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1-10月中国婴配粉进口量同比增长5.6%

    11月27日,中国奶业贸易月报发布,公布了乳制品进出口最新数据。首先进口方面,据中国海关统计,2025年1-10月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额37.17亿美元,同比增加12.8%;进口17.93万吨,同比上涨5.6%;均价20726美元/吨,同比上涨6.8%。其次出口方面,据中国海关统计,2025年1-10月婴幼儿配方奶粉出口额0.98亿美元,同比减少15.9%;出口6104.81吨,同比增加9.8%;平均价格为16094美元/吨,同比下降23.4%。

    6小时前
  • 市场监管总局:全面升级全国12315平台,深入开展“保健食品科普深度行”活动

    11月26日,2025年全国“优化消费环境月”主场活动在湖北武汉举行。活动旨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扎实推进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在全国“优化消费环境月”联合主办单位开展的一系列主要活动中,市场监管总局将指导中国市场监管报社联合地方市场监管局共同开展以“科普深度行 健康护万家”为主题的“保健食品科普深度行”系列活动。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实现“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需要抓住关键、持续用力,市场监管总局将做好五方面工作,其中包括打好监管执法“组合拳”,严肃查处虚假宣传等乱象,全面升级全国12315平台,让消费者维权更加便利等。

    6小时前
  •  斯凯奇94亿私有化收购生变

    最近,斯凯奇94亿私有化收购生变。据悉今年9月,美国运动鞋服企业斯凯奇完成了一场私有化收购,巴西私募巨头3G资本以94亿美元的价格,将这家年销售额近90亿美元的运动品牌纳入麾下,报价为每股63美元,较交易前股价溢价30%。


    但近日,却爆出消息,3G资本与部分机构投资者围绕早期和解方案的磋商被曝尚未达成一致。据多家媒体报道,以AQR资本管理公司为首的对冲基金拒绝接受收购价格,并于11月20日向特拉华州法院提起估值诉讼,要求重新评估斯凯奇公司公允价值。

    6小时前
  • 雀巢加入微软和哈佛的“前沿企业AI倡议”

    日前,雀巢加入了哈佛大学数字数据设计研究所(D^3 Institute)与微软联合发起的“前沿企业AI倡议”(Frontier Firm AI Initiative),旨在探索人工智能(AI)如何与人类协作,提升商业表现。据称,雀巢AI工具每天帮助约10万名员工,推动产品创新、提升供应链效率、加速研发,并在全球超过300家工厂利用数字双胞胎监控生产线。雀巢还开发了AI驱动的食谱优化工具。(Food&Drink)

    6小时前
  • 宜品发布新品

    11月26日,宜品推出婴幼儿绵羊奶粉新品——宜品铂能。铂能首创国内首款双HMO(2'-FL、LNnT)婴配绵羊奶粉。新品发布会上,宜品同步官宣奥运冠军郑思维代言。

    6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3000家企业紧急“跨界”,这三种企业最忙……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4445

( 0 )

( 0 )

( 0 )

2020-02-13 19:01

导读:在过去近一个月里,全国的工厂可谓冰火两重天。除了疫情防控、城市运行、百姓生活等必需行业以及重点项目建设施工,其他行业均告暂停。中小企业“只出不进”,家底不厚的玩家恐怕熬不过这场疫情。而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连轴转,家里的板凳还没坐热,老板、工人就都接到了复工指令。要说现在哪些企业最忙,必然是做口罩防护服的、做额温枪的以及做消杀类产品的企业,此外做ivd仪器试剂盒的也忙得不可开交。


根据e公司联合天眼查统计调查发现,以工商注册变更信息为标准,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国超过3000家企业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医疗器械”等业务,其中,经营范围新增医疗器械的企业多达3647家,几乎呈现行行“跨界”。在这些跨界者当中,既有注册资金过百亿的巨无霸公司,也有注册资金不到100万的小微企业,甚至一些县级母婴用品店也在加入这场“跨界”大潮。据了解,米菲、百诺恩等婴儿纸尿裤品牌此前就有口罩产品,柔丫也将在3月份推出口罩;作为纸尿裤生产企业的爹地宝贝春节期间快速转产及新增口罩生产线,抽调纸尿裤一半生产人力投入口罩生产。2 月 8 日,爹地宝贝在其官方微博晒出了已经生产出的口罩。


原料供应商最受益


超3000家企业迅速“跨界”生产口罩,原料需求急剧增加,这对原料生产企业无疑是一大利好。从产业链来看,口罩、防护服是由最上游的聚丙烯经过一系列加工得到SMS无纺布,无纺布再加工制得口罩和防护服。上游无纺布企业欣龙控股、泰达股份、新乡化纤等纷纷股价大涨,其中,欣龙控股的股价从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月23日拉出8个涨停板,再从春节后开市截止2020年2月7日,欣龙控股又连续五个交易日涨停,股价增长了1倍有余,堪称口罩概念股中的涨幅王。(疫情爆发前夕纸尿裤关注也分析过关于欣龙控股股价大涨的信息→《国内无纺业第一股欣龙控股盘中涨停,多日股票异动背后原因何在?》)据悉,截止2020年1月28日,欣龙控股合计生产发货口罩用无纺布原料约可用于生产3300多万只口罩。这些企业春节期间不停产,为下游生产企业提供了物资保障。


谨防投机炒货行为


随着疫情发展,口罩、体温计、消毒液等成为普通民众最急需的物品,商场药店大多抢购一空,一些不法分子瞄准商机,市面上假货横行。此前母婴行业观察接到爆料称,有资质不齐全的厂家声称其工厂被政府征用生产红外额温枪和耳温枪。部分工厂不仅没有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生产,也未经过相关部门的查验审核,甚至试图通过不合法合规的方式进行批量生产。这些假冒产品不仅起不到正确的作用,还有可能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损害,消费者还需谨慎,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不必过于担心产能过剩


工厂加大马力投入生产,对于跨界企业来说,调整生产线所需的成本也是不小的一笔。一些业内人士担忧,“如此大规模的生产口罩,在疫情过去后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针对于此,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发挥政府储备作用 支持应对疫情紧缺物资增产增供的通知》。通知称,鼓励企业多措并举扩大重点医疗防护物资生产供应,并公布了《政府兜底采购收储的产品目录》,对《产品目录》中企业多生产的重点医疗防护物资,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给生产企业吃下“定心丸”。


短短一个月,上千家企业的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医疗器械” 等业务,很多已经火速转产成功,这不仅带动了与抗疫物资相关联上下游企业的复产复工,也救活了一些原本停产的企业。


如此多的企业紧急跨界,加入“抗疫”阵营,在业内人士看来,实际对业绩正面影响都不大,甚至可以说企业做出了不小的牺牲。然而面对危难、躬身入局,很多企业表示,转产是出于社会责任的考虑,国家有难,企业必须扛起社会责任的担当。


文章来源:纸尿裤关注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