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孩子王上半年营利双增

    8月18日,孩子王发布2025年中报,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利润、现金流三增长,其中营业收入为49.11亿元,同比增长8.64%;归母净利润为1.43亿元,同比增长79.4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9.98亿元,同比增长18.28%。截至上半年,孩子王门店总数超1300家,精选加盟店已开业61家,在建及筹建门店同步推进,合计超200家。2025年孩子王加盟精选店目标500家。

    6小时前
  • a2发布最新财报:营收双位数增长,中国市场份额创新高

    a2牛奶公司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5财年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9.02亿新西兰元,同比增长13.5%;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税后净利润(NPAT)增长21.1%至2.029亿新西兰元。在各区域业务表现方面,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营收增长13.9%;美国地区营收增长22.5%;马陶拉乳业(MVM)营收增长42.7%;澳新地区营收持平。从产品类别看,婴配粉总营收增长9.9%,中标产品营收增长3.3%,英标产品营收增长17.2%,液态奶营收增长14.4%,马陶拉乳业原料营收增长41.9%。

    6小时前
  • 三丽鸥2026财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49.1%

    近日,三丽鸥公布了2026财年第一季度的合并财报(即自然年2025年4月1日-6月30日)。该财季,公司销售额达到430.97亿日元,同比增长49.1%,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实现了37.8%的同比增长,达到141.9亿日元。这得益于其强大的IP打造能力以及海外业务大幅扩张,尤其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地区授权业务成为主要驱动力。


    6小时前
  • a2官宣从蒙牛手中全资收购雅士利新西兰工厂

    8月18日,知名新西兰乳企a2牛奶公司宣布,以总对价约为2.82亿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约12亿元)收购雅士利新西兰乳品有限公司,出售方为蒙牛乳业旗下子公司雅士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该工厂是雅士利的全资子公司首家运营的海外工厂,也是中国企业在新西兰第一家从零开始建设的奶粉工厂。据悉,该交易已获新西兰海外投资办公室(OIO)批准,预计9月1日完成交割。 a2将启动现有两款中文标签注册产品的变更申请,预计耗时最长12个月;第三款中文标签产品注册预计需数年。

    6小时前
  • Arla Foods向巴林工厂投资4亿元

    近日,Arla Foods宣布投资509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4.25亿元)扩建其巴林生产基地,以巩固其在中东和北非(MENA)地区Puck®品牌奶酪玻璃瓶装产品的市场领先地位。该品牌奶酪在该地区广受欢迎,尤其在斋月和开学季需求激增。投资将提升约30%的生产能力。自2019年收购巴林工厂以来,公司持续升级设施,使其成为MENA地区关键生产基地。此次投资包括生产设施和仓库扩建,预计创造20个新就业岗位,并通过安装太阳能板和优化冷却系统降低碳排放。建设将于2025年底启动。(公司发布)

    6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BeBeBus、嫚熙、爱拉森…跨界而来的纸尿裤玩家活得怎么样?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2570

( 0 )

( 0 )

( 0 )

2024-09-10 10:11

导读:近年来,提起纸尿裤多是大盘萎缩、利润下滑、品牌内卷严重等悲观论调,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母婴消费人群迭代、消费升级以及养娃愈发精细化,国内纸尿裤市场仍有较大发展潜力。就目前来看,除原有纸尿裤起家品牌外,BeBeBus、嫚熙、十月结晶、科巢、爱拉森等品牌也开始跨界入局婴童纸尿裤赛道。


作者:卫品商业情报


品牌跨界做纸尿裤的原因何在?


事实上,品牌跨界做纸尿裤并不稀奇,早在2019年市场上就涌现过一批跨界做纸尿裤的医药、洗护品牌,其中较为熟知的譬如同仁堂、健合集团、马应龙、费雪等。

缘何各大企业都能顺利进军纸尿裤赛道,细究之下主要源于四大要素:


一是进入壁垒低。相较其他品类,纸尿裤行业因上游原材料的成熟稳定、生产加工技术的高度成熟以及易被掌握和传播的技术,所以对入局企业的研发能力和资金实力的要求相对宽松。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中国现有的婴儿卫生用品制造商注册数量已超800家。


二是具有刚需属性。纸尿裤作为婴幼儿日常护理中不可或缺的用品,其市场需求稳定,与此同时,在科学育儿浪潮下,90后父母为宝宝更换纸尿裤的频率更高、使用年龄范围更长,这也进一步促进市场的持续增长。


三是品牌忠诚度低。对比同是刚需的奶粉品类来说,纸尿裤的品牌忠诚度很低。据《二胎妈妈纸尿裤消费洞察报告》显示,二胎妈妈在为宝宝选择纸尿裤时不会受一胎影响,为了选到合适的尿裤,愿意继续尝试新品牌,大多数二胎妈妈平均更换过2—4个品牌。


四是拓展品类,打开成长空间。对于跨界品牌而言,进入纸尿裤市场不仅能够拓展自身产品线,还能够借助纸尿裤的高频消费特性,增强用户粘性。此外,随着外资纸尿裤品牌的落幕,也为更多本土新锐纸尿裤品牌提供了发展机遇。


跨界而来的纸尿裤品牌究竟活得怎么样?


从近期恒安国际、可靠股份、百亚股份等头部卫生用品企业的财报数据来看,纸尿裤业务板块虽然实现了增长,但增幅较为有限,在一众头部纸尿裤品牌生存尚且艰难的情况下,跨界而来的纸尿裤玩家真实生存现状如何?


从婴儿车到纸尿裤,高颜值的BeBeBus备受消费者欢迎。作为引领婴儿车潮流的原创设计先锋,在进军纸尿裤市场时,BeBeBus也同样聚焦精致妈妈需求,将高颜值设计融入其中。以其明星产品装仔系列为例,在外观设计上,摒弃了传统婴童用品的温馨活泼风格,采用大面积银色与七彩logo形成鲜明撞色。此外,凭借着柔软材质、卓越的吸水性和透气性、易穿脱的设计等优势,BeBeBus推出的装仔系列尿裤不仅自上市以来就好评不断,且在母婴行业观察近年发布的纸尿裤品牌权势榜中亦可见其身影。


从轮胎到纸尿裤,爱拉森卖出了两个亿的销售量。从做轮胎到做纸尿裤,爱拉森的跨界幅度相当大。据悉,在经过研发端、销售端的反复受挫后,爱拉森去年才迎来蝶变。据爱拉森品牌高管透露,2023年爱拉森完成了2个亿的销售额。


翻看爱拉森的成长历程可以发现,其能在纸尿裤市场立足主要得益于两大优势,爱拉森在价格上采用了高质低价的打法,既保持优质品质的前提下,用低价吸引目标用户,因纸尿裤品牌具有低忠诚度的特性,爱拉森的低价战略赢得了消费者的长期信任与复购;除高质低价外,爱拉森还通过精细化描绘消费者画像,推出不同系列的产品,比如在同一价格区间内,爱拉森的每款产品都有一个主推的卖点。借助独特的差异化经营策略,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爱拉森能实现从新兴品牌向实力玩家的进阶。


从孕产到纸尿裤,嫚熙将优势赛道的打法延伸至新兴赛道,比如产品面料的精耕细作上。在众多纸尿裤品牌中,嫚熙推出的云柔系列纸尿裤最大的亮点在于真蚕丝面层,专为解决新生儿常见的“红屁屁”问题而生。真蚕丝,自古以来便是奢华与舒适的代名词,其天然的亲肤力和弱酸性特质,能大幅降低宝宝的摩擦感,带来如同置身云端般的柔软体验。


依托嫚熙在孕产界的口碑及优秀品质,嫚熙旗下纸尿裤销量可观,据魔镜洞察数据显示,2024年1-8月淘宝+天猫平台嫚熙销售额同比增长30%。值得一提的是,众多购买并使用过嫚熙旗下纸尿裤的用户也都给出高度评价,诸如“防漏性能卓越”、“透气性佳”、“对缓解红屁屁效果显著”等好评不绝于耳,也进一步印证了其产品的优越性能。


除了上述提到的品牌外,还有很多品牌也布局了纸尿裤赛道,譬如主攻婴童用品的科巢、奶粉品牌贝因美等。综合来看,不好干的行业也总有做得好的品牌,特别是跨界进入纸尿裤赛道的品牌,它们凭借对消费者需求的前瞻洞察和精准把握,成功立足纸尿裤市场。不过,在行业的持续洗牌之下,这些品牌究竟能走多远,仍需时间的考验。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