60%,传递出孩子王对回报股东和企业长远发展的责任与信心。

    18小时前
  •  森马服饰发布2024财报,儿童服饰营收103亿

    森马服饰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146.26亿元,同比增长7.06%。其中,儿童服饰业务实现收入102.68亿元,同比增长9.55%;休闲服饰收入为41.90亿元,同比增长0.44%。休闲服饰占总营收比重为 28.65%,儿童服饰占总营收比重为70.21%。(童装观察)

    18小时前
  • 江西明确:向0-3岁婴幼儿家庭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

    近日,2025年江西省十件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今年,“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被纳入了省政府民生实事。针对这项工作,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将推动城市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机构建设,并实施政府购买托育服务消费券项目。


    具体来看:2025年,江西拟在全省支持新建、改扩建不少于100个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设施。江西将实施政府购买托育服务消费券项目,鼓励各地采取政府购买托育服务方式,面向辖区有意愿入托的0-3岁婴幼儿家庭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托育服务消费券采取线上申领的形式,拟于6月份由省卫生健康委统一组织并分批次向婴幼儿家庭发放。婴幼儿家庭可通过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的平台领取,领取后限期内(6一10月)在定点托育机构核销使用。托育消费券设定面值为200元/张,每个0-3岁婴幼儿每月限使用1张,2025年累计使用托育消费券金额不超过1000元,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消费券面值。

    18小时前
  • 8批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不合格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3月29日发布2024年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质量省级专项监督抽查结果,结果显示,滨州市滨城区朴与素品牌童装店、东营市东营区厚里童装店、郓城县卜吉熊童装店、寒亭区梦想妈咪孕婴生活馆、潍坊宝多宝母婴用品有限公司创业街分公司、郓城丘豆豆童装店、浙江幼米服饰有限公司、浙江厚里服饰有限公司、卜吉熊(福建)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杭州未喔服饰有限公司、杭州幼米服饰有限公司、北京酷羽宝宝服饰有限公司、东莞市童谣服饰有限公司等生产或销售的8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pH值、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纤维含量、绳带要求、羽绒含绒量、绒子含量。不合格产品主要有卫衣、动感字母印花连帽卫衣、拼色星星字母连帽卫衣、休闲长裤、羽绒服等。

    18小时前
  • 妙可蓝多:将加速与蒙牛奶酪战略协同

    3月31日,妙可蓝多披露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会议纪要。针对“公司毛利率波动的原因及后续有哪些应对措施”,妙可蓝多表示,公司2024年的产品毛利率较2023年有提升,主要因为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下降以及使用国产原辅料替代进口原料等积极措施导致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上升;公司2024年的产品毛利率较2022年和2021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为产品结构变化导致。妙可蓝多与蒙牛奶酪进行业务整合,毛利率相对较低的餐饮奶酪占比提升。展望未来,随着蒙牛奶酪收购完成,后续将加速战略协同以提升毛利率水平。(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18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乳企出海淘金②:勇闯东南亚市场,国产品牌都在“卷”什么?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1632

( 0 )

( 0 )

( 0 )

2024-09-24 11:14

作者:奶粉关注


导读:近几年,东南亚市场已经成为母婴品牌跨境出海的热门选择,也是令无数乳企前赴后继的“下一个风口”。热潮涌动的背后,真实情况究竟是怎样的?乳企在东南亚又会面临怎样的竞争格局与市场难题?


“愿意生”、“肯花钱”的东南亚,

乳企们的新蓝海


从客观条件来看,对乳企而言东南亚市场的确是一片值得挖掘的“新蓝海”。具体来看,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当地生育率高、生育意愿强,用户增量市场广阔。据统计局数据显示,当前东南亚整体人口分布仍呈现完美的金字塔结构,新生儿众多,母婴生意机会自然大。从不同国家情况来看,印尼人口约2.8亿,2022年的生育率为每名女性2.3个孩子;越南平均每年出生156万儿童,是东南亚有孩家庭比例最高的国家;马来西亚的出生率虽然有所下滑,却也受益于当地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婴童护理产品(特别是婴儿食品)的“前景广阔的市场”……


111.png


二是婴儿食品刚需性强,年轻父母围绕配方营养提出更高要求。据statista预测,今年东南亚婴儿食品市场的收入将达到100.2亿美元,而2024-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30%。以泰国市场为例,2022年婴儿奶粉占婴儿食品总销售额的93%以上。根据2023年报道,马来西亚的婴儿配方奶粉也在引领上升趋势。此外,东南亚经济发达国家的父母除了关注奶粉安全问题,还会进一步研究营养搭配,有机奶粉、植物基奶粉等属于当红产品。


三是当地父母对外来品牌认可度不断增强,为中国品牌布局提供机会。据了解,东南亚父母在购买高质量母婴产品过程中,通常比较青睐欧美、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产品。现如今,东南亚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不少企业凭借品牌理念、品质创新、IP联名等方式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出海之路。不过,当前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品牌,在东南亚婴幼儿奶粉和食品品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如何建立用户信任并成功赶超是国内品牌布局东南亚亟需思考的问题。


乳企入局东南亚,

如何因地制宜立足当地市场?


布局东南亚市场,乳企想要站稳脚跟,首先要洞悉当地市场趋势、品牌格局、渠道现状等,并结合自身情况因地制宜打造不同的发展战略。


以蒙牛、伊利等头部品牌为例,企业不仅专注于奶粉业务,还另辟蹊径在气候炎热的东南亚展开了“低温乳制品”布局,在当地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其中,蒙牛旗下的贝拉米在东南亚和新西兰均有一定市场基础,同时企业2018年还在东南亚建立了乳制品生产基地,并利用“唯一拥有制冷单元和集装箱集成生产系统”的制造商优势,将低温长保的酸奶产品成功打入当地市场。伊利则从冰淇淋品类入手,在印尼投资建厂生产Joyday冰淇淋,目前品牌已经进入当地冰淇淋市场前四强。


222.png

伊利印尼乳业生产基地


又譬如红星美羚,品牌早在2001年便先后进口东南亚和欧洲市场,开辟海外增量市场。据红星美羚负责人介绍,企业如此布局,主要是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东南亚消费者受欧洲国家影响比较大,对羊乳制品的认知比国人要高。此外,红星美羚在羊乳奶源、羊乳清粉等方面的原料供应与技术支撑,也为其出口给足了底气。


今年7月,贝因美发布公告称,拟与桐庐科技共同投资设立一个新零售公司,发展线上及跨境业务,短期目标是通过成熟的海外直播电商渠道,快速打开东南亚市场。事实上,近年来随着东南亚地区居民消费水平逐渐提高,网购热潮也席卷了这一代年轻父母。有相关机构预测,2025年东南亚电商市场规模或将达到2340亿美元。其中,Shopee、Lazada、Tik Tok等电商平台已经成为母婴商家的重要生意阵地。在已有的成功案例中,主攻婴儿奶粉、洗护用品等的麦酷酷MAKUKU,如今已在TikTok Shop上开设了多家店铺。最大的印尼店铺粉丝量达110万,菲律宾店铺从2023年上线至今总销量已达18.2万件。


出海大势之下,奶粉品牌纷纷因时而动、因势而行,然而想要在当地立足并非易事,还需要因地制宜打入市场内部、强化品牌心智。9月26日,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新渠道大会&增长品类大会”将在安徽合肥高能来袭,来现场,一起探讨布局乳企出海的新策略、新玩法~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