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孩子王上半年营利双增

    8月18日,孩子王发布2025年中报,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利润、现金流三增长,其中营业收入为49.11亿元,同比增长8.64%;归母净利润为1.43亿元,同比增长79.4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9.98亿元,同比增长18.28%。截至上半年,孩子王门店总数超1300家,精选加盟店已开业61家,在建及筹建门店同步推进,合计超200家。2025年孩子王加盟精选店目标500家。

    11小时前
  • a2发布最新财报:营收双位数增长,中国市场份额创新高

    a2牛奶公司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5财年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9.02亿新西兰元,同比增长13.5%;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税后净利润(NPAT)增长21.1%至2.029亿新西兰元。在各区域业务表现方面,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营收增长13.9%;美国地区营收增长22.5%;马陶拉乳业(MVM)营收增长42.7%;澳新地区营收持平。从产品类别看,婴配粉总营收增长9.9%,中标产品营收增长3.3%,英标产品营收增长17.2%,液态奶营收增长14.4%,马陶拉乳业原料营收增长41.9%。

    11小时前
  • 三丽鸥2026财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49.1%

    近日,三丽鸥公布了2026财年第一季度的合并财报(即自然年2025年4月1日-6月30日)。该财季,公司销售额达到430.97亿日元,同比增长49.1%,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实现了37.8%的同比增长,达到141.9亿日元。这得益于其强大的IP打造能力以及海外业务大幅扩张,尤其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地区授权业务成为主要驱动力。


    11小时前
  • a2官宣从蒙牛手中全资收购雅士利新西兰工厂

    8月18日,知名新西兰乳企a2牛奶公司宣布,以总对价约为2.82亿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约12亿元)收购雅士利新西兰乳品有限公司,出售方为蒙牛乳业旗下子公司雅士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该工厂是雅士利的全资子公司首家运营的海外工厂,也是中国企业在新西兰第一家从零开始建设的奶粉工厂。据悉,该交易已获新西兰海外投资办公室(OIO)批准,预计9月1日完成交割。 a2将启动现有两款中文标签注册产品的变更申请,预计耗时最长12个月;第三款中文标签产品注册预计需数年。

    11小时前
  • Arla Foods向巴林工厂投资4亿元

    近日,Arla Foods宣布投资509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4.25亿元)扩建其巴林生产基地,以巩固其在中东和北非(MENA)地区Puck®品牌奶酪玻璃瓶装产品的市场领先地位。该品牌奶酪在该地区广受欢迎,尤其在斋月和开学季需求激增。投资将提升约30%的生产能力。自2019年收购巴林工厂以来,公司持续升级设施,使其成为MENA地区关键生产基地。此次投资包括生产设施和仓库扩建,预计创造20个新就业岗位,并通过安装太阳能板和优化冷却系统降低碳排放。建设将于2025年底启动。(公司发布)

    11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3000家企业紧急“跨界”,这三种企业最忙……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4210

( 0 )

( 0 )

( 0 )

2020-02-13 19:01

导读:在过去近一个月里,全国的工厂可谓冰火两重天。除了疫情防控、城市运行、百姓生活等必需行业以及重点项目建设施工,其他行业均告暂停。中小企业“只出不进”,家底不厚的玩家恐怕熬不过这场疫情。而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连轴转,家里的板凳还没坐热,老板、工人就都接到了复工指令。要说现在哪些企业最忙,必然是做口罩防护服的、做额温枪的以及做消杀类产品的企业,此外做ivd仪器试剂盒的也忙得不可开交。


根据e公司联合天眼查统计调查发现,以工商注册变更信息为标准,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国超过3000家企业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医疗器械”等业务,其中,经营范围新增医疗器械的企业多达3647家,几乎呈现行行“跨界”。在这些跨界者当中,既有注册资金过百亿的巨无霸公司,也有注册资金不到100万的小微企业,甚至一些县级母婴用品店也在加入这场“跨界”大潮。据了解,米菲、百诺恩等婴儿纸尿裤品牌此前就有口罩产品,柔丫也将在3月份推出口罩;作为纸尿裤生产企业的爹地宝贝春节期间快速转产及新增口罩生产线,抽调纸尿裤一半生产人力投入口罩生产。2 月 8 日,爹地宝贝在其官方微博晒出了已经生产出的口罩。


原料供应商最受益


超3000家企业迅速“跨界”生产口罩,原料需求急剧增加,这对原料生产企业无疑是一大利好。从产业链来看,口罩、防护服是由最上游的聚丙烯经过一系列加工得到SMS无纺布,无纺布再加工制得口罩和防护服。上游无纺布企业欣龙控股、泰达股份、新乡化纤等纷纷股价大涨,其中,欣龙控股的股价从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月23日拉出8个涨停板,再从春节后开市截止2020年2月7日,欣龙控股又连续五个交易日涨停,股价增长了1倍有余,堪称口罩概念股中的涨幅王。(疫情爆发前夕纸尿裤关注也分析过关于欣龙控股股价大涨的信息→《国内无纺业第一股欣龙控股盘中涨停,多日股票异动背后原因何在?》)据悉,截止2020年1月28日,欣龙控股合计生产发货口罩用无纺布原料约可用于生产3300多万只口罩。这些企业春节期间不停产,为下游生产企业提供了物资保障。


谨防投机炒货行为


随着疫情发展,口罩、体温计、消毒液等成为普通民众最急需的物品,商场药店大多抢购一空,一些不法分子瞄准商机,市面上假货横行。此前母婴行业观察接到爆料称,有资质不齐全的厂家声称其工厂被政府征用生产红外额温枪和耳温枪。部分工厂不仅没有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生产,也未经过相关部门的查验审核,甚至试图通过不合法合规的方式进行批量生产。这些假冒产品不仅起不到正确的作用,还有可能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损害,消费者还需谨慎,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不必过于担心产能过剩


工厂加大马力投入生产,对于跨界企业来说,调整生产线所需的成本也是不小的一笔。一些业内人士担忧,“如此大规模的生产口罩,在疫情过去后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针对于此,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发挥政府储备作用 支持应对疫情紧缺物资增产增供的通知》。通知称,鼓励企业多措并举扩大重点医疗防护物资生产供应,并公布了《政府兜底采购收储的产品目录》,对《产品目录》中企业多生产的重点医疗防护物资,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给生产企业吃下“定心丸”。


短短一个月,上千家企业的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医疗器械” 等业务,很多已经火速转产成功,这不仅带动了与抗疫物资相关联上下游企业的复产复工,也救活了一些原本停产的企业。


如此多的企业紧急跨界,加入“抗疫”阵营,在业内人士看来,实际对业绩正面影响都不大,甚至可以说企业做出了不小的牺牲。然而面对危难、躬身入局,很多企业表示,转产是出于社会责任的考虑,国家有难,企业必须扛起社会责任的担当。


文章来源:纸尿裤关注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