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孩子王发布2024年年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

    4月2日,孩子王(301078)发布2024年年报。财务数据显示,孩子王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显示出坚定的业务布局能力和强劲的增长动力。全年,孩子王营业收入达93.4亿元,同比增长6.7%;归母净利润达1.8亿元,同比增长72.4%;扣非净利润达1.2亿元,同比增长90.8%。亮眼的还有现金流和全年分红与回购数据,前者达到11.8亿元,同比增长46.5%,展现了孩子王良好的财务状况;后者占比归母净利润达60%,传递出孩子王对回报股东和企业长远发展的责任与信心。

    17小时前
  •  森马服饰发布2024财报,儿童服饰营收103亿

    森马服饰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146.26亿元,同比增长7.06%。其中,儿童服饰业务实现收入102.68亿元,同比增长9.55%;休闲服饰收入为41.90亿元,同比增长0.44%。休闲服饰占总营收比重为 28.65%,儿童服饰占总营收比重为70.21%。(童装观察)

    17小时前
  • 江西明确:向0-3岁婴幼儿家庭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

    近日,2025年江西省十件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今年,“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被纳入了省政府民生实事。针对这项工作,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将推动城市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机构建设,并实施政府购买托育服务消费券项目。


    具体来看:2025年,江西拟在全省支持新建、改扩建不少于100个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设施。江西将实施政府购买托育服务消费券项目,鼓励各地采取政府购买托育服务方式,面向辖区有意愿入托的0-3岁婴幼儿家庭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托育服务消费券采取线上申领的形式,拟于6月份由省卫生健康委统一组织并分批次向婴幼儿家庭发放。婴幼儿家庭可通过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的平台领取,领取后限期内(6一10月)在定点托育机构核销使用。托育消费券设定面值为200元/张,每个0-3岁婴幼儿每月限使用1张,2025年累计使用托育消费券金额不超过1000元,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消费券面值。

    17小时前
  • 8批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不合格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3月29日发布2024年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质量省级专项监督抽查结果,结果显示,滨州市滨城区朴与素品牌童装店、东营市东营区厚里童装店、郓城县卜吉熊童装店、寒亭区梦想妈咪孕婴生活馆、潍坊宝多宝母婴用品有限公司创业街分公司、郓城丘豆豆童装店、浙江幼米服饰有限公司、浙江厚里服饰有限公司、卜吉熊(福建)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杭州未喔服饰有限公司、杭州幼米服饰有限公司、北京酷羽宝宝服饰有限公司、东莞市童谣服饰有限公司等生产或销售的8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pH值、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纤维含量、绳带要求、羽绒含绒量、绒子含量。不合格产品主要有卫衣、动感字母印花连帽卫衣、拼色星星字母连帽卫衣、休闲长裤、羽绒服等。

    17小时前
  • 妙可蓝多:将加速与蒙牛奶酪战略协同

    3月31日,妙可蓝多披露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会议纪要。针对“公司毛利率波动的原因及后续有哪些应对措施”,妙可蓝多表示,公司2024年的产品毛利率较2023年有提升,主要因为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下降以及使用国产原辅料替代进口原料等积极措施导致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上升;公司2024年的产品毛利率较2022年和2021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为产品结构变化导致。妙可蓝多与蒙牛奶酪进行业务整合,毛利率相对较低的餐饮奶酪占比提升。展望未来,随着蒙牛奶酪收购完成,后续将加速战略协同以提升毛利率水平。(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17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母婴日报 | 爱婴室、贝因美再度涨停;中办、国办: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全国食品安全举报系统将于5月份上线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706

( 0 )

( 0 )

( 0 )

2025-03-18 11:00

动态


 爱婴室、贝因美再度涨停

3月17日,婴童概念继续升温,爱婴室、金发拉比、贝因美、阳光乳业、皇氏集团等近10股涨停。消息面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其中指出,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实施儿科服务年行动,加大儿科服务供给。在儿童季节性疾病高发期,加大综合医院夜间儿科门(急)诊开放力度。


315晚会曝光行业乱象,百亚股份等多股大幅低开

3月17日,百亚股份开盘跌停,稳健医疗、浪莎股份、九鼎投资等纷纷大幅低开。另外,百亚股份、稳健医疗在3月16日早间已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消息面上,今年315晚会曝光了违规翻新纸尿裤和卫生巾、一次性内裤无灭菌处理等行业乱象。据报道称,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的“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被曝光长期从事卫生巾、婴儿纸尿裤残次品翻新业务,涉及麦酷酷、自由点等十余个知名品牌。该公司以每吨260元至1400元的成本收购本应销毁的工业垃圾,分拣后以“二等品”名义高价倒卖,利润率高达300%-500%。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这些从垃圾堆里翻出的产品未经任何消毒处理,直接通过电商平台流入母婴消费市场。目前,山东济宁市当地执法部门依法对涉事企业进行查封,控制了企业负责人,相关情况正在进行深入核查。山东省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调查处置工作。


舒宝国际通过港交所聆讯

3月16日,舒宝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成功通过港交所聆讯。舒宝国际专注于欧亚大陆新兴市场的婴童护理领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3年出口额计算,舒宝国际已成为中国出口俄罗斯的第二大婴童护理一次性卫生用品供应商,市场份额约为3.7%。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前9个月,公司收入从2.63亿元增长至5.2亿元,利润也稳步提升,显示其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其中,婴童护理产品(如学步裤、纸尿裤)为核心收入来源,占比达55%。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市场对舒宝国际意义重大,尽管2024年前9个月来自俄罗斯的收入占比降至39.6%,但海外收入仍占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这一布局凸显了公司在国际化战略上的优势与潜力。


1688:自3月下旬起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

3月17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源头厂货平台1688近日在杭州举办“好生意大会”,会上,1688宣布,从3月下旬开始,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平台在处理商品品质问题的交易纠纷时,将根据账号诚信情况来判定,由平台补贴受损方,加速纠纷解决,提升生意效率。


快手开启专项治理 商家虚假营销将被永久封杀

近日,快手发布了打击“虚假营销不当牟利”等欺诈行为专项治理行动公告,包括回收欺诈、虚假“名家背书”、夸大商品价值、发布虚假宣传信息等虚假营销行为。针对这类回收欺诈行为,快手已经处罚一批账号,处置措施包括永久封禁快手账号,永久停止使用购物车,永久流量限流,支付违约金,冻结货款/保证金。另外,通过虚构“名家”、“大师”身份,或借“山寨协会”宣传推广书法、绘画等商品,意图夸大渲染商品价值,诱导用户下单的虚假“名家背书”直播间,快手将采取扣分、支付违约金、暂停电商功能、暂停相关类目分销权限等处置措施。截至目前,快手已对1000余个商家/达人采取了账号永久/限期封禁、直播功能永久/限期封禁、电商功能封禁、分销权限封禁等处置措施。


网红“太原老葛”团队成员被刑拘,曾有商家称其刷单

近日,记者获悉,“太原老葛”直播团队成员葛某贝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此前,媒体曾报道6千万(目前已达9千万)粉丝大网红“太原老葛”被指割商家韭菜:商家王翠给出900万高额佣金邀请其直播带货,但商家称2811万销售额中,有1911万都是刷单,“快递费、人工费,以及退回来的产品仓储费等全部损失。”导致她损失超千万,两家公司破产倒闭,卖房卖车还账。王翠报警后,2023年4月,山东龙口市公安局对王翠被合同诈骗案立案侦查。(红星新闻)


京东超市:自营商品出现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卫生巾和纸尿裤100倍赔偿

3月16日,京东表示,针对315晚会曝光的卫生巾和纸尿裤问题,京东超市承诺如用户购买京东超市自营商品出现二等品、残次品、销毁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卫生巾和纸尿裤100倍赔偿。(财联社)

政策&新规


中办、国办: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共涉及8项行动,共30项具体措施。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中提到,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和强化教育支撑。其中,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包括: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实施儿科服务年行动,加大儿科服务供给。在儿童季节性疾病高发期,加大综合医院夜间儿科门(急)诊开放力度。强化教育支撑包括:扩大学龄人口净流入城镇的教育资源供给。2025年提高部分学生资助补助标准,扩大政策覆盖面,延续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政策。推动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创新链、产业链,提高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配程度。


“全国食品安全举报系统”将于5月份上线

3月15日,据新华社报道,市场监管总局已开发“全国食品安全举报系统”,将于5月份正式上线开通。举报系统将进一步畅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集中用餐单位内部举报渠道,鼓励引导食品从业者及相关人员积极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隐患,充分发挥社会共治作用,切实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最高检与中消协联合发布典型案例,保健食品案例入选

3月15日,国家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国消费者协会首次联合发布《“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介绍,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紧盯新形势下食品药品等行业不断发展的突出问题,涉及领域不仅包括传统食品药品安全,还有个人信息保护、反电信网络诈骗及单用途预付卡等特殊消费形态。其中,一起由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检察院诉南京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陈某某消费欺诈民事公益诉讼案涉及营养健康行业。该案件典型意义在于,非法经营者采取欺诈手段宣称保健品治病功效,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品,不但造成老年人的财产损失,还导致老年人轻信产品预防治病功效,耽误正常疾病治疗,侵害众多老年人身体健康和财产权益。(庶正康讯)


《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即将出台

3月15日,为解决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找不到、看不清、不易算”等问题,进一步规范食品标识标注,强化食品标识监督管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即将出台《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办法》坚持站在消费者角度思考解决问题,要求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到期日的标注位置更加清晰明显,便于“查找”;要求使用更大字体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到期日,便于“识读”;要求按照年、月、日的顺序直接标注保质期到期日,便于知晓食用期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