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雀巢首席执行官:集团将重新聚焦核心业务

    据报道,瑞士食品公司雀巢首席执行官洛朗·弗雷克斯表示,该集团在偏离核心业务进入保健品等领域后,现正重新聚焦主业。他称此类扩张“削弱了组织架构”。弗雷克斯表示,除了在雀巢不具备竞争优势的领域,他并不认同精简业务组合的做法。“我认为永远不应忘记并购并非战略本身。”(新浪财经)


    23小时前
  • 京东京造联合中汽零部件发布儿童安全座椅i-Safe认证标准

    5月22日消息,京东京造联合中汽零部件正式发布《i-Safe儿童安全座椅强化安全认证》,通过四大维度的创新突破,重新定义儿童安全座椅的安全标准。为满足i-Safe认证的要求,京东京造对旗舰产品“商务舱”与“星际舱”进行全方位技术革新。通过结构重塑、航空级钢材升级、缓冲材料改良等方式,实现高速防护能力;配备智能亮灯提醒系统,实时监控安装状态;采用“温控+熔断”双重保护加热系统,电路实施防潮防静电处理,确保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23小时前
  • 《儿童手表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儿童手表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对电池安全、网络沉迷防治等多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包括儿童智能手表首次开通支付功能时,应征得监护人同意等。公示期为2025年5月14日至2025年6月12日。

    23小时前
  • 美国FDA和NIH推出营养监管计划

    近日,据外媒报道,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正在启动营养监管科学计划(NRSP),这是一项联合研究计划,旨在帮助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小罗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实现“让美国再次健康”的使命。FDA表示,NRSP希望解决的问题包括超加工食品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食品添加剂如何影响代谢健康并导致慢性疾病,以及胎儿和婴儿阶段的饮食暴露如何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据FDA称,该联邦计划将引入一项全面的营养研究议程,该议程将“提供关键信息,为有效的食品和营养政策行动提供信息,以帮助使美国人的食品和饮食更健康”。(foodbusinessnews)

    23小时前
  • 55.71%的儿童蛋白质来源单一

    近日,新华网携手汤臣倍健共同发布的《2025国民蛋白质摄入现状调查报告》显示,55.71%的儿童蛋白质来源单一,89.55%的老年人因消化吸收能力衰退导致摄入不足,近六成减重人士减重期间蛋白质摄入骤降,超七成受访者不知如何科学补蛋白质。(新华网)

    23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老爸评测技术工程师陈谦:从信任到种草,消费者为何越来越信任被科学检测过的营养品?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1510

( 0 )

( 0 )

( 0 )

2024-12-02 10:19

导读:无论消费趋势、人群结构如何变化,大众对于营养保健食品安全性的第一诉求始终不变,同时对产品功效、品质的要求也在逐步升级,其中愿意从消费者视角出发,甄别好产品、助力企业质量监督、协同行业进步的专业测评平台,逐渐成为消费者选购营养保健食品时不可或缺的参考依据。11月22日,由营养品情报主办的「无尽的研发·中国精准营养大会暨绿橄榄颁奖盛典」在杭州圆满落幕,老爸评测技术工程师陈谦以《营养品的科学挑选与检测,为健康护航》为主题展开深度分享,以下为精彩演讲内容:


5-1.png


老爸评测创立于2015年,目前拥有5200万粉丝,内容累计阅读量高达174.6亿人次,2023年,全年累计产出短视频和文章共834条 ,浏览量达到了35亿人次。老爸评测旗下业务涵盖老爸抽检、老爸商城、老爸家装等多个板块,其中,老爸抽检作为2020年推出的重点业务,致力于从技术赋能到科学传播,为品牌提供全链路把控。


老爸抽检始终立足于消费者需求痛点,以《老爸技术规范》为依据,从产品初筛、工厂合规到生产过程等全方位把控产品的安全品质,也因此,由其设定的专业检测标准一度成为影响新生代母婴用户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迄今为止,老爸抽检已走过4个年头,打造出多个营养品领域破千万播放爆款案例。以五个女博士旗下的胶原蛋白肽EGCG饮为例,为确保其真实性,老爸抽检经过2个实验室进行330项检测。同时招募了35位志愿者进行28天试用,他们的试用感受和数据变化也成为了实验分析重要的一环。


5-2.png


从上述案例不难发现,老爸抽检的检测逻辑就是锚定消费者真实需求与核心痛点,依托相关技术进行全链路验证,重塑理性种草标准。


5-3.jpg


营养品的科学选品观


在营养品领域,老爸评测首要关注的就是产品的安全性。老爸评测不仅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对致病菌、污染物、真菌毒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常规指标进行全面检测,还会深入评估产品中是否存在其他潜在风险物质,如邻苯类物质及其它非法添加成分等。


5-4.jpg


第二关注的是营养价值。老爸评测会通过检测产品的纯度和含量,核对其实际数值与宣称量是否相符,同时还会审查其配方是否合理,是否添加了有益的辅助成分。比如补充钙类的产品,是否复配了维生素D3、维生素K2等成分。


此外,老爸评测还会考虑到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人群的营养需求差异,以及他们对摄入量的特定要求,从而制定出更为精细化的评估标准。“


5-6.png


据陈谦强调,另一类值得关注的是跨境营养品,如某些复合维生素片,其中维生素B1和B2每片含量高达100毫克。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推荐,成人每日维生素B1和B2的推荐摄入量仅为1.4毫克,这些跨境产品的含量已远超推荐量的70倍之多。即便参照我国保健食品中维生素B1和B2的最高推荐量20毫克,这些产品也显得含量过高。长期过量摄入这些高含量营养素的产品,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潜在伤害。


第三会评估成分的必要性。在营养品和保健品领域中,老爸评测除了评估主要成分的安全性、含量外,还会审视辅料成分及添加剂的必要性,比如考量色素、甜味剂、防腐剂等是否确为工艺所需,并特别关注儿童类营养补充品中是否额外添加了糖分。另外,老爸评测还会检查配方中是否含有过敏源或可能带来反式脂肪酸风险的成分,从配方设计的源头全面评估产品,确保其安全健康。以某品牌DHA藻油凝胶糖果为例,在产品初筛阶段,老爸评测审核工程师发现其外壳中添加了日落黄成分,日落黄在此类DHA凝胶糖果中并非必要成分,因为去掉日落黄后,产品仍能正常生产,且营养成分不受影响。老爸评测审核工程师推测,该产品添加日落黄可能是为了让糖果外壳呈现更金黄、更接近某些宣传中所谓的“琥珀色”DHA的外观。然而,这种非必要的添加并不符合老爸评测对产品纯净度和健康性的要求,因此,老爸评测拒绝了这款产品的合作。


6-1.jpg


除了对产品本身进行详尽的多维度验证,老爸评测还会深入调研品牌信誉,评估维度会从评估品牌的知名度、审查生产工厂是否曾遭受行政处罚、以及在日常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抽检中,该产品或同一厂家生产的其他产品是否存在检测不合格的情况、是否存在违禁添加等方面展开。与此同时,老爸评测也会综合考量品牌获得的相关认证、奖项、专利及市场评价等正面信息,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在感官评价层面,老爸评测会通过专业的品鉴团队,对产品的口感、色泽、香气等感官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力求为消费者提供既健康又美味的营养品选择。以一款高钙软糖产品为例,初筛阶段,老爸评测的感官评价员便发现该产品甜度过高,且钙含量偏低,因此,老爸评测首次给出的建议是降低糖含量以减轻甜度,并适当提升钙含量;但经过品牌方调整后,老爸评测发现虽然上述问题得到改善,但软糖的口感却变硬了,于是老爸评测再次建议品牌加入浓缩苹果汁等成分,达到口感、钙含量与甜度之间的平衡,使产品更加符合儿童的需求。


6-2.jpg


截至2023年年底,老爸抽检累计合作品牌超300个,其中多个营养品产品连续合作3年。以关乎宝宝骨骼健康的维生素D3为例,新生代父母们同样会将原料是否纯净、配方是否优质等产品深层次因素纳入考量标准。“对于宝宝生长发育而言,维生素D3的吸收利用度较维生素D2更高,因此在评测滴卓思维生素D3滴剂的过程中,实验室针对该产品专门进行了两种成分的对比检测,以充分验证产品的营养价值。”陈谦谈到:“对于溶剂残留、反式脂肪酸、重金属、邻苯等风险物质也都进行了全方位检测。”


7-1.png

维生素D3含量检测


长期以来,营养品产品的安全性始终是第一位和基准线,对于入口的婴童食品更是如此。而老爸抽检依托技术领先优势,积极迭代覆盖原料、配料、营养价值、吸收效率等多个产品维度的科学验证方案,恰如其分地能够从两大维度赋能品牌回应用户进阶诉求,既能真实再现产品的功能价值,又能在情感层面给予用户情绪反馈,让消费者深入了解产品全方位的安全性和品质感,快速建立用户对于品牌的认可度和忠诚度。


得益于更领先的技术水平、更科学的选品观念、更高效的传播方案及更精准的亮点提炼,成立4年来老爸抽检已累计收到数千款产品的合作邀约,“老爸抽检实力通关”也在此过程中逐渐成为令营养品品牌骄傲的“金字招牌”。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