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光明乳业子公司出售新西兰北岛资产

    光明乳业9月28日公告,旗下新西兰新莱特乳业将以1.7亿美元(约12.1亿元人民币)价格向雅培子公司新西兰雅培出售北岛资产,交割日预计为2026年4月1日。出售资产包括年产能4万吨的Pokeno工厂、RPD场地及JerryGreen仓库等。

    2025-09-30 19:07
  •  TOP TOY冲刺港股

    9月26日晚,名创优品旗下的潮玩品牌TOP TOY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根据招股书,TOP TOY自研产品收入占比在2024年达到了49.6%,远高于单纯的渠道零售商,显示出深厚的产品设计与研发能力。财务表现上,TOP TOY实现了惊人的逆转,从2022年亏损3830万元,转为2023年盈利2.12亿元,2024年净利润进一步提升至2.94亿元。同时,毛利率从2022年的19.9%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32.7%,清晰地勾勒出一个高增长、强盈利能力的业务轮廓。(玩具前沿)


    2025-09-30 19:07
  • 伊利集团张轶鹏:与产业链所有合作伙伴共建食安体系

    9月26日,在2025新京报“品质与责任”食品安全研讨会上,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表示,对于食品安全,企业只做围墙内的工作并不够,还需要产业链上所有合作伙伴一起提升。目前伊利集团合作的39个国家2000多家企业都是行业头部企业,伊利也与合作伙伴共建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新京报)

    2025-09-30 19:07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发布

    国家卫健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2025)。新标准将特医食品明确分为三类: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标准强调特医食品属于特殊膳食用食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作用,不得声称预防或治疗功能。新标准新增1-10岁人群部分营养调整型全营养配方食品附录,细化非全营养配方食品分类。

    2025-09-30 19:07
  • 天猫超市启动双11

    9月29日消息,天猫超市在杭州召开双11商家大会,明确了今年双11的目标,天猫超市走向近场闪购,开启品牌商家的第二增长曲线。天猫超市运营中心总经理循进明确表示:“这是一次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双11,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天猫超市和品牌一起打开了近场闪购的大门,今年双11,我们将通过天猫超市主站店和淘宝闪购店的双店运营,重新定义近场和远场生意,为品牌带来新的增长。”


    2025-09-30 19:07

 母婴行业观察

“新冠”疫情对幼儿教育产业的影响与思考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5501

( 0 )

( 0 )

( 0 )

2020-02-26 11:18

导读:“像这个病(新冠病毒)我们就是说有可能转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样长期在人间存在的病。这种可能性(与它长期共存)是完全存在的,对此我们要做好准备”这是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教授给到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的回答。


我们当然有理由相信能够在春天结束之前战胜病毒。但是,即便熬过了一个残酷的春天,作为幼儿产业的我们迎来的将不是火热的夏天,很可能是一个更为残酷的冬天。我们的产业,特别是幼儿教育(服务)产业的性质决定,它极度依赖“face to face”来完成一个完整的消费过程。

 

01


为什么说我们面临的问题会比想象的更为严重?

 

首先,是消费信心的问题。这一点我们可以从2003年的SARS病毒期间找到答案。根据当年的资料显示,SARS病毒的持续时间大概是2003年2月至5月之间,其中3月中旬至4月之间为爆发期。在非典集中爆发的第二季度,随着外出就餐人数以及出行人数减少、五一黄金周被取消,当季GDP增速下滑明显。但是,随着最后一名SARS患者宣布出院,对第一、第二产业在复工完成之后(当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严格的停产停工停学政策)迅速抬头达到较正常水平。但是第三产业的消费者信心较长时间没有被重拾,产生的影响更加的沉重、时间也更为持久。

 

微信图片_20200226112049.jpg


其次,是消费能力的问题。与2003年不同的是,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加上中美贸易战等外部不确定因素,2020年的经济形势本身已经较为困难。由于新型肺炎疫情的意外影响使得中国经济增加了新的外生变量,毫无疑问,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在2.18号的部分复工到如今非严重地区的全面复工,也能够看得出国家已经放弃牺牲经济短期内消灭病毒的策略,经济发展的诉求也变得同消灭疫情同等重要。


见微知著,从身边出发,相信降薪、延迟工资发放、物价上涨,甚至更为严重的贷款逾期、裁员失业等等这些这个春季频繁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甚至就发生在我们身上。换句话说,消费者可用来支配的资金减少了,消费力下降必将持续一定的时期。


微信图片_20200226112146.jpg


最后,是由我们产业自身性质所决定的。我们消费者典型的消费场景是:“周末妈妈带着宝宝来到一个商业综合体的二层或三层,将自己的宝宝放在某一个音乐启蒙特色的国外早教中心品牌;你能看到很多小朋友在一起嬉戏玩耍、看到老师们在前台忙碌、阿姨在给小朋友们换上中心的特制服装。和老师交接之后,自己在商场进行购物(或者在休息区打开淘宝、严选、小红书或某母婴购物平台进行购物),晚饭前把宝宝接回家”。我们的消费决策者是家长,消费的体验者和实践者是孩子。如果是性价比、满意度、知名度等因素影响决策者时,每一个因素之间都是互相影响,且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侧重。但是,一旦一个因素影响了消费体验者也就是孩子的时候,特别是可能影响人身安全的时候,这个消费一定会就此终止。


托育、早教、亲子互动为代表的幼教(服务)产业,它极度依赖“face to face”来完成一个完整的消费过程。无法避免的,病毒将在被消灭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然存在于幼教(服务)产业的消费者心中。


02


如果影响是长远的,是否可以给我们的产业提供一个新的思路?答案是重新看待家庭消费场景对我们产业的价值。


美国社会学家邓肯定义过场景的概念:小小世界,不断连接不同群体中的不同个体的方式就是场景。不同群体中的不同个体被场景连接在一起。这种连接所创造的独特价值,会形成体验、促成消费甚至创造个体生存意义。


在2019底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浅雪坚持:“下一代新消费将会发生在家庭场景,中国家庭消费正在加速增长,走进全新时代。”我们可以通过七个人可以给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发生链接,但在不堪一击的现实中,我们开始理解关爱和守护自己家人的重要性。灾难,让家庭消费作为一个重要的场景提前到来。


微信图片_20200226112502.jpg


我们可以有以下角度来审视家庭消费对我们产业带来的可能:


从技术角度:把之前未被充分利用在产业的5G和AR、VR,在非接触领域不断的深挖和完善,通过技术实现对消费者需求的全方位、深度满足;


从养成消费习惯角度:培养一个新的消费习惯,像“周五妈妈从平台购买了一个PBL项目制学习的解决方案,当天晚上就由快递员将所需教学材料送到家中。在经过清晰、明确且人性化的沟通后确定了周六晚上七点的时间。周六的七点相应的app被打开后,对面的老师向爸爸妈妈打了招呼,在老师线上1vs1的指导下,在妈妈的全程参与下,亲子共同完成了一期PBL手工课程,并在将作品上传的同时得到了老师和其他小伙伴的点评”。


在家庭这个真实的、非接触的消费场景下,把家庭变成我们的“offline”,逐步培养新的消费习惯。


从品牌建设角度:这个关键阶段,我们谁能够更加真实地尊重消费者的实际处境、谁能够充分、准确地把握消费者的心理诉求、谁愿意更加耐心地思考整个行业特征;以“救火队长”式的产品为依托,必将能够在新一轮的品牌周期中称为被选中的一个。


除此之外,如何从我们的产业出发享受到整个家庭消费带来的红利?如何将线上内容变现?如何挽救那些无法将消费放到家庭开展的服务?比如极度依赖线下的托育,托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节省家长的时间,而这个功能在家庭的消费场景下似乎不太友好。


总之,以上问题都是我们幼教(服务)从业者要关心的和实践的命题。企业的发展总有自身的规律,总有一些能够脱颖而出,是“危”是“机”,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文章来源:幼教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